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层析点样时用一根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距薄层一端1.5^-2cm的起始线上点样,样品点直径小于3mmA对B错

判断题
层析点样时用一根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距薄层一端1.5^-2cm的起始线上点样,样品点直径小于3mm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薄层色谱鉴别法点样时,点样基线距底边()为宜。 A、10~15mmB、5mmC、20mmD、12mm

下列关于薄层色谱法点样的错误说法是A.样点直径以2~4mm为宜B.点样基线距底边2.0cmC.点间距离为2~3mmD.点样时勿损伤薄层表面E.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下列关于薄层色谱法点样的说法错误的是A、样点直径以2~4mm为宜B、点间距离为2~3cmC、点样基线距离底边2.0cmD、点样时切勿损伤薄层板表面E、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关于薄层色谱的点样与展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点样的样点必须为圆点B.点样基线距底边越近越好,一般小于1.0cmC.样点直径一般为2~4cmD.每块板只能点1个样点,以防斑点间干扰E.展开时,薄层板浸入展开剂的深度为距薄层底边0.5~1.0cm

在卧式圆筒形油罐取底部点样时,如果采集了直径40%位置的样品,则油品液面在直径的60%位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薄层色谱法在点样步骤中应注意的事项是A.必须在室温下进行点样B.必须用毛细管进行点样C.点样量要适当,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D.点样的原点直径不能太大,一般在3mm以内E.展开之前必须先画好溶剂前沿

实施薄层分析的药品,预先加工成溶液、点样;点样的基线一般距薄层板底边A、1.0cmB、1.5cmC、2.0cmD、2.5cmE、3.0cm

关于薄层色谱鉴别法错误的是A、在距离薄层板一端约2.0cm处的基线处点样B、点样的一端浸入展开剂中,深度应为距薄层板底边0.5-1.0cmC、将适量展开剂加入展开缸内预先饱和D、可根据样品与对照品比移值的一致性进行鉴别E、硅胶G薄层板有色斑点直接检视,无色斑点可通过白炽灯照射检视

下列关于薄层色谱法点样的说法错误的是A.样点直径以2~4mm为宜B.点间距离为2~3cmC.点样基线距离底边2.0cmD.点样时切勿损伤薄层板表面E.点间距离可视斑点扩散情况以不影响检出为宜

薄层扫描法中点样时,样品斑点直径一般要求为()。A1~3mmB大于3mmC3~5mmD小于1mmE无要求

薄层层析点样时,用内径小于()的平口毛细管点样,其样点的直径应不超过(),若在同一快板上点两个以上样点,样点间应相距()。

薄层扫描法中点样时,样品斑点直径一般要求为()。A、1~3mmB、大于3mmC、3~5mmD、小于1mmE、无要求

解决薄层色谱边缘效应常用的方法有()。A、 在层析缸内壁上贴一浸满展开剂的滤纸条B、 改变点样方式或减少点样量C、 选用较小体积的层析缸D、 将薄层板在层析缸内放置一定时间

薄层层析展开时总是使薄层板点有样品的一端向下。

在进行薄层板点样时,点样基线距底边()厘米。

在检查储粮害虫时,应采取分层、分区、定点的办法设置取样点,所取各点样品应混合平均后检查害虫密度。

层析点样时用一根毛细管,吸取样品溶液,在距薄层一端1.5^-2cm的起始线上点样,样品点直径小于3mm

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对点样的要求是()A、样点越小越好B、样点大小要适当C、样点越大越好D、样点直径应大于3mm

薄层板板点样时,其样点的直径应不超过(),每个样点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判断题在薄层层析时,点样毛细管的粗细不影响层析结果。A对B错

判断题在薄层层析过程中,点样时,样品之间需保持一定的距离,且样品点不能靠近板边缘。A对B错

判断题在进行薄层层析时,展开剂不能超过点样线。A对B错

填空题在进行薄层板点样时,点样基线距底边()厘米。

问答题薄层层析中常用于杂质的限量检验,如果薄层对于某杂质的检出限为0.1ug,样品中杂质的允许含量为1%,为检验样品是否合格,则点样量为多少?

单选题薄层层析法的过程,可以分为六个步骤,其顺序是()。A制薄层板、点样、展开、显色、定性分析、定量分析B展开、点样、显色、制薄层板、定量分析、定性分析C制薄层板、点样、展开、显色、定量分析、定性分析D制薄层板、展开、点样、显色、定性分析、定量分析

单选题纸色谱和薄层色谱对点样的要求是()A样点越小越好B样点大小要适当C样点越大越好D样点直径应大于3mm

单选题薄层扫描法中点样时,样品斑点直径一般要求为()。A1~3mmB大于3mmC3~5mmD小于1mmE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