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有一盏40W的荧光灯,功率因素为0.8,电源需提供的视在功率为()。A32VAB40VAC45VAD50VA

单选题
有一盏40W的荧光灯,功率因素为0.8,电源需提供的视在功率为()。
A

32VA

B

40VA

C

45VA

D

50VA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能代表电源所能提供的容量的是视在功率。

( )是供电电路采取提高功率因数措施的目的。A.减少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B.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C.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D.提高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

供电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在于:A.减少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B.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C.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D.提高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

有一个40W的荧光灯,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未并联电容器前功率因 数为0.5,要求并联电容器后功率因数为0.95。计箅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为( )。

我们把电源提供给电路的总功率称为().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D、瞬时功率

以电机为例,电源供给它的总功率(伏安数)称为()。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瞬时功率D、视在功率

供电电路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在于:()A、减少用电设备的有功功率B、减少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C、减少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D、提高电源向用电设备提供的视在功率

一单相电动机的铭牌标明;电压220V,电压3A,功率因数0.8,这台电动机的有功功率为(),视在功率为()。

电源必须向电感性负载提供()。A、视在功率B、有功功率C、无功功率D、最大功率

()是反映电路对电源输送功率的利用率。A、无功功率B、有功功率C、视在功率D、功率因素

功率因数是被负载利用的()与电源提供总功率之比。A、功率B、视在功率C、有功功率D、无功功率

功率因数是被负载利用的()与电源提供的总功率之比。A、功率B、视在功率C、有功功率D、无功功率

在电阻电感串联交流电路中,电路两端的电压与电流有效值的乘积叫做视在功率,视在功率表示(),单位为瓦特。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B、电源提供的总功率C、电阻电感线圈的容量大小D、交流电源的容量大小

若cosφ=0.8、视在功率为100kVA时,则无功功率为()A、20kVarB、80kVarC、60kVar

在感性电路中,电源提供的视在功率包括:电阻上消耗的有功功率和电感上消耗的无功功率。

功率因素与()有关。A、有功功率B、视在功率C、电源的频率

有一盏40W的荧光灯,功率因素为0.8,电源需提供的视在功率为()。A、32VAB、40VAC、45VAD、50VA

有一电阻-电感性负载,接在220V、50Hz的交流电源上,有功功率为10kW,功率因数cos¢=0.8,则电源需要供給的视在功率为()kvar。A、8B、10C、12.5D、15

视在功率代表电源所提供的功率。()

40w荧光灯镇流器功率因数损耗系数α为()。A、0.20B、0.26C、0.10D、0.15

有一个40w的荧光灯,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未并联电容器前功率因数为0.5,要求并联电容器后功率因数为0.95。计算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为()。A、0.017μFB、1.18μFC、1.27μFD、3.68μF

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为()A、视在功率B、有功功率C、无功功率D、瞬时功率

灯泡上标有“220V,40W”的字样,其意义是()。A、接在220V以下的电源上,其功率为40WB、接在220V电源上,其功率是40WC、接在220V以上的电源上,其功率为40W

单选题若cosφ=0.8、视在功率为100kVA时,则无功功率为()A20kVarB80kVarC60kVar

单选题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为()A视在功率B有功功率C无功功率D瞬时功率

单选题关于视在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视在功率是指交流电路中电源提供的总功率B视在功率既包括有功功率,又包括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D视在功率是有功功率与功率因数的比值

单选题40w荧光灯镇流器功率因数损耗系数α为()。A0.20B0.26C0.10D0.15

单选题有一个40w的荧光灯,电源电压为220V,频率为50Hz。未并联电容器前功率因数为0.5,要求并联电容器后功率因数为0.95。计算并联电容器的电容值为()。A0.017μFB1.18μFC1.27μFD3.68μ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