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这里两句中的“诸”都是兼词,等于“之于”。
问答题
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 1.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左传·襄公十五年》); 2.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梁惠王下》) 这里两句中的“诸”都是兼词,等于“之于”。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宾语前置的句子是()。 A.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B.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孟子.离娄上》)C.然民虽有圣知,弗敢我谋D.勇力,弗敢我杀。(《商君书.画策)E.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F.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古代汉语动宾结构所表示的意义灵活多样,下列句子中表示"对(向)宾语怎么样"的意义的是:A、遂置姜氏于城颖,而誓之曰……(左传?隐公元年)B、君三泣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C、文赢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D、提弥明死之。(左传?宣公二年)
下列句子中,"疑问代词+动词"是状中词组的是:A、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B、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纪)C、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离娄上)D、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宋之鄙人得璞玉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之玉为宝。” “子罕不受玉”启示我们广大政府官员应()。A、自觉接受监督,提高依法行政水平B、密切联系群众,切实履行政府职能C、加强党的建设,发挥领导核心作用D、保持清正廉洁,牢记拒腐防变意识
下列句子中“而”作连词用,表修饰关系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B、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单选题下列句中加“”的词,不属于无定代词的句子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B宋人“或”得玉。(《左传·襄公十年》)C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孟子·离娄上》)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问答题指出下列句中的宾语前置并说明其类型: 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经·郑风·褰裳》) 惟余马首是瞻。(《左传·襄公十四年》)
问答题给下面的文章加标点。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效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单选题下列句子中“而”作连词用,表修饰关系的是()。A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B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C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D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问答题改正下列叙述中的错误。在“丑父使公下,如华泉取饮”(《左传·成公二年》)中,“饮”为动词的一般用法,即“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