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烧山火

名词解释题
烧山火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烧山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B、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C、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D、患者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疾按针孔E、临床适用于脾肾阳虚、沉寒痼结、阳气衰微等证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针刺单式补泻手法的是( )A、提插B、迎随C、徐疾D、开阖E、烧山火

操作时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3层(天、地、人3部),先浅后深,每层依次各做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法)9数,然后退至浅层,称为1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即将针按至深层留针。上述手法是A、透天凉B、阳中隐阴C、龙虎交战D、烧山火E、子午捣臼上述手法属于A、下针十四法B、治病八法C、五刺D、十二刺E、泻法上述手法适用于治疗A、热病B、急性痈肿C、顽麻冷痹D、中风痹症E、癫狂上述手法首先出现于A、《素问·针解篇》B、《通玄指要赋》C、《针经指南》D、《标幽赋》E、《金针赋》

最早提出“烧山火”和“透天凉”复式补泻手法的著作是A.《金针赋》B.《针灸大成》C.《针经指南》D.《针灸聚英》

2009-176.下列选项中,属于针剌单式补泻手法的是A.烧山火 B.徐疾补泻 C.提插补泻 D.迎随补泻

操作时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3层(天、地、人3部),先浅后深,每层依次各做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法)9数,然后退至浅层,称为1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即将针按至深层留针。上述手法是()A、透天凉B、阳中隐阴C、龙虎交战D、烧山火E、子午捣臼

行针的辅助手法不包括()。A、循法B、烧山火、透天凉C、刮柄法、弹柄法D、搓柄法、摇柄法E、震颤法

临床较常用的复式泻法是()A、透天凉B、烧山火C、白虎摇头D、青龙摆尾E、赤凤迎源

论述"烧山火"、"透天凉"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应经》D、《针灸大全》E、《针灸大成》

论述"烧山火"、"透天凉"的文献是()A、《内经》B、《难经》C、《神应经》D、《针灸大全》E、《针灸大成》

治疗热痹宜选用的是().A、刮法B、弹法C、烧山火D、透天凉E、平补平泻法

治疗热痹()。A、刮柄法B、弹柄法C、烧山火D、透天凉E、补平泻法

下列对烧山火的针刺深度及顺序描述正确的是()A、先上1/3,再中1/3,最后下1/3,均行提插补法B、先上1/3,再中1/3,最后下1/3,均行提插泻法C、先上1/3,再中1/3,最后下1/3,均行捻转补法D、先上1/3,再中1/3,最后下1/3,均行捻转泻法E、先下1/3,再中1/3,最后上1/3,均行提插捻转补泻法

单选题最早记载“烧山火”“透天凉”等手法的文献是(  )。ABCDE

单选题论述"烧山火"、"透天凉"的文献是()A《内经》B《难经》C《神应经》D《针灸大全》E《针灸大成》

单选题操作时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3层(天、地、人3部),先浅后深,每层依次各做紧按慢提(或用捻转补法)9数,然后退至浅层,称为1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即将针按至深层留针。上述手法是()A透天凉B阳中隐阴C龙虎交战D烧山火E子午捣臼

单选题论述"烧山火"、"透天凉"的著作是()A《黄帝内经》B《难经》C《神应经》D《针灸大全》E《针灸大成》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针刺单式补泻手法的是()A提插B迎随C徐疾D开阖E烧山火

单选题行针的辅助手法不包括()。A循法B烧山火、透天凉C刮柄法、弹柄法D搓柄法、摇柄法E震颤法

单选题关于烧山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B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C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D患者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疾按针孔E临床适用于脾肾阳虚、沉寒痼结、阳气衰微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