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斜齿圆柱齿轮齿数、模数不变,螺旋角加大,则分度圆直径()。A加大B减小C不变D不一定

单选题
斜齿圆柱齿轮齿数、模数不变,螺旋角加大,则分度圆直径()。
A

加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齿轮传动的设计和计算中,对于下列参数和尺寸应标准化的有(), 应圆整的有() , 没有标准的化也不应圆整的有()。(1)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mn(2) 斜齿圆柱齿轮的端面模数m(3)分度圆直径d(4)齿顶圆直径da(5)齿轮宽度B(6)分度圆压力角a(7) 斜齿轮螺旋角(8)变为系数x(9)中心距a(10)齿厚s

为了有效地提高齿面接触强度,可() A、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大模数B、增大分度圆直径C、保持分度圆直径不变而增加齿数D、增加齿数

只要齿数、模数和压力角相同,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直径就一定相同。 A、齿顶圆B、分度圆C、齿根圆D、基圆

一对正确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均为标准值。A.法面模数、分度圆上的法面压力角B.端面模数、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C.端面模数、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分度圆上的螺旋角D.法面模数、分度圆上的法面压力角、分度圆上的螺旋角

直齿圆柱齿轮结构的三要素是()。A、模数B、齿数C、分度圆的压力角

计算题: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20.模数m=4,求分度圆 直径D分、顶圆直径D顶。

标准直圆柱齿轮的()d等于模数m与齿数z之积。A、齿顶圆直径B、齿根圆直径C、分度圆直径D、绘图圆直径

标准直圆柱齿轮的()等于齿数Z减2.5的差再乘以模数m。A、全齿圆直径daB、分度圆直径dC、齿顶圆直径daD、齿根圆直径df

一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45,齿形角α0=20°,模数m=1.5mm,分度圆直径是97.5mm。

一直齿圆柱齿轮,它的分度圆直径是60mm,齿数是20,则它的模数是()。

斜齿圆柱齿轮导程计算公式为L=πdctgβ。式中d--分度圆直径、β--分度圆螺旋角

已知一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4mm,齿数Z=16,则其分度圆直径为()mm。

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的条件是()。 A、模数相等B、分度圆—亡压力角相等C、齿数相等D、模数相等及分度圆上压力角相等

计算:有一直齿圆柱齿轮,模数m=6mm,齿数Z=12,求分度圆直径d。

已知斜齿圆柱齿轮法向模数mn=2mm,分度圆螺旋角β=20°,则其端面模数mf为()mm。(cos20°=0.94,sin20°=0.34)

斜齿圆柱齿轮的分度圆应等于()与齿数的乘积。A、端面模数B、法向模数C、轴向模数

一对正确啮合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均为标准值。A、法面模数、分度圆上的法面压力角B、端面模数、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C、端面模数、分度圆上的端面压力角、分度圆上的螺旋角D、法面模数、分度圆上的法面压力角、分度圆上的螺旋角

一对圆柱齿轮,通常把小齿轮的齿宽做得比大齿轮宽一些,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与模数m不变,若增大螺旋角β,则分度圆直径d()

分度圆直径不等于模数与齿数乘积的是()。A、直齿圆柱内齿轮B、蜗轮和变位齿轮C、蜗杆和斜齿圆柱齿轮D、变位齿轮

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72,全齿高h=18mm,则齿轮的模数m=(),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形系数YF只与()有关。A、齿宽bB、齿数zC、模数mD、分度圆直径d

已知一渐开线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与斜齿条传动,法面模数mn=8mm,法面压力角an=20°,斜齿轮的齿数Z=20,分度圆上的螺旋角β=20°,则斜齿轮上的节圆直径等于()mm。A、170.27B、169.27C、171.27D、172.27

提高齿轮表面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是()。A、加大齿轮分度圆直径B、分度圆不变,加大齿轮模数C、分度圆不变,增加齿数D、减小齿轮宽度

填空题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72,全齿高h=18mm,则齿轮的模数m=(),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da=(),齿根圆直径df=()。

多选题在齿轮传动的设计中,下列参数和尺寸中应标准化的有()。A斜齿圆柱齿轮的法面模数B齿顶圆直径daC分度圆直径dD分度圆压力角α

填空题已知直齿圆柱齿轮分度圆的直径d=105mm,齿数z=35,则齿轮模数m为().

单选题斜齿圆柱齿轮的齿数z与模数mn不变,若增大螺旋角则分度圆直径d1()。A不变B增大C减少D不—定增大或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