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测定Na+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A对B错

判断题
测定Na+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测定溶液中的NA+时,为什么要加入碱性试剂?() A.使被测水样的PH值达到7左右B.使被测水样的PH值达到10左右C.避免氢离子对PNa的测定造成干扰D.检查水硬度

钠度计定位时,应用碱化剂将定位液的pH值调整到()左右后,再进行定位。A.7B.8C.9D.10

测定Na〈sup〉+〈/sup〉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用PNa电极法进行钠的测定时,需用( )来调节溶液的PH值。A.二异丙胺;B.氢氧化钠;C.氨水;D.碳酸钠。

测定水中pH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该预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TISAB,以保持溶液的pH值恒定B.应该预先用pH值与待测溶液相近的HCl溶液校正系统C.测量pH值的玻璃电极应预先在纯水中浸泡活化D.

测定Na+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A对B错

用PNa电极法测定水样的钠离子时,需用()来调节PH值。A、氢氧化钠B、氨水C、二异丙胺D、碳酸钠

玻璃电极测定PH<1的溶液,PH值读数偏高,叫做“酸差”;测定PH>10的溶液PH值偏低,叫做“碱差”。

为了尽量减小误差,电位法测定pH值应选用pH值与待测溶液pH值相近的标准()溶液。A、酸性B、碱性C、中性D、缓冲

测PNa时,加入二异丙胺是为了防止钾离子的干扰。

进PNa测定时,当被测溶液PH值≥10时,可以不加碱化剂。

用PNa电极进行钠的测定时,需用()来调节溶液的PH值。A、二异丙胺B、氢氧化钠C、氨水D、氯化钾

测PNA时,应向溶液中加()。A、HCLB、CA0C、二异丙胺

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KNa+,H+=30,如用此电极测pNa=3的Na+离子溶液,要求测定误差≤3%,则pH值应满足()的要求。

在测量溶液pH值过程中,电极和被测溶液就形成了一个化学原电池,两极间产生一个原电势,该电势的大小与被测溶液的pH值成()关系,它将被测溶液的pH值转变成电信号。A、对数B、线性C、指数D、无关系

pH计在测定溶液的pH值时,选用温度补尝应设定为()A、25℃B、30℃C、任何温度D、被测溶液的温度

pH计在测定溶液的pH值时,选用温度为()A、25℃B、30℃C、任何温度D、被测溶液的温度

测定Na+时,应用二异丙胺或饱和氢氧化钡将被测溶液的pH值调整到10左右。

钠度计定位时,应用碱化剂将定位液的pH值调整到()左右后,再进行定位。A、7B、8C、9D、10

当溶液pH﹥10时,pH玻璃电极易受被测溶液()影响,使电极电位与溶液pH值偏离线性关系A、氧化剂B、还原剂C、胶体物D、Na+

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KNa+,H+=30,如用此电极测pNa=3的Na+离子溶液,要求测定误差≤3%,则pH值应满足pH≥()的要求。

测定钙硬度时,需控制溶液的pH值为10。

用PNa电极法进行钠的测定时,需用()来调节溶液的PH值。A、二异丙胺;B、氢氧化钠;C、氨水;D、碳酸钠。

用钠度计测钠离子时,加入二异丙胺的目的是使()。A、pH维持在5左右。B、pH维持在7左右。C、pH维持在10左右。

填空题某钠电极,其选择性系数KNa+,H+=30,如用此电极测pNa=3的Na+离子溶液,要求测定误差≤3%,则pH值应满足pH≥()的要求。

单选题用PNa电极法测定水样的钠离子时,需用()来调节PH值。A氢氧化钠B氨水C二异丙胺D碳酸钠

单选题钠度计定位时,应用碱化剂将定位液的pH值调整到()左右后,再进行定位。A7B8C9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