单选题南极科考有四大“必争之点”:极点,寒极,磁极,高极。其中建有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是()。A极点B寒极C磁极D高极

单选题
南极科考有四大“必争之点”:极点,寒极,磁极,高极。其中建有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是()。
A

极点

B

寒极

C

磁极

D

高极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11月7日,中国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赴南极执行科考任务,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 )之后,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将在此次科考中确定选址。A.长江站B.黄河站C.秦山站D.泰山站

2009年1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动工建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即( )A.中山站B.长城站C.黄河站D.昆仑站

2009年北京时间1月7H,中国第二十五次南极考察内陆冰盖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动工建设我国首个南极(  )科考站——昆仑站。A.大陆B.陆地C.地区D.内陆

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泰山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依据下图,完成题。 下列关于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的描述正确的是(  )。查看材料A.四个科考站都会出现极昼现象B.四个科考站常年降水丰富C.四个科考站都位于南极大陆D.四个科考站只有一个位于西半球

自20世纪初起,许多国家的科学家相继来到南极进行有规模的实地考察,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考察站。我国南极科考站目前总共有四个,分别是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下列关于南极说法错误的是( )。A. 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B. 南极洲是个巨大的天然“冷库”,是世界上淡水的重要储藏地C. 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是苏联人D. 南极是世界最冷的地方

在南极点上建立了科学考察站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中国D、俄国

建立在南极点上的科学考察站是()。A、阿蒙森-库克站B、阿蒙森-斯科特站C、斯科特-别林斯高晋站D、史密斯-帕尔默站

世界热极是()。A、巴士拉B、南极点附近C、北极点

2009年1月7日,中国南极科考队抵达南极之巅冰穹A地区,动工建设我国首个南极内陆科考站,即().A、中山站B、长城站C、黄河站D、昆仑站

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陪同下参观南极科考项目并慰问两国科考人员。习近平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开展南极科考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30年来,中澳两国科考人员开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A、认识南极、保护南极B、认识南极、利用南极C、保护南极、利用南极D、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

南极科考有四大“必争之点”:极点,寒极,磁极,高极。其中建有中国南极考察站的是()。A、极点B、寒极C、磁极D、高极

建在寒极的南极考察站是属于()的。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法国

建在寒极的南极考察站是属于哪里的?()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法国

建在磁极的南极考察站是属于()的。A、挪威B、美国C、法国(迪蒙•迪尔维尔科考站)D、俄罗斯

中国南极科考队的“雪龙”号考察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这个说法对吗?

我们把两个不相同的磁极叫()。A、南极B、北极C、同极D、异极

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3年11月7日从上海启程,选择这个时间出发的原因主要是()A、出发地上海秋高气爽,便于出行B、便于在极昼期对南极进行考察C、便于研究体验南极之“寒极”特点D、11月南极臭氧层臭氧密度较高

我国将在位于罗斯海特拉诺湾的难言岛建设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目前已完成现场选址工作。我国在南极,有()两个常年科考站,第五座南极科考站也将是一座常年科考站。A、长城B、中山C、昆仑D、泰山

磁极特性有()A、分南极,北极B、有磁力C、同名极互相排斥D、异名极互相吸引E、存在单独的正、负电荷

每个磁铁都有一对磁极,它们是()。A、东极B、南极C、西极D、北极

单选题建在寒极的南极考察站是属于哪里的?()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法国

单选题建在磁极的南极考察站是属于()的。A挪威B美国C法国(迪蒙•迪尔维尔科考站)D俄罗斯

单选题世界热极是()。A巴士拉B南极点附近C北极点

单选题在南极点上建立了科学考察站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中国D俄国

单选题建在寒极的南极考察站是属于()的。A挪威B俄罗斯C美国D法国

判断题中国在南极内地建立的南极考察站是中山站。A对B错

单选题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陪同下参观南极科考项目并慰问两国科考人员。习近平指出,南极科学考察意义重大,是造福人类的崇高事业。中国开展南极科考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作出了贡献,30年来,中澳两国科考人员开展了全面深入合作。中方愿意继续同澳方及国际社会一道,更好()。A认识南极、保护南极B认识南极、利用南极C保护南极、利用南极D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