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设磁感应强度B=0.8特,相对磁导率μr=400,求磁化磁场强度H为多少?

问答题
设磁感应强度B=0.8特,相对磁导率μr=400,求磁化磁场强度H为多少?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若对平均半径R=50cm的环形工件缠绕N=30匝线圈,通以I=5安培的磁化电流,求沿环圆周方向的磁场强度H为多少安/米?多少奥斯特?

已知开端线圈的内半径R=150mm、宽度为L=50mm。若要求在线圈轴线端部产生磁化磁场强度H端=60(Oe),试求磁化线圈的安匝数NI为多少?

磁感应强度B随磁场强度H的增大而增大,因而磁化曲线(B-H)线性的。

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磁化场)的作用下,磁感应强度B与外加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为().

表示物体被磁化难易程度的物理量,称为()。A、磁场强度B、磁感应强度C、磁化系数D、磁通

铁磁材料反复磁化过程中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的变化关系为()。A、B滞后于HB、H滞后于BC、B、H变化相同D、B、H都无变化

下列有关磁化曲线的正确叙述是()A、磁化场在正负两个方向上往复变化时,所形成的封闭曲线B、经过一次磁化后,把磁场强度降为零时,所对应的磁场强度H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曲线C、磁化曲线表示铁磁介质在磁化过程中,磁场强度H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曲线D、表示剩余磁感应强度随磁场强度变化的规律的曲线

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

一截面为50×50mm2的方钢棒,若采用直接通电法,使在其表面的磁化磁场强度H=8000A/m,求所施加的磁化电流?

磁化线圈的磁场强度H=KI,磁力探伤机线圈实测的K值为80,指示该线圈电流的电流表为直流电表,对某零件要求H=400奥斯特进行直流磁化探伤时,电流表的指示值应为多少安培?

设磁感应强度B=0.8特,相对磁导率μr=400,求磁化磁场强度H为多少?

下面关于磁场强度的描述错误的是()。A、磁场强度的表示符号是HB、H和磁化电流有关C、H与磁介质的磁性无关D、不同磁介质,H大则磁感应强度B也大

设钢与空气的分界面的法线与钢中磁感应线B1的夹角α1=89.9°,且当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1=0.8特时,求空气中的磁感应强度的法向分量B2n=?

下列关于铁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表示外加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关系B、纵轴代表矫顽力,横轴代表磁感应强度C、当外加磁场强度为零时的磁感应强度称为矫顽力D、依据起始磁化曲线,可以求出最大磁导率E、A和D是正确的

下列有关磁化曲线的正确叙述为()。A、 磁化曲线表示磁场强度H与磁感应强度B的关系B、 经过一次磁化后,把磁场强度降为零时的磁通密度称为饱和磁通密度C、 在铁磁材料中,磁场强度通常与磁通密度成正比D、 经过一次磁化后,把磁场强度降为零时的磁通密度称为矫顽力

磁化曲线表示了外加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变化关系。

在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实验中,磁滞现象的产生原因是()A、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滞后于磁场强度H的变化B、磁场强度H的变化滞后于磁感应强度B的变化C、磁感应强度B滞后于磁场强度HD、磁场强度H滞后于磁感应强度B

已知某钢件的磁场强度为2500A/m,磁感应强度为1特斯拉,求工件在此状态下的磁导率μ和相对磁导率μr。(真空磁导率μo=4π×10-7H/m)

已知:Br=1.2T,Hc=280A/m(HB)m=0.135kJ/m3,其保磁性差,只能采用连续法探伤,因要求标准规范磁化,其磁感应强度B为1.4T附近,磁场强度H约为2600A/m,求磁化电流。

在磁化过程中,磁场强度H由零达到最大值后再回到零值,则磁感应强度B为()。A、等于零B、大于零C、小于零D、最大值

单选题定义单位体积内磁偶极矩的矢量和为()。A磁场强度B磁感应强度C磁化强度D磁化电流密度

问答题已知开端线圈的内半径R=150mm、宽度为L=50mm。若要求在线圈轴线端部产生磁化磁场强度H端=60(Oe),试求磁化线圈的安匝数NI为多少?

问答题已知某钢件的磁场强度为2500A/m,磁感应强度为1特斯拉,求工件在此状态下的磁导率μ和相对磁导率μr。(真空磁导率μo=4π×10-7H/m)

问答题若对平均半径R=50cm的环形工件缠绕N=30匝线圈,通以I=5安培的磁化电流,求沿环圆周方向的磁场强度H为多少安/米?多少奥斯特?

填空题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磁化场)的作用下,磁感应强度B与外加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通常称为().

判断题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的比值称为相对磁导率。A对B错

问答题已知:Br=1.2T,Hc=280A/m(HB)m=0.135kJ/m3,其保磁性差,只能采用连续法探伤,因要求标准规范磁化,其磁感应强度B为1.4T附近,磁场强度H约为2600A/m,求磁化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