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其桩长宜穿透软弱土层,最小桩长不宜小于()m。()A3B4C5D6

单选题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其桩长宜穿透软弱土层,最小桩长不宜小于()m。()
A

3

B

4

C

5

D

6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工程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处理地基,桩身的压缩模量=80MPa,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0,桩间土的压缩模量=2.5MPa;搅拌桩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值为l100kPa,复合土层底面的附加压力值为50kPa。试问,水泥搅拌桩复合土层的压缩变形s(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 20 (B) 30(C) 50 (D) 60

某场地位于7度抗震设防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地震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地下水位在-1.000m,地基土层分布及有关参数情况见题21~22图。经判定,②层粉砂为液化土层。为了消除②层土液化,提高其地基承载力,拟采用直径400mm振动沉管砂石桩进行地基处理。 假定,筏板基础底面标高为-2.500m,砂石桩桩长7m,砂石桩与土的应力比n=3,要求经处理后的基底复合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spk不小于138kPa。试问,初步设计时,砂石桩的最小面积置换率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提示:根据地区经验,地基处理后,②层土处理后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可提高10%。A. 6%B. 9%C. 10%D. 16%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 0.2,桩径d = 0.5m,桩长l = 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最有效。A .提高面积置换率m B .提高水泥掺合量 C .增加桩径d D .增加桩长l

69*某构筑物采用筏板基础,基础尺寸20m×20m,地基土为深厚黏土,要求处理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200kPa,沉降不大于100mm。某设计方案采用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0m,计算结果为: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沉降为180mm,为满足要求,问下列何种修改方案最为有效(  ) A. 搅拌桩全部改为CFG桩,置换率,桩长不变 B. 置换率、桩长不变,增加搅拌桩桩径 C. 总桩数不变,部分搅拌桩加长 D. 增加搅拌桩的水泥掺量提高桩身强度.

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 A.长桩宜采用刚度较小的桩,短桩宜采用刚度较大的桩B.长桩宜采用刚度较大的桩,短桩宜采用刚度较小的桩C.长桩与短桩宜采用同一粧型D.长桩与短桩宜采用不同桩型

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粘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问采取下述哪个选项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 ()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1,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114kPa,底面附加压力p21=40kPa,桩间土的压缩模量Es=2.25MPa,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168Mh,桩端下土层压缩量为12.2cm,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该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其值最接近( )。A.13.5C.mB.14.5C.mC.15.5C.mD.16.5C.m

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1,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114kPa,底面附加压力p21=40kPa,桩间土的压缩模量Es=2.25MPa,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168Mh,桩端下土层压缩量为12.2cm,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该复合地基总沉降量,其值最接近( )。A13.5cmB14.5cmC15.5cmD16.5cm

某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桩长12m,面积置换率m=0.21,复合土层顶面的附加压力Pz=114kPa,底面附加压力Pzl=40kPa,桩间土的压缩模量Es=2.25MPa,搅拌桩的压缩模量Ep=168MPa,桩端下土层压缩量为12.2cm,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计算,该复合地基总沉降量最接近(  )cm。A.13.5B.14.5C.15.5D.16.5

灌注桩应按下列规定配筋长度() A、端承型桩和位于坡地岸边的基桩应沿桩身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B、桩径大于600mm的摩擦型桩配筋长度不应小于2/3桩长;当受水平荷载时,配筋长度尚不宜小于4.0/(为桩的水平变形系数)C、对于受地震作用的基桩,桩身配筋长度应穿过可液化土层和软弱土层,进入稳定土层的深度不应小于本规范第3.4.6条规定的深度D、受负摩阻力的桩、因先成桩后开挖基坑而随地基土回弹的桩,其配筋长度应穿过软弱土层并进入稳定土层,进入的深度不应小于2~3倍桩身直径E、专用抗拔桩及因地震作用、冻胀或膨胀力作用而受拔力的桩,应等截面或变截面通长配筋

对碎石桩复合地基,下列思路中()是合理的。A、可使桩长增加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B、可使置换率增加从而使复合地基承载力增加C、可使桩长增加来使复合地基沉降减小D、使置换率增加比使桩长增长更有效地降低沉降量

某砂石桩复合地基,桩径0.8m,桩中心距1.4m,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砂石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为(),1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m2。

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桩宜采用端承型刚性桩B、短桩宜采用散体材料桩或柔性桩C、长桩宜支承在较好的土层上,特别是不可压缩土层上D、长桩、短桩的置换率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沉降控制等要求综合确定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设计,其桩长宜穿透软弱土层,最小桩长不宜小于()m。()A、3B、4C、5D、6

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上应设置砂石垫层,其作用是()。A、起水平和竖向排水作用B、加快土层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C、降低最终沉降量D、降低基底处砂石桩分担的荷载

某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采用400根砂石桩,其砂石桩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至少应为()根。()A、3B、4C、5D、8

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面积置换率m=0.2,桩径d=05m,桩长L=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后沉降约20cm,为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cm以内,需对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 )选项最有效。A、提高面积置换率m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D、增加桩长L

单选题振冲碎石桩和沉管砂石桩复核地基的桩长不宜小于()。A4mB5mC6mD7m

单选题某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采用400根砂石桩,其砂石桩施工质量的检验数量至少应为()根。()A3B4C5D8

多选题关于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长桩宜采用端承型刚性桩B短桩宜采用散体材料桩或柔性桩C长桩宜支承在较好的土层上,特别是不可压缩土层上D长桩、短桩的置换率应根据上部结构荷载大小、沉降控制等要求综合确定

多选题对于长短桩复合地基,下列叙述中(  )是正确的。[2004年真题]A长桩宜采用刚度较小的桩,短桩宜采用刚度较大的桩B长桩宜采用刚度较大的桩,短桩宜采用刚度较小的桩C长桩与短桩宜采用同一桩型D长桩与短桩宜采用不同桩型

单选题砂石桩桩长不宜小于()。A1mB2mC3mD4m

单选题某场地软弱土层厚20m,采用水泥土桩进行地基加固。初步方案为:置换率m取0.2,桩径采用0.5m,桩长10m,水泥掺合量取18%。经计算工后沉降约20cm,为了将工后沉降控制在15vm以内,需初步方案进行修改。问下列哪项措施最为有效?()A提高符合地基置换率B提高水泥掺合量C增加桩径D增加桩长

单选题某建筑物处在深厚均质软黏土地基上,筏板基础。承载力要求达到160kPa,工后沉降控制值为15cm。初步方案采用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加固。主要设计参数为:桩长15.0m,桩径50cm,置换率为20%。经验算:复合地基承载力为158kPa,工后沉降达到22cm。为满足设计要求,采取()的改进措施最为合理。A桩长和置换率不变,增加桩径B在水泥土桩中插入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形成加筋水泥土桩复合地基C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加固,桩长和置换率不变D将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中的部分水泥土桩改用较长的素混凝土桩,形成长短桩复合地基

填空题某砂石桩复合地基,桩径0.8m,桩中心距1.4m,等边三角形布置,则砂石桩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m为(),1根桩承担的处理面积为()m2。

多选题长一短桩复合地基施工,其施工顺序,正确的是()。A长桩宜先于短桩施工B挤土桩应先于非挤土桩施工C长桩与短桩均为挤土桩时,长桩宜先于短桩施工D长桩与短桩均为挤土桩时,先四周后中间施工

多选题置换砂石桩复合地基上应设置砂石垫层,其作用是()。A起水平和竖向排水作用B加快土层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C降低最终沉降量D降低基底处砂石桩分担的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