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在S形曲线中,设R1、R2分别为大小圆半径,A1、A2分别为大小圆的缓和曲线参数,关于S形曲线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S形曲线的两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BA1与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C当A2≤200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1.5D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1/R2≤3为宜

多选题
在S形曲线中,设R1、R2分别为大小圆半径,A1、A2分别为大小圆的缓和曲线参数,关于S形曲线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S形曲线的两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

B

A1与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

C

当A2≤200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1.5

D

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1/R2≤3为宜


参考解析

解析: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9.2.4条第3款规定,两反向圆曲线径相衔接或插入的直线长度不足时,可用回旋线将两反向圆曲线连接组合为S形曲线。回旋线参数规定如下:①S形曲线的两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②当采用不同的回旋线参数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2.0,有条件时以小于1.5为宜。当A2≤200时,A1与A2之比应小于1.5。③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1/R22为宜(R1为大圆曲线半径;R2为小圆曲线半径)。

相关考题:

线路速度12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 )。A、5000mB、4000mC、12800mD、10000m

线路允许速度16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2800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CH50试验中,补体的溶血程度与补体的剂量呈现特殊的A.反L形曲线B.反S形曲线C.C形曲线D.S形曲线E.E形曲线

在史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幂函数的指数决定按其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当指数值大于1时,曲线是A.s形曲线B.反s形曲线C.正加速曲线D.负加速曲线

为使铁路直线与圆曲线顺畅连接,应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加入缓和曲线,设圆曲线外轨抬高为ho,关于缓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0B.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外轨抬高为h0C.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h0D.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无穷大,外轨抬高为0

为使铁路直线与与圆曲线顺畅连接,应在直线与与圆曲线之间加入缓和曲线,设圆曲线外轨抬高为ho,关于缓和曲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0B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hoC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R,外轨抬高为hoDHY点处缓和曲线曲率半径为∞,外轨抬高为0

铁路平面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A、圆曲线和缓和曲线B、大圆曲线和小圆曲线C、平面曲线和竖曲线D、单圆曲线和复曲线

技术系统进化发展的曲线可以用()表示。A、U形曲线B、M形曲线C、S形曲线D、倒U形曲线

设S型的大、小回旋线参数分别为A1和A2,大、小圆曲线半径分别R1和R2,则正确的有()。A、以R2/R1=1~1/3为宜B、A1/A2≤2.0C、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迳相衔接为宜,但由于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插入短直线时,其长度不大于(A1+A2)/40D、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迳相衔接为宜,但由于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插入短直线时,其长度不大于(A1+A2)

下列线形中属于自由曲线的是()。A、C形线曲线B、S形线曲线C、自由涡线曲线D、抛物线曲线

线路速度12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7000m。

线路允许速度16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2800m

在S型曲线中,设R1、R2分别为大小圆半径,A1、A2分别为大小圆的缓和曲线参数,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A、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2/R1=1/6~1/5为宜B、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2/R1=1~1/3为宜C、A1和A2之比应小于3.0,有条件时以小于2.5为宜D、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径相连接为宜。当受地形或其他条件限制而不得不插入短直线时,其短直线长度L≤(A1+A2)/40E、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必须径相连接,中间不能插入直线

在竖曲线测设中,关于Y值正确的说法是()。A、凹形曲线Y为正;凸形曲线Y为负B、凹形曲线Y为正;凸形曲线Y为正C、凹形曲线Y为负;凸形曲线Y为负D、凹形曲线Y为负;凸形曲线Y为正

单选题在竖曲线测设中,关于Y值正确的说法是()。A凹形曲线Y为正;凸形曲线Y为负B凹形曲线Y为正;凸形曲线Y为正C凹形曲线Y为负;凸形曲线Y为负D凹形曲线Y为负;凸形曲线Y为正

多选题关于线形组合设计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平、纵线形宜相互对应,且平曲线宜比竖曲线长B当平、竖曲线半径均较小时,平、纵线形相互对应程度应较严格C随着平、竖曲线半径的同时增大,平、纵线形对应程度可适当放宽;当平、竖曲线半径均大时,可不严格相互对应D复曲线、S形曲线中的左转圆曲线设超高时,应采用设计速度对其安全性予以验算

单选题关于道路平面线形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各级道路路线不论转角大小,均应设置圆曲线B道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成,平曲线由圆曲线、缓和曲线组成C所有道路,当圆曲线半径小于规范中“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均需在圆曲线两端设置缓和曲线D平面线形分为基本型、S型、C型(卵形)等型式

判断题线路允许速度16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12800mA对B错

单选题为保持行车视距,同等级道路的()。A凸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凹形竖曲线半径小B凸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凹形竖曲线半径大C凸形竖曲线半径与凹形竖曲线半径应相同D凹形竖曲线半径应比凸形竖曲线半径大

单选题关于平纵组合,正确的说法()A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插入小半径平曲线B避免在凹形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C在凸形竖曲线顶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D在凹形竖曲线底部可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

多选题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可以省略缓和曲线的条件有以下哪些选项?(  )A计算行车速度小于40km/h时B半径大于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C半径大于不超高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时D道路等级为支路

多选题对卵形曲线的要求,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A卵形曲线的回旋线参数宜选R2/2≤A≤R2(R2为小圆曲线半径)B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以R2/R1=0.2~0.8为宜C两端回旋线参数A1与A2之比不应大于2.5D两端回旋线参数A1与A2之比宜小于1.2

判断题线路速度120km/h,采用反向曲线变更线间距可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为7000m。A对B错

多选题设S型的大、小回旋线参数分别为A1和A2,大、小圆曲线半径分别R1和R2,则正确的有()。A以R2/R1=1~1/3为宜BA1/A2≤2.0C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迳相衔接为宜,但由于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插入短直线时,其长度不大于(A1+A2)/40DS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迳相衔接为宜,但由于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插入短直线时,其长度不大于(A1+A2)

单选题卵形曲线的回旋线参数宜选R2/2≤A≤R2(R2为小圆曲线半径),两圆曲线半径之比R2/R1宜为以下哪个选项?(  )A0.1~0.5B0.2~0.6C0.2~0.8D0.4~1.0

单选题S形曲线的两回旋线参数A1与A2宜相等。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如果R1为大圆曲线半径,R2为小圆曲线半径,则R1/R2宜为以下哪个选项?(  )A1.5B2.0C2.5D3.0

单选题铁路平面曲线按其半径的不同分为()。A圆曲线和缓和曲线B大圆曲线和小圆曲线C平面曲线和竖曲线D单圆曲线和复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