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连续精馏过程中,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是表示提馏段内任一块理论塔板上的上升蒸汽组成与该板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A对B错

判断题
连续精馏过程中,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是表示提馏段内任一块理论塔板上的上升蒸汽组成与该板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所谓塔板效率是指( )。 A、 实际塔板与理论塔板数之比B、理论塔板与实际塔板数之比C、提馏段塔板与精馏段塔板数之比D、精馏段塔板与提馏段塔板数之比

精馏段与提馏段的理论板()A.精馏段比提馏段多B.精馏段比提馏段少C.不一定D.两者相同

逐板法计算理论塔板数必须反复应用的关系式有() A.精馏段操作线方程B.提馏段操作线方程C.汽液相平衡关系式D.热量衡算式

当塔釜气相物料上升运动时,其轻组份浓度()。 A.在提馏段和精馏段都增加B.在提馏段增加,在精馏段不变化C.在提馏段降低,在精馏段增加D.在提馏段和精馏段都减小

当塔釜气相物料上升运动时,其轻组份浓度()。A、在提馏段和精馏段都增加B、在提馏段增加,在精馏段不变化C、在提馏段降低,在精馏段增加D、在提馏段和精馏段都减小

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如下: 精馏段:y=0.75x+0.205 提馏段:y=1.25x-0.020 试求泡点进料时,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

连续精馏塔进料板以上称(),进料板以下包括进料板为提馏段。

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直线基于的假设为理论板。

研究连续精馏塔过程所作的假设条件包括()。A、恒摩尔汽化B、恒摩尔溢流C、塔顶蒸汽和塔顶馏出液的组成相同D、精馏段和提馏段的蒸汽量相等

某塔物料组成变化为重组分由大变小,其物料属于精馏操作中的()。A、精馏段液相B、上升气相C、下降液相D、提馏段液相

精馏塔提馏段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量是20kmol/h,则精馏段的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汽量是()A、25kmol/hB、20kmol/hC、15kmol/hD、以上都有可能

对连续稳定操作的精馏塔进行计算时,其进料塔板当作()来计算。A、精馏段B、提馏段C、蒸馏段D、进料段

精馏塔进料热状态为()时,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较远离汽液相平衡曲线,所需理论板数较少。A、冷液体B、饱和液体C、饱和蒸汽D、过热蒸汽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表示在提馏段任一层塔板下降的液相组成与来自下一层塔板上升的汽相组成之间的关系。

对于冷液进料精馏塔内提馏段内回流液流量包括()部分。A、精馏段的回流液体流量B、塔底上升液相C、进料冷液体流量D、将冷进料液体加热到板上温度,提馏段上升蒸汽被冷凝为液体的流量

精馏塔内测温装置应安装在()上,以便及早察觉参数变化,及时调节,稳定馏出液的组成。A、进料塔板B、灵敏板C、精馏段D、提馏段

精馏塔在精馏段或提馏段的某块塔板上温度变化最为显著,这块塔板称为()A、灵敏板B、受液盘C、干板D、筛板

逐板法计算理论塔板数必须反复应用的关系式有()A、精馏段操作线方程B、提馏段操作线方程C、汽液相平衡关系式D、热量衡算式

全回流情况下,精馏段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都简化为y = x,精馏所需的理论塔板数最少。

问答题对正在操作的精馏塔,增大精馏段的液气比对馏出液的组成有何影响?增大提馏段 的气液比对釜液的组成有何影响?如何增大精馏段的液气比及提馏段的气液比?

填空题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3x-0.018,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5,当x=0.06时(摩尔分率),此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

填空题精馏塔设计时,若将塔釜由原来的间接蒸汽加热改为蒸汽加热,而保持qnF、xF、xD、D/F不变,则提馏段操作线斜率(),理论板数(),釜残液量(),釜残液组成()

单选题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过程,应该从何处加萃取剂()A精馏段B提馏段C精馏段和进料处D提馏段和进料板

单选题从塔釜往上逐板计算时若要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的(XL/XH)j+1比由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得更大,则加料板为()Aj板Bj+1板Cj+2板

填空题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馏出液组成为x=0.96(摩尔分率).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α=2.5,此时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蒸气组成为y=()

判断题连续精馏过程中,提馏段操作线方程,是表示提馏段内任一块理论塔板上的上升蒸汽组成与该板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A对B错

填空题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为零,则精馏段操作线斜率等于(),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等于(),回流比等于(), 馏出液等于(),回流液量等于()。

填空题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25x-0.0187,则回流比R=(),馏出液组成x=(),原料组成x=().釜液组成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