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拉线与电线间的距离不小于()。A75mmB100mmC150mmD120mm

单选题
拉线与电线间的距离不小于()。
A

75mm

B

100mm

C

150mm

D

120m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引流线对相邻相及对地距离应符合要求(最大摆动时,10kV对地不小于()mm,线间不小于300mm;低压对地不小于100mm,线间不小于150mm) A.100B.200C.300D.400

1kV以下的接户线自电杆上引下架设时,25m及以下档距的线间距离不小于0.15m,25m以上档距的线间距离不小于()。 A.0.15mB.0.20mC.0.25mD.0.30m

用拉线法检查前轴的变形时,用钢直尺分别测出两钢板弹簧座平面与细线间的距离,若测量的距离不相等,则表明前轴两端有上下弯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拉线与电线间的距离不小于()。 A.75mmB.100mmC.150mmD.120mm

拉线与电杆夹角应不小于()。

()用来固定绝缘子,支撑导线并保持一定的线间距离,承受导线的重力与拉力。A、金具B、电杆C、横担D、拉线

装设拉线时,普通拉线与电杆的夹角一般45°,受地形限制时不小于30°。

相邻两根电杆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A、弧垂B、档距C、爬电距离D、线间距离

相邻电杆上导线悬挂高度相等时,导线最低点与两悬挂点之间连线的垂直距离称为()A、弧垂B、档距C、爬电距离D、线间距离

4.1kV以下的接户线自电杆上引下架设时,25m及以下档距的线间距离不小于(),25m以上档距的线间距离不小于0.2m。A、0.15mB、0.10mC、0.08mD、0.05m

引流线对相邻相及对地距离应符合要求(最大摆动时,10kV对地不小于()mm,线间不小于300mm;低压对地不小于100mm,线间不小于150mmA、 100B、 200C、 300D、 400

接户线和室外导线最小线间距离自电杆引下为不小于150米。

拉线坑中心与电杆中心的水平距离与()有关。A、拉线对地夹角B、拉线出土点与电杆中心的水平距离C、拉线坑中心与拉线出土点间的水平距离D、拉线盘的厚度

墙壁拉线的拉攀距墙角应该不小于(),距离屋沿不小于()。

检修ZYJ7型电液转辙机时,当锁闭(检查)柱因故落在锁闭(表示)杆平面时应()。A、动接点环的断电距离不小于2mmB、与另一侧接点距离不小于2.5mmC、动接点环的断电距离不小于2.5mmD、与另一侧接点距离不小于2mm

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mm时采用C形电连接方式;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大于“()”mm时采用S形电连接方式。

在拉桩上的正拉线与付拉线间距离()厘米A、10-20B、15-25C、20-30D、25-35

外电感是由两导线间的外磁场所引起的,以外磁通量与通过回路的电流之比而定,它决定于导线的()和线间的距离。A、电压B、直径C、电阻D、电频

多沟隔电子与电缆吊线间的距离不小于()mm。A、200B、150C、250D、300

拉线装置,离杆梢不小于()mm,两条拉线之间距离宜在()mm之间。

拉线与杆路的夹角应不小于40°。

10kV绝缘配电线路的线间距离应不小于0.3m。

定位管摩导线时,拆除定位管支撑或斜拉线,调整定位环位置(保证定位管坡度、定位器夹角满足标准),使定位管与导线间距不小于()mm。A、20B、30C、50D、60

拉线绝缘子的部位应保证在断拉线的情况下,拉线绝缘子距地面的距离不小于()m。A、1.8B、2C、2.5D、2.8

用拉线法检验前轴弯曲变形,测得两钢板弹簧座至拉线间距离不等,且左端距离大于标准。则说明前轴左端拳形部位()弯曲。A、向上B、向下C、向前

填空题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小于等于“()”mm时采用C形电连接方式;承力索、接触线间的距离大于“()”mm时采用S形电连接方式。

单选题定位管摩导线时,拆除定位管支撑或斜拉线,调整定位环位置(保证定位管坡度、定位器夹角满足标准),使定位管与导线间距不小于()mm。A20B30C50D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