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男,40岁。胸前区疼痛,胸闷,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产生牵涉痛的部位是()A右肩B肩颈部C左上臂尺侧D上腹部或脐区E腹股沟部

单选题
患者,男,40岁。胸前区疼痛,胸闷,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产生牵涉痛的部位是()
A

右肩

B

肩颈部

C

左上臂尺侧

D

上腹部或脐区

E

腹股沟部


参考解析

解析: 冠心病牵涉痛的重要部位是后背部及左上臂尺侧甚至左侧手指。右肩、肩颈部、上腹部或脐区、腹股沟部均不是特异性部位表现。故可选C。

相关考题:

患者男,53岁。冠心病病史5年,突然在活动中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左肩背部不适。如心电图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出现弓背向上抬高,提示心肌梗死的部位是()。A.前壁B.下壁C.前间壁D.高侧壁E.局限前壁

患者,男,74岁,拟行胆囊切除术。术前活动后胸前区不适,应完善的检查是A、胃镜B、胸部X线C、肝胆B超D、心电图E、血气分析

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为高血压B.患者为1级高血压C.患者有心绞痛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性,61岁。诊断为冠心病。患者自觉劳累后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查体:血压160/90mmHg(21.3k/12.0kPa),血脂偏高,心电图检查异常。护士对该患者病情的描述应除外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心电图可能有ST段改变D.患者应低盐、低脂饮食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女性,68岁。高血压病史28年。3天来,患者自觉疲乏、胸部不适,胸前区持续疼痛。今晨感觉胸前区持续疼痛加剧,来急诊就诊。查ECG示,急性心肌梗死。引起该病最可能的原因是A、肺动脉栓塞B、二尖瓣狭窄C、冠状动脉闭塞D、上腔静脉受压E、主动脉瓣狭窄

患者,男,40岁。胸前区疼痛,胸闷,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产生牵涉痛的部位是A、右肩B、肩颈部C、左上臂尺侧D、上腹部或脐区E、腹股沟部

患者,男,65岁,持续性胸前区疼痛2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弓背状抬高,T波倒置,该患者最可能发生哪个部位的心肌梗死A.广泛前壁B.前间壁C.高侧壁D.下壁E.正后壁

患者,男,50岁。收缩压为160mmHg,舒张压为9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不正常,诊断为冠心病收人心内科。有关患者病情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血压为高血压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多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8岁,收缩压158mmHg,舒张压100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检查T波低平。关于该患者的病情描述错误的是A:高血压B:正常高值C:脉压增大D: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40岁。胸前区疼痛,胸闷,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产生牵涉痛的部位是A.右肩B.肩颈部C.左上臂尺侧D.上腹部或脐区E.腹股沟部

患者,女性,55岁,血压升高1年。患者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心前区疼痛,休息可缓解。查体:血压160/100mmHg,心电图示T波倒置。诊断冠心病。有关患者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为高血压B.患者为1级高血压C.患者有心绞痛D.患者可能有冠状动脉狭窄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男性,62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本病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A、烦躁不安B、胸前区疼痛C、胸前区憋闷D、疲乏无力E、心率快

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制定出护理措施

患者男,68岁,突发胸闷痛3h入院。胸痛位于心前区胸骨后,为持续性闷痛,伴大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8次/min,胸前导联广泛ST段抬高0.4mV。该患者查体可能发现的体征是()A、心动过速B、S1减弱C、S2反常分裂D、S3奔马律E、S4F、低血压

男,20岁,急起胸前区疼痛、咳嗽、气促、发热2天。提示:明确病因。提问:下列检查何项意义最大()A、心包穿刺抽液检查B、心电图检查C、超声心动图D、血培养E、X线胸片

男,46岁。休息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A、卧位型心绞痛B、变异型心绞痛C、初发型心绞痛D、慢性心包炎E、稳定型心绞痛

男,86岁,反复胸闷、心悸30年,心前区剧烈疼痛12小时入院,心电图除aVR导联外,普遍性ST段压低,当日CPK 630 U/L,LDH 635 U/L,该患者的诊断为( )A、急性心肌缺血,心绞痛B、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C、急性心包炎D、急性肺动脉栓塞E、主动脉夹层

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有高血脂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

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请根据病人上述情况做出护理评估。

患者,男,27岁,因脐周疼痛伴恶心8小时入院,1小时前疼痛转移至右下腹。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明显增多,腹部X线片未见异常,临床考虑急性阑尾炎。患者最初脐周疼痛其发生机制属于( )A、内脏性疼痛B、躯体性疼痛C、牵涉痛D、既有躯体性疼痛又有内脏性疼痛E、既有躯体性疼痛又有牵涉痛

患者,男,65岁,持续性胸前区疼痛2小时急诊入院,心电图示V~V导联ST段弓背状抬高,T波倒置,该患者最可能发生哪个部位的心肌梗死()。A、广泛前壁B、前间壁C、高侧壁D、下壁E、正后壁

问答题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制定出护理措施

单选题患者,男性,62岁。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本病最早、最突出的症状是( )A胸前区疼痛B胸前区憋闷C疲乏无力D心率快E烦躁不安

单选题男,46岁。休息时出现胸前区憋闷、疼痛,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该患者最可能诊断为()A卧位型心绞痛B变异型心绞痛C初发型心绞痛D慢性心包炎E稳定型心绞痛

单选题男,20岁,急起胸前区疼痛、咳嗽、气促、发热2天。提示:明确病因。提问:下列检查何项意义最大()A心包穿刺抽液检查B心电图检查C超声心动图D血培养EX线胸片

问答题患者李某,75岁,主诉因劳累后出现大汗,胸闷,上腹部不适,无明显心前区疼痛,急检心电图示心肌缺血改变,急检心肌酶学指标升高。请根据病人上述情况做出护理评估。

单选题患者,女性,65岁。血压160/95mmHg,血脂偏高,劳累后感到心前区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心电图示T波低平。下列病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患者有高血脂B患者血压为临界高血压C患者脉压增大D患者可能有动脉硬化E心前区疼痛为心肌缺血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