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将绝缘电阻表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A介质损失B极化指数C绝缘吸收比

单选题
将绝缘电阻表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
A

介质损失

B

极化指数

C

绝缘吸收比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吸收比是() A、加压60s与15s时测的绝缘电阻之比B、加压15s与60s时测的绝缘电阻之比C、加压10min与1min时测的绝缘电阻之比D、加压1min与10min时测的绝缘电阻之比

绝缘电阻用60s时的绝缘电阻测量值,吸收比是指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吸收比是判断绝缘的受潮情况,它是从开始测量起15S的绝缘电阻值与60S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A对B错

测量吸收比,应分别读取绝缘电阻表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A对B错

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绝缘吸收比。A5sB15sC25s

测量发电机绝缘电阻时,还应测量发电机绝缘电阻的吸收比,即30S与15S绝缘电阻的比值

测量绝缘电阻的吸收比时,应尽量避免记录时间带来的误差,并准确记录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

用绝缘电阻表摇测绝缘子的绝缘电阻时,应选用()。A、2300V的绝缘电阻表;B、2000V的绝缘电阻表;C、1000V的绝缘电阻表;D、5000V的绝缘电阻表

绝缘受潮后,充电过程变快,从开始测量起第60s的绝缘电阻与第15s的绝缘电阻几乎相等,吸收比接近于1。

测量工作电压为380V以下的电动机绕组绝缘电阻时应选()。A、500V绝缘电阻表B、550V绝缘电阻表C、1000V绝缘电阻表D、2500V绝缘电阻表

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绝缘吸收比。A、5sB、15sC、25s

测量吸收比,应分别读取绝缘电阻表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

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1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A、介质损失B、极化指数C、绝缘吸收比

吸收比是判断绝缘的受潮情况,它是从开始测量起15S的绝缘电阻值与60S的绝缘电阻值的比值。

用绝缘电阻表测量吸收比是测量()时绝缘电阻之比,当温度在10-30℃时吸收比大于1.3~2.0时合格。A、15s和60sB、15s和45sC、20s和70sD、20s和60s

测量绝缘电阻时,正确的做法是()。A、匀速转动绝缘电阻表B、待数值稳定后读数C、读数后直接停止转动绝缘电阻表D、先断开测量线后再停止转动绝缘电阻表

测量绝缘电阻吸收比(或极化指数)时,应用绝缘工具先将高压端引线接通试品,然后驱动绝缘电阻表至额定转速,同时记录时间;在分别读取15s和60s(或1min和10min)时的绝缘电阻后,应先停止绝缘电阻表转动,再断开绝缘电阻表与试品的高压连接线,将试品接地放电。

测量大电容量的设备绝缘电阻时,测量完毕后为防止电容电流反充电损坏绝缘电阻表,应()。A、先断开绝缘电阻表与设备的连接,再停止绝缘电阻表B、先停止绝缘电阻表,再断开绝缘电阻表与设备的连接C、断开绝缘电阻表与设备的连接和停止绝缘电阻表同时操作D、先对设备进行放电,再进行其他操作

吸收比是绝缘电阻表在额定转速下60s的绝缘电阻读数和()的绝缘电阻读数之比。A、60sB、45sC、30sD、15s

判断题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l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绝缘吸收比。A对B错

单选题将绝缘电阻表测量的1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A介质损失B极化指数C绝缘吸收比

填空题将用绝缘电阻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

单选题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绝缘吸收比。A5sB15sC25s

判断题测量吸收比,应分别读取绝缘电阻表15s和60s时的绝缘电阻值。A对B错

单选题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1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A介质损失B极化指数C绝缘吸收比

判断题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10min时的绝缘电阻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相比,称为极化指数。A对B错

判断题将用绝缘电阻表测量的60s时的绝缘电阻与15s时的绝缘电阻相比,成为极化指数。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