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当釜内单体()达到85%以上时,根据釜内()情况进行出料操作。

填空题
当釜内单体()达到85%以上时,根据釜内()情况进行出料操作。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聚合釜加料结束后聚合釜内物料的温度非常接近希望的聚合反应温度。为了达到此温度,如果需要聚合釜从釜的底部直接喷入蒸汽进行升温。()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聚合后期出现压力降,说明釜内单体全部消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聚合反应中,釜顶注入水除了保持釜内物料体积恒定外,另一个作用是()。 A、减少液相粘釜B、直接吸收釜内热量C、防止产生粗料D、控制反应温度

单体加不进釜内或流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水冷塔塔釜出料是水。()

当精馏塔操作不当,出现淹塔情况时,可以减少进料,适当提高塔釜蒸汽量,加大塔釜采出量,降低塔釜液位,恢复全回流状态,待塔操作稳定后,在逐步建立采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凝聚釜压力升高,应()。A、降低出料流量B、增加蒸气量C、降低喷胶量D、提高凝聚釜液面

反应釜内温度在低于()℃进行泄压操作。

喷淋冷却器釜底料位采用辐射测量仪,当釜底内酚水焦油达到高料位L409时,由于联锁的作用角阀YV916自动打开,在压力的作用下,喷令冷却器釜底酚水焦油排放到()

当反应釜需动火时()。A、反应釜及相连通管道应清洗干净B、釜内只要放完物料即可C、釜内可存有物料

PB聚合釜出料操作?

单釜连续操作,物料在釜内停留时间不一,因而会降低转化率。

经常采用压料方式放料的反应器是()。A、高压釜B、不锈钢釜C、铅釜D、搪瓷釜

喷胶量为20m3/h,干胶占胶液1/5(体积),凝聚釜体积单釜为60m3,半釜50%操作控制,水胶比为5,假设胶液中溶剂油全部蒸出,估算胶粒在凝聚釜内停留时间?忽略胶粒返混。

当进料中轻组分浓度增加,使精馏段负荷增加,将造成提馏段的轻组分蒸出不完全,釜液中轻组分损失加大,使塔釜出料不合格。()

根据精馏塔回流突然停止分析的原因做相应处理一时不能恢复正常操作时,应()。A、加大塔釜采出B、加大塔顶采出C、停止塔釜采出进行全回流操作D、停止塔顶采出进行全回流操作

精馏塔在操作中,其他操作参数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回流槽的操作压力,对精馏塔的影响是()。A、塔釜液中轻组分含量下降B、塔釜馏出液中重组分含量上升C、塔顶采出液中重组分含量上升D、塔釜馏出液中轻组分含量上升

预聚系统停电后,需要做的是()。A、将预聚真空系统停止B、将反应釜内物料排空C、将反应釜停止进料D、将反应釜停止出料

瞬间停电后终聚系统需要对反应釜进行()。A、保证反应釜真空B、将反应釜用氮气破真C、保证反应釜液位D、将反应釜内物料排出

熔体粘度一般通过()来调节。A、终聚釜搅拌转速B、终聚釜真空C、终聚釜液位D、熔体出料泵转速

瞬间停电恢复后终聚系统需要对反应釜进行()。A、恢复反应釜真空B、将反应釜用氮气破真空C、恢复反应釜液位D、将反应釜内物料排出

反应釜进行乙二醇清洗时,乙二醇在釜内呈沸腾状态。()

当进料量增大时,其采出量将()。A、采出不变B、塔顶、塔釜采出均应增大C、塔顶采出增大,塔釜采出不变D、塔顶采出不变,塔釜采出增大

进料组成变重时,其它参数不变时,精馏塔的操作正确的是()。A、增大塔顶采出,减小塔釜采出B、增大塔顶采出,增大塔釜采出C、减小塔顶采出,减小塔釜采出D、减小塔顶采出,增大塔釜采出

填空题开始泄料时,由于釜内压力较高,首先由聚合釜向()直接回收,当分离器内的压力接近CN-1F的压力时,就要利用()回收.

问答题1997年10月4日,某化工厂聚丙烯车间聚合工段三班操作工发现正在生产的7号聚合釜内有异声。停车分析原因:是釜内搅拌轴下沉使下部带式搅拌叶与釜底部接触摩擦所致。  10月6日上午,车间领导决定进入釜内部确认原因后进行处理。工段长联系车间综合班插好釜上部与系统连接管线的4块盲板,将人孔打开,然后在釜底通过与4号闪蒸釜连接的Dg150管线插真空进行空气置换,使釜内氧气及可燃气含量达到进釜条件。此时,按照检修该釜的盲板图规定,还有1块盲板应加在与4号闪蒸釜连通的管线上,但实际操作中,只是将该连通管线上的2通电磁阀关死,未加盲板。检修人员进入釜内检查,确认是搅拌轴下填料箱备帽螺栓松动,并进行了复位。为防止今后出现这种现象,车间决定将备帽螺栓焊死。  10月8日12时30分左右,车间联系油品站分析工再次对该釜取样分析,准备进釜焊螺栓。分析工在釜内距人孔1.5米取样。13时得出分析数据:釜内可燃气含量0.4%,氧含量20%,允许进入釜内作业。14时40分检修车间焊工来到现场进行电焊作业。为保险起见,先做明火试验,将一点燃的纸团从人孔扔入釜内,未发生异常。于是焊工顺着人孔下到釜内,当头部与人孔边缘几乎同高时,釜内突然发生闪爆。焊工被气浪从釜内冲出,头部撞在上层铁平台上,当场死亡。在釜外的另1名检修工,由于气浪作用,也造成轻伤。事故发生后,采样分析4号闪蒸釜丙烯浓度为12%,清理7号釜时找到了未燃尽的纸团。请分析事故原因和经验教训?

问答题单体加不进釜内或流量小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