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年报未在规定日期前发布,另外近期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频繁更换,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信息,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另外该公司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30万元,另外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A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B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CA某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D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单选题
某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年报未在规定日期前发布,另外近期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频繁更换,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信息,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另外该公司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30万元,另外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下列选项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

B

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

C

A某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

D

A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上市公司A没有按照规定披露依法应当披露的重要信息,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投资者和利益。当证券监察机关依法查处时,该公司又隐匿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等资料,情节恶劣,严重破坏了正常的证券市场秩序。其后,A公司的违法行为曝光造成股票大跌。不久A公司申请破产。在这些事件中,假定直接责任人为同一人,则对其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A.构成不披露重要信息罪B.构成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C.构成不披露重要信息罪和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D.构成不披露重要信息罪、隐匿财务会计报告罪和虚假破产罪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应当包括( )。A.明确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确定披露标准B.未公开信息的传递、审核、披露流程C.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在信息披露中的职责D.对外发布信息的申请、审核、发布流程

(2017年)某基金买入某股票6000000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5.1%,该基金在买入该上市公司股份达到5%时,没有及时披露权益变动报告书,在履行报告和披露义务前也没有停止买入该上市公司的股份,该行为属于( )类信息披露禁止行为。A.违规承诺收益或承担损失B.重大遗漏C.对证券投资业绩进行预测D.诋毁其他基金管理人

与主板上市公司年报准则相比,《创业板上市公司年报准则》的主要变化包括( )。 Ⅰ.增加了体现创业板上市公司特点的披露要求 Ⅱ.强化对利润因素的披露要求 Ⅲ.强化对公司投资及募集资金使用的披露要求 Ⅳ.为提高信息披露效率,对部分内容进行了简化和调整 Ⅴ.适当调整体例结构A、Ⅰ,ⅢB、Ⅳ,ⅤC、Ⅰ,Ⅲ,Ⅳ,ⅤD、Ⅱ,Ⅲ,Ⅳ,Ⅴ

下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符合规定的有()。A: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在一个上市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己发行股份的20%,但未达到30%的,应编制和披露详式权益变动书B:投资者及其一致行动人不是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其在一个上市公司拥有权益的股份达到或者超过该公司已发行股份的5%,但末达到20%的,应编制和披露简式权益变动书C:信息披露人对披露文件中涉及自身的信息承担责任,对涉及多个信息披露义务人的信息,各信息披露人对相关部分承担连带责任D:己披露权益报告书的投资者在披露之日起12个月内,因拥有权益的股份变化需再次报告的,可仅就与前次不同部分作出报告。

关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应当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负责B: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非经股东大会书面授权,不得对外发布上市公司未披露信息C:董事会秘书负责办理上市公司信息对外公布等相关事宜D:除监事会公告外,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应当以董事会公告的形式发布

关于对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理解错误的有( )。A.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B.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C.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D.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对负有信息披露业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 Ⅰ.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 Ⅱ.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并且上市交易的 Ⅲ.其他严重损害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Ⅳ.多次对依法应当披露的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的 A、Ⅰ.Ⅱ.Ⅲ.Ⅳ B、Ⅰ.Ⅲ.Ⅳ C、Ⅰ.Ⅱ.Ⅳ D、Ⅱ.Ⅲ.Ⅳ

某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年报未在规定日期前发布,另外近期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频繁更换,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信息,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另外该公司甲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30万元,另外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B.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C.甲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D.甲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关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行政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理解错误的有( )。A.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B.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C.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D.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关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行政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理解错误的有( )。A.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B.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C.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十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以下的罚款D.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

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条规定,有关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选项涉嫌的情形中,不应予立案追诉( )。A.造成股东、债权人或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0万元的B.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的20%的C.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的40%的D.未按照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额占净资产60%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A、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30万元以上的B、虚增或者虚减资产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C、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30%以上的D、未按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额占净资产50%以上的

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的规定,“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中所称的“信息披露”,主要是指公司以()等形式,把公司及与公司相关的信息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的行为。A、定期报告B、临时报告C、上市公告书D、招股说明书

下面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阐述,错误的是()。A、信息披露指的是上市公司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B、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C、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公司、证券监管机构监管上市公司的主要途径D、信息披露是维护证券市场秩序的必要前提

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涉嫌下列情形中的(),应予立案追诉。 Ⅰ.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并且上市交易的 Ⅱ.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30%以上的 Ⅲ.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 Ⅳ.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A、Ⅰ、Ⅱ、Ⅲ、ⅣB、Ⅰ、Ⅱ、ⅢC、Ⅰ、Ⅱ、ⅣD、Ⅰ、Ⅲ、Ⅳ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应当包括()。A、明确上市公司应当披露的信息,确定披露标准B、未公开信息的传递、披露流程C、信息披露事务管理部门及其负责人在信息披露中的职责D、对外发布信息的申请、审核、发布流程

单选题某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年报未在规定日期前发布;近期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频繁更换,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信息,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该公司甲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30万元;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B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C甲某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D甲某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单选题某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年报未在规定日期前发布,另外近期高级管理人员发生频繁更换,公司未及时披露该信息,造成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另外该公司甲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数额达到30万元,另外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下列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A该上市公司未披露重要信息,构成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B该上市公司因信息系统故障,造成未按规定披露公司年报,不符合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认定C甲使用诈骗手段集资数额达到5万元,因性质恶劣,应予立案追诉D甲利用职务之便,吸收公众存款达到30万元,应予立案追诉

单选题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涉嫌下列情形中的(),应予立案追诉。 Ⅰ.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并且上市交易的 Ⅱ.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30%以上的 Ⅲ.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30%以上的 Ⅳ.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AⅠ、Ⅱ、Ⅲ、ⅣBⅠ、Ⅱ、ⅢCⅠ、Ⅱ、ⅣDⅠ、Ⅲ、Ⅳ

单选题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六条规定,有关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刑事立案追诉标准,选项涉嫌的情形中,不应予立案追诉( )。A造成股东、债权人或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0万元的B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资产总额的20%的C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披露的利润总额的40%的D未按照规定披露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个月的累计数额占净资产60%

单选题关于对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理解错误的有( )。A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B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C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D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多选题根据《刑法》的规定,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的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依法负有信息披露义务的公司、企业(  )。A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B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格式有瑕疵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C对依法不应当披露重要信息随意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D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

单选题对负有信息披露业务的公司、企业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或者对依法应当披露的其他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Ⅰ.造成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50万元以上的 Ⅱ.致使不符合发行条件的公司、企业骗取发行核准并且上市交易的 Ⅲ.其他严重损害股东、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Ⅳ.多次对依法应当披露的重要信息不按照规定披露的AⅠ、Ⅱ、Ⅲ、ⅣBⅠ、Ⅲ、ⅣCⅠ、Ⅱ、ⅣDⅡ、Ⅲ、Ⅳ

单选题关于对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理解错误的是( )。A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B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C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D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单选题关于对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有( )。A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B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C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D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单选题按照《证券法》的规定,关于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行政责任的具体承担方式理解错误的有( )。A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披露信息,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B发行人、上市公司或者其他信息披露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报送有关报告,或者报送的报告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C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D收购人未按照规定履行上市公司收购的公告、发出收购要约等义务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