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子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子一代不育,可用_______处理子一代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问答题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1)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子一代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所得的子一代不育,可用_______处理子一代幼苗,获得可育的小偃麦。(2)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_______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_______和_______,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3)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_______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_______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参考解析

解析: (1)长穗偃麦草的配子有一个染色体组,普通小麦的配子有三个染色体组,所以F1体细胞有四个染色体组;虽然染色体组数为偶数,但是因为是两个不同物种的染色体组合,所以F1中没有同源染色体,F1属于异源多倍体,在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要想让植株可育,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
(2)丢失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蓝粒单体小麦的染色体组成为40W+1E,则产生的配子有两种,分别为20W和20W+1E;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的后代中的白粒个体是两个没有E的配子结合的结果,染色体组成为40W。
(3)要观察染色体,应选择分裂旺盛的组织或器官作实验材料,如根尖或芽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最清晰,便于观察。

相关考题:

症状是夏抱子堆小,长椭团形,在小麦成株叶片上沿叶脉呈虚线状排列的是小麦()。A.秆锈病B.叶锈病C.条锈病D.穗锈病

李振声,山东淄博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从1979年以来,他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麦良种小偃系列累计推广3亿多亩,增产小麦超过150亿斤。2007年2月27日,李振声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人们誉为“小麦之父”。下面有关上述资料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小偃”系列品种的培育过程涉及的原理有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利用小麦与偃麦革杂交可以培育出了“小偃”系列优良品种,所以从本质上说小麦与偃麦草属于同一物种C.理论上讲通过基因工程也可以达到此目的D.“小偃”系列小麦良种与其亲本相比具有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优良性状,这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冬性小麦因完成春化阶段发育时间长,分蘖期长,穗分化时间短,通常穗多粒少。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水稻产量是由()、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构成。A、总穗数B、单位面积穗数C、穗数D、穗长

小偃系列小麦品种主要是小麦和()杂交后得到的。A、硬叶偃麦草B、脆轴偃麦草C、长穗偃麦草D、中间偃麦草

要对某一小麦品种的穗长(cm)和穗粒重(g)的整齐度作出比较,适宜采用的变异数是()。A、极差B、方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

小麦品种穗粒数的多少,受品种在穗分化时的()和()支配,这与品种的光温特性密切相关。在秋播情况下,春性品种穗分化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穗粒数一般比较()。

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显性,请回答利用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的问题。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和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几率是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小麦幼穗分化进程的快慢与()有关

八倍体小黑麦(8N=56)是我国科学家利用普通小麦(6N=42)和黑麦(2N=14)杂交获得杂种幼苗后,经秋水仙素处理培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据此可推断出()A、小黑麦是普通小麦与黑麦共同进化的产物B、小黑麦的产生没有改变生物基因库的数量C、小黑麦是新物种,其单倍体不可育D、普通小麦与黑麦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交,培育成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交。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普通小麦的卵细胞中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小麦的胚芽细胞、花粉分别进行离体培养,发育成的植株分别是()A、六倍体、单倍体B、六倍体、三倍体C、二倍体、三倍体D、二倍体、单倍体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偃麦中有个品种为蓝粒小麦(40W+2E),40W来自普通小麦的染色体,2E表示携带有控制蓝色色素合成基因的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若丢失了长穗偃麦草的一个染色体,则蓝粒单体小麦(40W+1E),这属于()变异。为了获得白粒小偃麦(一对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缺少),可将蓝粒单体小麦自交,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两种配子,其染色体组成分别为()和(),这两种配子自由结合,产出的后代中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是()。

科学家们用长穗偃麦草(二倍体)与普通小麦(六倍体)杂交培养小麦新品种----小偃麦。相关实验如下,请回答有关问题。为了确定白粒小偃麦的染色体组成,需要做细胞学实验进行鉴定.取该小偃麦的()作实验材料,制成临时装片进行观察,其中()期细胞染色体最清晰

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将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

在玉米穗长的遗传中,发现两个亲本杂交,F1、F2的穗长均有从短到长的连续变异,说明穗长的遗传是什么性质的遗传?

小麦成株期主要在穗部为害的蚜虫是()。A、麦二叉蚜B、麦长管蚜C、麦缢管蚜D、桃蚜

麦茎蜂和小麦根病都能引起小麦白穗,在田间如何区别?

用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A、六倍体B、三倍体C、二倍体D、单倍体

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对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运用的原理是()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D、转基因技术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__代。(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_______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F1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F2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①普通小麦(六倍体)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7和1,则黑麦属于___________倍体植物;③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1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________,由此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

普通小麦成熟花粉粒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用这种花粉培养成的植株是()A、单倍体B、二倍体C、三倍体D、多倍体

问答题麦茎蜂和小麦根病都能引起小麦白穗,在田间如何区别?

问答题在玉米穗长的遗传中,发现两个亲本杂交,F1、F2的穗长均有从短到长的连续变异,说明穗长的遗传是什么性质的遗传?

单选题小麦成株期主要在穗部为害的蚜虫是()。A麦二叉蚜B麦长管蚜C麦缢管蚜D桃蚜

问答题利用遗传变异的原理培育作物新品种,在现代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水稻的穗大(A)对穗小(a)显性。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子一代中,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小,应淘汰;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表现出穗大,需进一步自交和选育。(2)水稻的晚熟(B)对早熟(b)显性,请回答利用现有纯合体水稻品种,通过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的问题。①培育纯合大穗早熟水稻新品种,选择的亲本基因型分别是____和______。两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②将F1所结种子种下去,长出的水稻中表现为大穗早熟的几率是______,在这些大穗早熟植株中约有______是符合育种要求的。

单选题遗传学家、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他对小麦与偃麦草进行远缘杂交,育成了系列小麦良种,此培育过程运用的原理是()A有性生殖B无性生殖C克隆技术D转基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