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第T8~9椎体肿瘤B第T8~9椎体结核C第T8~9椎间盘突出D化脓性脊椎炎伴截瘫E第T8~9原发性后凸畸形

单选题
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

第T8~9椎体肿瘤

B

第T8~9椎体结核

C

第T8~9椎间盘突出

D

化脓性脊椎炎伴截瘫

E

第T8~9原发性后凸畸形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女性病人,24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体格检查:胸椎体后突,脐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0mm/h,胸椎X线片示胸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

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应用中医辨证辅助治疗,该患者的证型是()。A、虚寒凝聚B、阴虚火旺C、气血亏虚D、脾胃虚弱E、气滞血瘀

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应用以下哪个方剂最为合适()。A、四逆汤B、四君子汤C、人参养荣汤D、大补阴丸E、血府逐瘀汤

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在下列治疗措施中,哪项是最合适的()。A、应用抗结核药物B、石膏背心固定C、全身支持疗法D、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E、以抗痨药物为主的综合疗法

患者女,45岁。背痛、消瘦、乏力6个月,不能行走1周。查体:背部后凸畸形,叩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X线片见T8椎体骨质破坏,死骨形成,T8~9。椎间隙变窄,椎旁寒性脓肿影。血沉80mm/h。其最佳治疗方案是()A、休息,加强营养B、抗生素预防感染C、立即手术解除压迫D、抗结核药物治疗3周后手术E、抗肿瘤药物治疗1周后手术

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第8~第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化脓性脊柱炎伴截瘫B、脊髓前角灰质炎C、第8、9胸椎间盘突出症D、第8、9胸椎肿瘤E、第8、9胸椎体结核

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000/m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h。脊柱X线摄片示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和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下列检查、治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应用抗结核治疗B、卧床休息,加强营养C、心、肺(包括膜),肝、肾功能检查D、进一步做胸椎MRI检查E、石膏背心固定

女,40岁。因腰背痛半个月余入院,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减弱考虑其病变节段是()A、胸5-6椎体B、胸6-7椎体C、胸7-8椎体D、胸8-9椎体E、胸9-10椎体

女,40岁。因腰背痛半个月余入院,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减弱考虑其病变节段是()A、胸5~6椎体B、胸6~7椎体C、胸7~8椎体D、胸8~9椎体E、胸9~10椎体

单选题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在下列治疗措施中,哪项是最合适的()。A应用抗结核药物B石膏背心固定C全身支持疗法D加强护理,避免并发症E以抗痨药物为主的综合疗法

单选题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应用以下哪个方剂最为合适()。A四逆汤B四君子汤C人参养荣汤D大补阴丸E血府逐瘀汤

单选题患者女,45岁。背痛、消瘦、乏力6个月,不能行走1周。查体:背部后凸畸形,叩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腱反射亢进。X线片见T8椎体骨质破坏,死骨形成,T8~9。椎间隙变窄,椎旁寒性脓肿影。血沉80mm/h。应首先考虑诊断为()A骨折B肿瘤C结核D骨髓炎E强直性脊柱炎

单选题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如果该患者确诊为T8~9椎体结核合并截瘫,保守治疗无效,决定手术治疗,首选的手术途径是()。A后方减压术B侧后方减压术C侧前方减压术D经胸腔病灶清除术E经胸廓胸膜外病灶清除术

单选题女,40岁。因腰背痛半个月余入院,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下肢肌力减弱考虑其病变节段是()A胸5~6椎体B胸6~7椎体C胸7~8椎体D胸8~9椎体E胸9~10椎体

单选题男,40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查体:消瘦,T8~9椎体后凸,脐以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6毫米/小时,胸椎X线片示T8~9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经非手术治疗2~4周后,截瘫不见好转。脑脊液动力试验有梗阻,其他检查均正常。试问下一步最合适的治疗是什么()。A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应用B加强中医辨证治疗C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术D椎板切除减压术E椎体融合+椎体钉内固定

单选题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第8~第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下列检查、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应用抗结核治疗B注意休息,加强营养C卧软板床制动,减轻疼痛D进一步做胸椎MRI检查E石膏背心固定

问答题女性病人,24岁,胸背部疼痛伴低热5个月,半月来双下肢无力,近4天不能站立。体格检查:胸椎体后突,脐下感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不高,血沉80mm/h,胸椎X线片示胸椎间隙狭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