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气相色谱的柱温、检测器温度和气化室温度都应设为室温(10~35℃)。A对B错

判断题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气相色谱的柱温、检测器温度和气化室温度都应设为室温(10~35℃)。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主要因素是()。 A、进样量B、柱温C、检测器温度D、气化室温度

气相色谱中气化室的温度要求比样品组分最高沸点高出50-100℃,比柱温高100℃以上。()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当使用FID时的气相色谱法测定中,其柱温为室温,则检测室温度为50℃即可。()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气相色谱仪关机时,先关FID加热模块,再关氢气、空气、气化室温度和柱温等。()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选择包括()。A、检测器B、气化温度C、载气种类和流速D、色谱柱及柱温

气相色谱的乙酸直接测定,其柱温、气化室温度和监测器温度应该一致。

气相色谱分析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A、进样量B、柱温C、载体粒度D、气化室温度

关于如何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选择气化室温度的最佳操作条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气化室温度控制到使样品瞬间气化而不造成样品分解为最佳B、当气化室温度低于样品沸点时,样品气化时间增长,在色谱柱内分布加宽,柱效降低C、在进行色谱峰高定量时,气化温度不高,峰高值要降低D、一般规律是气化室温度接近于样品的沸点温度并要求保持气化室温度恒定就可以用峰高进行定量分析

对于气相色谱法分析,确定进样量时不需考虑的因素是()。A、气化室温度B、柱容量C、检测器的线性范围D、检测器温度

样品在气相色谱仪中的流动过程是()。A、检测器→色谱柱→气化室B、色谱柱→气化室→检测器C、气化室→色谱柱→检测器D、气化室→检测器→色谱柱

选择气相色谱分析的气化室温度时要考虑试样的()、()、()和进样量等因素。

气相色谱仪火焰光度检测器使用时,应在气化室和柱温箱温度达到设定值后点火。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影响组分之间分离程度的最大因素是()。A、进样量B、柱温C、载体粒度D、气化室温度

可影响气相色谱分离效果的有()A、检测器温度B、柱温箱温度C、载气流速D、色谱柱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分离二氧化碳的色谱柱为长3m、内径为4mm、内装GDX-102高分子多孔聚合物的不锈钢柱。

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和废气中二硫化碳时,使用注射器或采气袋采样,经()色谱柱分离,用()检测器测定,用峰高定量。

气相色谱分析中,气化室温度会对色谱柱效产生怎样的影响?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气体样品通过气相色谱仪六通阀进样要比注射器进样精密度好。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一氧化碳时,转化炉的温度应控制在360±10℃。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气相色谱的柱温、检测器温度和气化室温度都应设为室温(10~35℃)。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GDX-102色谱柱上,二氧化碳与空气、甲烷、氨、水和二氧化硫等能够完全分离。

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甲醛时,分析甲醛的色谱柱为不锈钢填充柱。

在用气相色谱法对有机物中水分进行测定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选择氢气作载气B、选择氢火焰检测器C、气化室温度选择150℃D、柱温选择105℃

多选题可影响气相色谱分离效果的有()A检测器温度B柱温箱温度C载气流速D色谱柱

问答题气相色谱分析中,气化室温度会对色谱柱效产生怎样的影响?

判断题中气相色谱法测定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时,在GDX-102色谱柱上,二氧化碳与空气、甲烷、氨、水和二氧化硫等能够完全分离。A对B错

填空题气相色谱仪中气化室的作用是保证样品(),气化室温度一般要比柱温高()度,但不能太高,否则会引起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