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某城市人口8万人,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1kg/d,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覆土体积为垃圾的15%,垃圾压实密度为850kg/m3,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30年。若第1年—3年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25,第4年—10年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15,剩下年份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1,计算第30年末垃圾填埋场所需的库容。(不考虑该城市人口及人均垃圾产生量的变化)()A1.37×106m3B9.78×106m3C1.14×106m3D9.75×105m3

单选题
某城市人口8万人,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1kg/d,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覆土体积为垃圾的15%,垃圾压实密度为850kg/m3,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30年。若第1年—3年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25,第4年—10年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15,剩下年份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1,计算第30年末垃圾填埋场所需的库容。(不考虑该城市人口及人均垃圾产生量的变化)()
A

1.37×106m3

B

9.78×106m3

C

1.14×106m3

D

9.75×105m3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运行中的垃圾填埋场对环境的主要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有()。A:流经填埋场的地表径流可能受到污染B:填埋场工人的生活噪声对公众产生一定的影响C:填埋场垃圾中的塑料袋、纸张以及尘土等在未来得及覆土压实的情况下可能飘出场外,造成环境污染和景观破坏D:填埋场作业及垃圾堆体可能造成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环境影响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中,可直接进入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有(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B.生活垃圾焚烧飞灰C.企事业单位产生的办公废物D.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下列废物不得在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置的是()。A: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B:生活垃圾堆肥处理产生的固态残余物C: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不包括焚烧飞灰)D:环境卫生机构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

下列活动中,适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 )。A.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控制B.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C.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D.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拟建生活垃圾填埋场有可靠防洪设施的山谷型填埋场,并经过环境影响评价证明()对生活垃圾填埋场的环境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A:地震B:泥石流C:火灾D:洪水

下列活动中,适用《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的有()。A: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过程中的污染控制B: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C:现有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D: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的建设、运行

某生活垃圾转运站服务区域人口10万,人均垃圾量1.1kg/d,当地垃圾日产量变化系数=1.3,则该站点设计垃圾转运量为(  )。A.约170t/dB.约150t/dC.约130t/dD.约110t/d

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平均日处置垃圾量为1500t/d,使用年限为20年,填埋垃圾密度为1t/m3,覆土占填埋场容积的10%,填埋高度为30m,垃圾沉降系数为1.5,填埋堆积系数为0.5,占地面积利用系数为0.85,则填埋场规划占地面积应为(  )。A.约629804m2B.约120000m2C.约110000m2D.约100000m2

根据“逐步减低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的原则,以2010年为基数,每年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减少(),力争到2015年,本市人均生活垃圾处理量比2010年减少();到2020年,比2010年减少()。A、5%、20%、50%B、10%、25%、60%C、15%、20%、50%D、5%、30%、40%

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用专用垃圾压实机分层连续数遍碾压垃圾,压实后垃圾压实密度应至少达到多少()A、>200kg/m3B、>400kg/m3C、>800kg/m3D、>1000kg/m3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的建设、运行。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

某城市人口8万人,人均垃圾产生量为1.1kg/d,拟建一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覆土体积为垃圾的15%,垃圾压实密度为850kg/m3,填埋场设计服务年限30年。若第1年—3年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25,第4年—10年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15,剩下年份填入物的体积总减小率为0.1,计算第30年末垃圾填埋场所需的库容。(不考虑该城市人口及人均垃圾产生量的变化)()A、1.37×106m3B、9.78×106m3C、1.14×106m3D、9.75×105m3

《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A、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维护B、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C、生活垃圾填埋场分析D、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

在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压实设备进行选型时,属于决定性因素的是()A、日处理垃圾量B、作业面长度C、当地气候条件D、压实机操作重量

单选题不影响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规模的因素是:()A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总容积B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总面积C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降雨量D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调节池的有效容积

单选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 )的建设、运行。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

单选题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生活垃圾焚烧厂排放控制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B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处置C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水泥窑处理D生活垃圾焚烧飞灰与焚烧炉渣均可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

单选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6889-2008)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 )的建设、运行。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C生活垃圾焚烧场D生活垃圾堆肥场

多选题《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过程中的污染控制和监督管理。A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维护B生活垃圾填埋场运行C生活垃圾填埋场分析D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

单选题某城市构建一座垃圾中转站,其设计规模为308t/d,该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为10000人/km2,人均垃圾的排放量为1.1kg/(人.d),垃圾的平均含水量为50%,若垃圾的季节波动系数为1.4计,则该垃圾中转站的服务面积为多少()A40.0km2B20.0km2C39.2km2D10.0km2

问答题对人口为10万人的某服务区的生活垃圾进行可燃垃圾和不可燃垃圾分类收集。对收集后的不可燃垃圾进行破碎分选后,其中不可燃垃圾、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分别站40%、30%、30%。焚烧残渣(可燃垃圾的10%)和不可燃垃圾(含分类收集及分选后的)进行填埋。垃圾产生系数为1kg/人。其中可燃垃圾0.7kg/人·天,不可燃垃圾0.3kg/人·天,填埋场垃圾压实密度900kg/m3。求使用20年的垃圾填埋场的容量。

单选题某一填埋场进场垃圾平均700吨/日,其含水率平均为50%。该填埋场垃圾的压实密度平均为0.7(吨/米3),覆盖土占垃圾体积的15%。渗沥液排放量为100吨/日。则该填埋场所需日填埋容量为:()A600米3/日B350米3/日C1150米3/日D400米3/日

单选题填埋场应采用专用垃圾压实机分层连续数遍碾压垃圾,压实后垃圾压实密度应至少达到多大?()A200kg/m3B400kg/m3C800kg/m3D1000kg/m3

单选题生活垃圾填埋场应采用专用垃圾压实机分层连续数遍碾压垃圾,压实后垃圾压实密度应至少达到多少()A>200kg/m3B>400kg/m3C>800kg/m3D>1000kg/m3

问答题某城市的生活垃圾填埋场面积为50万平方米,当地年平均日降雨量为5.2mm/d,试用经验公式计算垃圾滤液的平均日产生量。(给定流出系数为0.5)

单选题在进行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压实设备进行选型时,属于决定性因素的是()A日处理垃圾量B作业面长度C当地气候条件D压实机操作重量

单选题我国第一个采用HDPE膜作为防渗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是:()A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B深圳下坪垃圾填埋场C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D上海老港垃圾填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