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B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C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D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单选题
关于共同犯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
A

甲、乙应当预见但没有预见山下有人,共同推下山上一块石头砸死丙。只有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才能对甲、乙以过失致人死亡罪论处

B

甲明知乙犯故意杀人罪而为乙提供隐藏处和财物。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C

交警甲故意为乙实施保险诈骗提供虚假鉴定结论。甲、乙构成共同犯罪

D

公安人员甲向犯罪分子乙通风报信助其逃避处罚。甲、乙成立共同犯罪


参考解析

解析:
A项,《刑法》第25条第2款规定,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甲、乙疏忽大意,共同过失致人死亡,属于共同过失犯罪,但并不成立共同犯罪,因此应该按照各人所犯的罪分别处罚。即使不认定甲、乙成立共同过失犯罪,也可以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分别处罚甲、乙。
B项,《刑法》第310条第2款规定,犯前款规定的窝藏、包庇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窝藏、包庇罪与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的区别在于事前帮助还是事后帮助。如果事前有通谋并提供帮助,则是共同犯罪。如果在他人犯罪后才产生帮助的犯意,并窝藏、包庇,构成窝藏、包庇罪。该项中,甲构成窝藏罪,而不是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C项,《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即交警甲与乙构成保险诈骗罪的共同犯罪,甲是帮助犯,乙是实行犯。
D项,根据《刑法》第417条的规定,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是指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的行为。该罪与事前有通谋的共同犯罪的区别在于事前帮助还是事后帮助。如果事前有通谋并提供帮助,则是共同犯罪;如果在他人犯罪后才产生帮助的犯意并提供帮助,则是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因此,公安人员甲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相关考题: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甲与乙共谋杀害丙,但乙临时改变主意,并没有前往犯罪地点,最后,甲单独将丙杀害。对甲、乙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共同犯罪B.不属于共同犯罪C.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D.乙单独构成故意杀人罪

看守所值班武警甲擅离职守,重大案犯乙趁机逃脱。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甲、乙成立共同犯罪B.甲、乙不成立共同犯罪C.甲、乙成立事中共犯D.应按照甲、乙所犯之罪分别处罚

一日,张某将路人打晕,欲取走其财物,这时,熟人王某正好经过,于是,张某让王某帮忙将晕倒的路人所携带的财物取走,王某同意。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张某构成抢劫罪,王某构成盗窃罪B.张某、王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C.张某、王某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张某、王某是事前有联络的共同犯罪

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必须有共同故意,无须共同行为B.共同犯罪不是个人行为的简单相加C.共同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相同D.单位犯罪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与该单位本身成立共同犯罪

关于聚众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共同犯罪B:都不属于共同犯罪C:部分属于共同犯罪D:与共同犯罪属不同概念,两者没有关系

(2006年真题)甲教唆乙杀丁,丙知情后,给乙提供一把匕首,乙将丁杀害.关于本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复杂共同犯罪B.本案的共同犯罪是必要共同犯罪C.甲、乙一般可以认定为主犯D.丙一般可以认定为从犯

(2008年真题)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C.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D.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关于实行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也是实行犯B、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就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对简单共同犯罪中的各实行犯进行处罚时,要遵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D、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实行犯

多选题关于事实三的定性,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3年真题]A丙、丁均触犯危险驾驶罪,属于共同犯罪B丙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丁构成危险驾驶罪C丙、丁虽构成共同犯罪,但对丙结合事实四应按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对丁应按危险驾驶罪定罪处罚D丙、丁未能完成预定的飙车行为,但仍成立犯罪既遂

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4年真题]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单选题关于唐律中五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笞刑、羞辱刑、流放刑、经济刑、死刑B笞刑、徒刑、流放刑、株连刑、死刑C笞刑、杖刑、徒刑、流刑、死刑D杖刑、徒刑、流刑、肉刑、死刑

多选题关于乙与甲一起取走丁的财物的行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8年真题]A乙与甲成立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甲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乙的行为属于抢夺罪,两者在抢夺罪这一重合犯罪之内成立共同犯罪,即成立抢夺罪的共同犯罪C乙既不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也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D乙不对丁的死亡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对丁的重伤承担刑事责任

多选题关于致丙重伤的行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2010年真题]A乙明确叫甲停车,可以成立犯罪中止B甲、乙构成故意伤害的共同犯罪C甲的行为超出了共同犯罪故意,对于丙的重伤后果,乙不应当负责D乙没有实施共同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单选题关于自诉案件,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A法院都可以进行调解B当事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自行和解C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可以提起反诉D只能由被害人亲自告诉

单选题下列关于新奥法的说法,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1年真题]A支护结构承受全部荷载B围岩只传递荷载C围岩不承受荷载D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承受荷载

单选题关于宪法实施,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  )[2012年真题]A宪法的遵守是宪法实施最基本的形式B制度保障是宪法实施的主要方式C宪法解释是宪法实施的一种方式D宪法适用是宪法实施的重要途径

多选题关于对本案享有管辖权的法院,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09年真题]AY省A县法院BY省B县法院CY省C县法院DW省D县法院

多选题在刘某办理出资手续后,关于汽车所有权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2011年真题]A乙公司B张某C刘某D丁公司

单选题关于实行犯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按照我国《刑法》总则的规定,有的教唆犯也是实行犯B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就是在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C在对简单共同犯罪中的各实行犯进行处罚时,要遵循“部分实行全部责任”的原则D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实行犯

单选题关于我国1982年《宪法》的结构,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8年真题]A这部宪法只有正文B这部宪法由序言和正文构成C这部宪法由序言、正文和附则构成D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规定在这部宪法的附则中

单选题只要有足够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构成犯罪,检察机关就必须提起公诉。关于这一制度的法理基础,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3年真题]A起诉便宜主义B起诉法定主义C公诉垄断主义D私人诉追主义

单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论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有责任能力者均为间接正犯B持不同犯罪故意的人共同实施危害行为的,不可能成立共同犯罪C在片面的对向犯中,双方都成立共同犯罪D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但不能据此否认片面的共犯

多选题周某为抢劫财物在某昏暗场所将王某打昏。周某的朋友高某正好经过此地,高某得知真相后应周某的要求提供照明,使周某顺利地将王某钱包拿走。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07年真题]A高某与周某构成抢劫罪的共同犯罪B周某构成抢劫罪,高某构成盗窃罪,属于共同犯罪C周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主犯D高某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

问答题试述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2015年真题]

多选题关于共同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0年真题]A16周岁的甲唆使14周岁的乙抢劫成立共同犯罪B16周岁的甲与14周岁的乙共同盗窃巨额财物成立共同犯罪C16周岁的甲提供毒药帮助14周岁的乙将丙杀死成立共同犯罪D16周岁的甲指使14周岁的乙贩毒成立共同犯罪

单选题关于股东的表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09年真题]A股东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B股东资格可以作为遗产继承C非法人组织不能成为公司的股东D外国自然人不能成为我国公司的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