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诊断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依据是(  )。A暴发持续1秒左右B暴发可为局灶性、一侧性或双侧性C暴发间隔期为5~10秒D不规则高波幅慢波、尖慢波周期样暴发E暴发间期为弥漫性低电压δ活动

单选题
患者诊断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依据是(  )。
A

暴发持续1秒左右

B

暴发可为局灶性、一侧性或双侧性

C

暴发间隔期为5~10秒

D

不规则高波幅慢波、尖慢波周期样暴发

E

暴发间期为弥漫性低电压δ活动


参考解析

解析: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是因麻疹病毒引起的持续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病变累及双侧大脑皮质和白质,脑干也可受累。本病的脑电图为特征性的周期性复合波,具有诊断意义。周期性复合波可出现在病程的任何阶段,多见于中期(Ⅱ~Ⅲ期),典型为300~1500μV的高波幅多形性慢波、尖慢复合波持续时间0.5~2秒,偶见间隔4~15秒周期性发放,偶见间隔1~5分钟的长周期。最初周期性复合波的间隔不规律,以后逐渐变得规律。

相关考题:

对昏迷病人进行刺激,脑电图表现是( )。A、阵发性高波幅慢波节律暴发B、广泛周期性波C、暴发-抑制图形D、低电压E、间断节律性δ活动

强直性发作典型发作期脑电图为( )。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D.多棘--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新生儿小于CA28周的脑电图特征( )。A、暴发段的脑波特点为弥漫性不规则的间歇性0.3~1Hz、100~3002μV慢活动B、可见不规则各种波的暴发C、低电压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D、颞区出现短暂的5~7Hz的锯齿状波暴发E、低平段为5~152μV的低波幅慢波

患者女,13岁。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睡眠EEG显示双侧顶、枕、中、后颞区不对称,右侧高波幅慢波为正常睡眠图形,左侧电压异常偏低。准确的描述应为( )。A、暴发—抑制B、局灶性不对称慢波C、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变化D、三相波E、间断性节律性δ活动(IRDA)

患者女,13岁。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睡眠EEG显示双侧顶、枕、中、后颞区不对称,右侧高波幅慢波为正常睡眠图形,左侧电压异常偏低。准确的描述应为()。A、暴发--抑制B、局灶性不对称慢波C、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变化D、三相波E、E.间断性节律性δ活动(IRD

典型失神发作发作脑电图呈()。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多棘--慢波D、弥漫性高波幅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开始脑电图为()。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多棘--慢波D、弥漫性高波幅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强直性发作典型发作期脑电图为()。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D、多棘--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肌阵挛发作期典型的脑电图改变为()。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D、多棘--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最具确诊意义的检查是() A、EEG示弥漫性异常,有周期为4~20s的暴发-抑制性高波幅慢波或尖慢波B、CT示皮质萎缩或单个局灶性白质低密度病灶C、MRI示皮质萎缩、脑室扩大、白质长T1长T2信号D、血清及CSF麻疹病毒抗体增高E、脑活检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麻疹病毒颗粒

符合婴儿痉挛的脑电图特征为()A、3次/s的棘慢复合波B、多灶性1.5~2.5次/s的棘慢复合波C、高峰失律D、弥漫性高幅慢波E、暴发抑制波

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最具确诊意义的检查是()A、EEG示弥漫性异常,有周期为4~20s的暴发-抑制性高波幅慢波或尖慢波B、CT示皮质萎缩或单个局灶性白质低密度病灶C、MRI示皮质萎缩、脑室扩大、白质长T长T信号D、血清及CSF麻疹病毒抗体增高E、脑活检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麻疹病毒颗粒

单选题患者,60岁,昏迷。临床无抽搐发作。脑电图检查呈背景为双侧广泛负相尖波-正相尖波-负相慢波的复合波节律,为1.5~2.5Hz。对于脑电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局灶性节律性δ活动B周期性放电C全面性癫痫样放电D三相波E暴发-抑制

