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砂石桩用于防止砂层液化时,当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3m的非液化层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A2mB3mC4mD5m

单选题
砂石桩用于防止砂层液化时,当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3m的非液化层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
A

2m

B

3m

C

4m

D

5m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满足屋面荷载的前提下,瓦屋面持钉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A、持钉层为木板时,厚度不应小于30mmB、持钉层为人造板时,厚度不应小于16mmC、持钉层为细石混凝土时,厚度不应小于35mmD、持钉层为细石混凝土时,厚度不应小于30mmE、持钉层为人造板时,厚度不应小于20mm

下列关于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B.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C.采用换土法处理时,需要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D.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3

有关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对于粉土至少不小于2D.B.对于碎石土至少不小于2D.C.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2D.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4D.

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桩承台,下列关于液化对单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不考虑液化土对桩周土层侧阻力的影响B.承台下有3m以上厚度的非液化土层时,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Quk时,将液化土层测阻力标准值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ψ1C.承台下非液化土层厚度小于1m时,ψ应取0D.ψ1系数取值与饱和土标准贯入实测击数N63.5与饱和土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界值Ncr的比值λN有关

在地震烈度为8度的场地修建采用天然地基的住宅楼,设计时需要对埋藏于非液化土层之下的厚层砂土进行液化判别,()的组合条件可以初判别为不考虑液化影响。(A)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2 m (B)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5 m,地下深5 m,基础埋深1.0 m (C)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3m,基础埋深1.5 m(D)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7 m,地下水深5,基础埋深1.5m

依据L/T1424-2015《电网金属技术监督规程》,对室外导电回路动触头镀层厚度和硬度要求是()A、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20µm,硬度应大于120HVB、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50µm,硬度应大于100HVC、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20µm,硬度应大于100HVD、镀银层厚度不宜小于50µm,硬度应大于120HV

灌浆层厚度不应小于()。但用于固定垫铁或防止油、水进入的灌浆层,其厚度可小于()。

下述对库区边坡的复合衬里的结构要求中()不正确。()A、膜下防渗保护层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10-7cm/sB、膜下防渗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0cmC、地下水导流层厚度不宜小于30cmD、库区底部的渗沥液导流层厚度不宜小于30cm

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比值小于()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50mm时,测试误差不应大于(),其他情况下不宜大于()

防水卷材的细石砼保护层,用于顶板保护层时厚度不应小于50mm,用于底板保护层时厚度不应小于70mm。

端承桩时桩端持力层要求较高,当桩端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桩径的()。

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A、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B、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除天然地层外,还包括堆积5年以上或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的人工填土层C、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时不应从覆盖层中扣除D、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当利用振冲法消除地基液化时,关于处理范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B、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3。C、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D、宜在基础外缘扩大2~3排桩

下列属于可液化地基处理常用的方法,并对其阐述正确的是()。A、桩基和深基础:采用桩基时,桩端深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黏性土和密实粉土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土不宜小于1.5m。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小于0.5mB、强夯法:强夯法根据不同土质条件和夯击能,可处理4~10m深度范围C、加密法:包括振冲法、砂石桩法和强夯法等,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采用振冲法、砂石桩法加固后,桩间土的标贯击数应大于液化判别标准贯入击数临界值D、换填法: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液化地基土的处理范围,采用加密法、强夯法或换土法,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砂石桩用于防止砂层液化时,当可液化层上覆盖有厚度大于3m的非液化层时,每边放宽不宜小于液化层厚度的1/2,并不应小于()。A、2mB、3mC、4mD、5m

确定井壁取心时,通常对厚度小于3m的储层,定()颗心,厚度大于3m是,每层上、中、下均需定井壁取心,特岩性层每层定()。A、1~2,2;B、2,1~2;C、3~5,3;D、2~5,1。

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间距不宜大于(),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在气液界面上,液面下厚度约等于分子作用半径的一层液体叫做液体的( )。A、液化层B、表面层C、汽化层D、悬浮层

多选题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下列地基处理的做法中,不正确的是()A振冲置换法通常处理范围大于基础范围B振冲置换法处理地基液化时,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C强夯法处理范围应大于基础范围D换填垫层法处理地理时,垫层顶面每边超出基础底边不宜小于2.50mm

多选题当利用振冲法消除地基液化时,关于处理范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2。B在基础外缘扩大宽度不应小于基底下可液化土层厚度的1/3。C宜在基础外缘扩大1~2排桩D宜在基础外缘扩大2~3排桩

多选题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中,下列正确的是()。A用非液化土替换部分液化土层B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液化土层C采用加密法加固时,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D采取桩基时,桩顶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桩尖部分),除应按计算确定外,对碎石土、砾石、粗砂、中砂、坚硬黏性土尚不应小于0.5m,对其他非岩石土不宜小于1.5mE采用深基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深度不应小于0.5m

单选题下述对库区边坡的复合衬里的结构要求中()不正确。()A膜下防渗保护层的渗透系数不应大于1×10-7cm/sB膜下防渗保护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0cmC地下水导流层厚度不宜小于30cmD库区底部的渗沥液导流层厚度不宜小于30cm

单选题桩基础一般应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下述说法中()不正确。()A当持力层为黏性土、粉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2倍桩径B当持力层为砂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的深度不宜小于1.5倍桩径C当桩端持力层为碎石土时,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不宜小于1倍桩径D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以下硬持力层厚度不宜小于3m

填空题钢筋砖过梁底面砂浆层处的钢筋,其直径不应小于(),间距不宜大于(),钢筋伸入支座砌体内的长度不宜小于 (),砂浆层的厚度不宜小于()。

多选题关于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下述说法中()是正确的。()A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是指地震时能抑制可液化土层喷水冒砂的厚度B构成覆盖层的非液化土层除天然地层外,还包括堆积5年以上或地基承载力大于100kPa的人工填土层C当覆盖层中夹有软土层时不应从覆盖层中扣除D覆盖层厚度一般从第一层可液化土层顶面算至地表

判断题防水卷材的细石砼保护层,用于顶板保护层时厚度不应小于50mm,用于底板保护层时厚度不应小于70mm。A对B错

填空题当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比值小于()且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于50mm时,测试误差不应大于(),其他情况下不宜大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