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000/m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h。脊柱X线摄片示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和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下列检查、治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A、应用抗结核治疗B、卧床休息,加强营养C、心、肺(包括膜),肝、肾功能检查D、进一步做胸椎MRI检查E、石膏背心固定

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000/m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h。脊柱X线摄片示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和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 下列检查、治疗措施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应用抗结核治疗
  • B、卧床休息,加强营养
  • C、心、肺(包括膜),肝、肾功能检查
  • D、进一步做胸椎MRI检查
  • E、石膏背心固定

相关考题:

男性,52岁。右季肋部胀痛伴低热2月余。查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6cm,质硬,表面不平,压痛(+),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脾肋下3cm。10年前曾查HBsAg(+),ALT82U/L。诊断首先考虑 A、慢性活动性肝炎B、肝硬化C、肝脓肿D、原发性肝癌E、慢性胆囊炎

男,52岁,持续发热35天,体温37.5~39℃,伴右季肋部疼痛,食欲下降,出汗,体重减轻5kg,曾在卫生院注射青霉素,口服诺氟沙星10天,近日疼痛加重,查体:Hb12g/L,WBC12.0×10/L,N0.88。此时首选的处理方式是()A、手术治疗B、扩容治疗C、抗菌治疗D、抗阿米巴治疗E、肝穿刺抽脓

胆囊炎或胆石症,在发作时其疼痛往往放射到()。A、下腹部B、右肩部C、后背部D、脐部E、左季肋下

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第8~第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最可能的诊断是()A、化脓性脊柱炎伴截瘫B、脊髓前角灰质炎C、第8、9胸椎间盘突出症D、第8、9胸椎肿瘤E、第8、9胸椎体结核

胸壁外伤中肋骨骨折好发生的部位是()。A、第3~10肋腋部及背部B、第1~2肋前部及背部C、第11~12肋骨背部D、第7~10肋前部及背部E、第5~8肋腋部及背部

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000/m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h。脊柱X线摄片示胸8-9椎间隙变窄,椎体和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经上述非手术治疗2~4周,截瘫不见恢复,各项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MRI显示硬膜囊前方有压迫,下一步最宜采取的治疗是()A、联合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并加大剂量,调整给药方法B、施行脊椎融合木C、施行椎板切除减压术D、加用中药、针灸治疗E、施行前外侧减压术

男,52岁。右季肋部胀痛伴低热2月余。查体:颈部可见蜘蛛痣,肝肋下6cm,质硬,表面不平,压痛(+),肝区可闻及血管杂音,脾肋下3cm。10年前曾查HBsAg(+),ALT82U/L。诊断首先考虑()A、慢性活动性肝炎B、肝硬化C、肝脓肿D、原发性肝癌E、慢性胆囊炎

患者,女性,42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2周,伴弛张热,体温最高至40℃。体格检查中临床意义最小的体征是()。A、肝脏上界升高B、右季肋部反跳痛C、肝区叩击痛D、右上腹压痛和轻度肌紧张E、右季肋部皮肤凹陷性水肿

单选题男性,35岁,背部及季肋部疼痛4月余,伴低热,体温37.5℃~38℃,双下肢无力20天,近3天不能站立。检查:第8胸椎后凸,脐下皮肤痛觉消失,双下肢张力增高:血白细胞7×109/L,中性粒细胞0.62,血沉30mm/L。脊柱X线摄片:胸第8~第9椎间隙变窄,椎体相邻缘有破坏,无明显骨质硬化,椎体旁有一梭形阴影,下列检查、治疗措施中,错误的是()A应用抗结核治疗B注意休息,加强营养C卧软板床制动,减轻疼痛D进一步做胸椎MRI检查E石膏背心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