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在月报表中,全月各日降水量均大于0.1mm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栏填“0”。()A对B错

判断题
在月报表中,全月各日降水量均大于0.1mm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栏填“0”。()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Y文件中,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1天时,起止月份和日期重复录入。

降水现象停止后,因翻斗雨量传感器翻斗滞后产生降水量,如果滞后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

在J文件中,自记降水项只有一行,下列哪个正确().A、全月无降水,录入“R0=”B、全月无降水,录入“R=”C、全月缺测录入“R0=”D、全月缺测录入“R=”

年报月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出现2次或以上相同时,起止时间输入()。A、³天B、并记C、³次D、³日

全月未出现日降水量≥1.0mm的降水日,则月统计数据的指示码和方式位为()A、M0B、M=C、M0=

起止时分缺测,但各时段降水量记录完整者,“起止时分”栏填降水开始以前和结束以后正点分段观测的时间,但只记()不记分钟。A、小时B、日C、秒D、月

降水日数;:日降水量达0.1mm即作为降水日统计。记录精度为0.1mm的雨量站,填本月有降水日数之和;全月无降水量者填;();。A、+0B、0C、-0D、±0

全月一日最大降水量为0.0mm,月极值和出现日期,以及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降水量,起止日期栏均空白。

下列内容保存在Base Data.mdb的tab Prim Observ Data3表中的有()。A、记录月份B、下月1日20-8时降水量C、上月最后一次最长连续(无)降水开始日期D、上月最后一次最长连续降水量

OSSMO 2004(V4.0.3)版中,如14时有微量降水,编报降水量填(),小时和分钟降水量均空白不填。

逐日降水量表中,全月缺测的,各日空白,只在月总量栏记;();符号。A、÷B、×C、-D、+

观测记载的最小量大于0.1mm的站,不统计降水日数,本栏()。A、填无B、填0C、任其空白D、写×

日数据统计时段描述正确的是()。A、日降水量:8:00至次日8:00时的累计降水量B、日平均流量:0:00至24:00时的平均流量C、日水量:0:00至24:00时的累计水量D、日电量:0:00至24:00时的累计机端电量

气表-1中的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降水量和起止日期记其降水量最大者;若()次或以上降水量都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

在气象旬月报输入规定中,如何更改降水量≥25mm的日数、降水量≥50mm的日数?

在月报表中,全月各日降水量均大于0.1mm时,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栏填“0”。()

判断题全月一日最大降水量为0.0mm,月极值和出现日期,以及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及降水量,起止日期栏均空白。A对B错

填空题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降水量和起止日期记其();若两次或以上降水量都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

单选题观测记载的最小量大于0.1mm的站,不统计降水日数,本栏()。A填无B填0C任其空白D写×

单选题起止时分缺测,但各时段降水量记录完整者,“起止时分”栏填降水开始以前和结束以后正点分段观测的时间,但只记()不记分钟。A小时B日C秒D月

单选题逐日降水量表中,全月缺测的,各日空白,只在月总量栏记;();符号。A÷B×C-D+

填空题气表-1中的最长连续降水日数出现两次或以上相同时,降水量和起止日期记其降水量最大者;若()次或以上降水量都相同时,起止日期栏记出现次数。

单选题年报月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出现2次或以上相同时,起止时间输入()。A³天B并记C³次D³日

判断题在Y文件中,月最长连续降水日数为1天时,起止月份和日期重复录入。A对B错

单选题全月未出现日降水量≥1.0mm的降水日,则月统计数据的指示码和方式位为()AM0BM=CM0=

单选题降水日数;:日降水量达0.1mm即作为降水日统计。记录精度为0.1mm的雨量站,填本月有降水日数之和;全月无降水量者填;();。A+0B0C-0D±0

单选题降水现象停止后,因翻斗雨量传感器翻斗滞后产生降水量,如果滞后时间超过2个小时,应(),以保证上传文件的正确。A及时修改Z文件中的降水量B日末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C正点后在日数据维护中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D正点后及时启动OSSMO的定时观测,删除分钟和小时降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