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国人对待自己革命的态度,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人们对待孙中山倡导的革命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有了极大增强B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人们认识到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不能取得胜利D资产阶级改革未能成功
单选题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国人对待自己革命的态度,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人们对待孙中山倡导的革命的态度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民族资产阶级革命力量有了极大增强
B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C
人们认识到农民阶级领导的斗争不能取得胜利
D
资产阶级改革未能成功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孙中山)已循途东归,自美洲(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充分表明孙中山()A.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持中立态度B.要兼程回国,亲自领导革命C.希望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D.幻想帝国主义不会破坏中国革命
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从中可以分析出()A、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B、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D、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
2010年度贺岁大片《十月围城》讲述了1905年10月15日,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革命义士,商人、乞丐、车夫、学生、赌徒、戏班主……不惧清政府和港英政府的双重高压,在香港中环浴血拼搏,保护孙中山的故事。以这一历史场景,下列各种分析最正确的是()A、孙中山闹革命广泛结交社会各界朋友B、当时的人们已越来越不满清王朝的统治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思想已被所有中国人接受
孙中山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时说到:“曾几何时,己为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与反革命的专制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第一次失败之根源。”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孙中山认识到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是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B、孙中山为探索革命道路孜孜以求,体现出他是真正的爱国民主革命家C、“此种妥协”并非孙中山个人的悲剧,而是他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D、说明孙中山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民主革命胜利之道路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告国内:“文(孙中山)已循途东归,自美洲(到)欧,皆密晤要人,中立之约甚固……”这充分表明孙中山()A、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持中立态度B、要兼程回国,亲自领导革命C、希望革命党人争取袁世凯中立D、幻想帝国主义不会破坏中国革命
单选题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人们对革命党人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势力壮大
填空题1914年,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失败后侨居日本,在日本创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