单选题符合婴儿痉挛的脑电图特征为()A3次/s的棘慢复合波B多灶性1.5~2.5次/s的棘慢复合波C高峰失律D弥漫性高幅慢波E暴发抑制波

单选题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最具确诊意义的检查是()AEEG示弥漫性异常,有周期为4~20s的暴发-抑制性高波幅慢波或尖慢波BCT示皮质萎缩或单个局灶性白质低密度病灶CMRI示皮质萎缩、脑室扩大、白质长T长T信号D血清及CSF麻疹病毒抗体增高E脑活检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麻疹病毒颗粒

单选题新生儿小于CA28周的脑电图特征()。A暴发段的脑波特点为弥漫性不规则的间歇性0.3~1Hz、100~3002μV慢活动B可见不规则各种波的暴发C低电压的间隔时间逐渐缩短D颞区出现短暂的5~7Hz的锯齿状波暴发E低平段为5~152μV的低波幅慢波

单选题患者,男,32岁。近半年出现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共济失调及肌阵挛发作。脑电图检查提示患者有不规则尖慢波发放,约间隔1.5秒反复出现。对于该脑电图特征,正确描述应为(  )。A暴发-抑制B周期性放电C癫痫持续状态DPLEDE节律性暴发

单选题典型失神发作发作脑电图呈()。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多棘--慢波D弥漫性高波幅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单选题肌阵挛发作期典型的脑电图改变为()。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D多棘--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单选题患儿,13岁。精神发育明显落后,自出生后7个月开始抽搐发作,多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近期发作频繁,发作类型多样,临床诊断为LGS,推测可出现的EEG表现不包括(  )。A1.5~2.5Hz慢棘慢复合波B广泛性棘波节律或快节律暴发C局灶性、多灶性或一侧性慢波、棘慢波、多棘慢波D3Hz棘慢波暴发E慢的背景活动

单选题对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最具确诊意义的检查是()AEEG示弥漫性异常,有周期为4~20s的暴发-抑制性高波幅慢波或尖慢波BCT示皮质萎缩或单个局灶性白质低密度病灶CMRI示皮质萎缩、脑室扩大、白质长T1长T2信号D血清及CSF麻疹病毒抗体增高E脑活检发现细胞内包涵体或麻疹病毒颗粒

单选题患者女,13岁。病毒性脑炎恢复期,睡眠EEG显示双侧顶、枕、中、后颞区不对称,右侧高波幅慢波为正常睡眠图形,左侧电压异常偏低。准确的描述应为()。A暴发—抑制B局灶性不对称慢波C癫痫持续状态脑电变化D三相波EE.间断性节律性δ活动(IRD

单选题强直性发作典型发作期脑电图为()。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弥漫性高波幅慢波D多棘--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

单选题关于克雅病(CJD)的周期样图形,正确的是(  )。A仅见于部分患者B双相或三相慢波C暴发间隔期为4~10秒D暴发分布局限E暴发间隔期因疾病的进展而延长

单选题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特征性脑电图改变为(  )。A弥漫性慢波活动B多形性δ波C随着病情发展,正常睡眠周期消失D周期性复合波E局灶性或一侧性慢波增多

单选题患者诊断为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的依据是(  )。A暴发持续1秒左右B暴发可为局灶性、一侧性或双侧性C暴发间隔期为5~10秒D不规则高波幅慢波、尖慢波周期样暴发E暴发间期为弥漫性低电压δ活动

单选题对昏迷病人进行刺激,脑电图表现是()。A阵发性高波幅慢波节律暴发B广泛周期性波C暴发-抑制图形D低电压E间断节律性δ活动

单选题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开始脑电图为()。A逐渐增强的10次/秒棘波祥节律B暴发性多棘波C多棘--慢波D弥漫性高波幅慢波E双侧对称3Hz棘慢综合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