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灾难。1929~1932年,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大幅下跌,失业率急增。其中工业生产的跌幅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50%、40%、30%、10%,物价水平的跌幅分别为30%、30%、40%和25%,各国失业率都接近于25%。对于这次大萧条,后来的学者依据各自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大萧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大萧条蔓延的主要原因。 (2)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批驳了凯恩斯的观点,指出美联储采取错误的干预政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波动演变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3)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等人则做出了国际性的解释,指出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以及各国采取金本位制度,致使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加速了衰退的国际蔓延,导致大萧条的产生。这些观点是否必然相互冲突?如果冲突,其中冲突的核心是什么?如果不冲突,你可以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协调和整合?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灾难。1929~1932年,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大幅下跌,失业率急增。其中工业生产的跌幅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50%、40%、30%、10%,物价水平的跌幅分别为30%、30%、40%和25%,各国失业率都接近于25%。对于这次大萧条,后来的学者依据各自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大萧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大萧条蔓延的主要原因。 (2)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批驳了凯恩斯的观点,指出美联储采取错误的干预政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波动演变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3)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等人则做出了国际性的解释,指出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以及各国采取金本位制度,致使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加速了衰退的国际蔓延,导致大萧条的产生。 这些观点是否必然相互冲突?如果冲突,其中冲突的核心是什么?如果不冲突,你可以采取何种方式加以协调和整合?


相关考题: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负面影响.2008年发生在美国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大萧条”。历史上还有一次“大萧条”发生在美国,你知道是谁采取了什么政策来应对金融危机,该政策有什么历史影响?

20世纪40年代,有人认为“大萧条原本只是经济周期中的一个波谷……大萧条之所以十爹年阴魂不散,恰恰是因为政府在帮倒忙”。据此判断,此人的经济主张是( )A.反对政府干预经济B.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反对自由放任政策D.强化政府的经济职能

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A、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降低税率或者减少税收量B、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降低税率或者减少税收量或者扩大政府购买支出C、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提高税率或者增加税收量D、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可抑制需求或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2008年,由德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发酵,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经济萧条时期,转移支付能够促进经济复苏B.在经济萧条时期,转移支付能够抑制经济膨胀C.在经济高涨时期,转移支付能够促进经济复苏D.在经济高涨时期,转移支付能够抑制经济膨胀E.在经济萧条时期,转移支付能够缓和经济的周期波动性,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经济波动虽然是随机的,但每一次波动又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A.萧条、衰退、复苏、繁荣B.繁荣、萧条、衰返、复苏C.复苏、萧条、衰退、繁荣D.繁荣、衰退、萧条、复苏

经济周期的变动过程是()。A:复苏-上升-繁荣-萧条B:繁荣-衰退-萧条-复苏C:繁荣-萧条-衰退-复苏D:上升-繁荣-下降-萧条

试用凯恩斯理论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

下列包括在每个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的()A过热(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阶段)B滞涨(经济由繁荣转为萧条的过渡阶段)C衰退(经济活动的收缩或向下阶段)D复苏(经济由萧条 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E萧条

经济周期的过程是( )。A: 复苏——繁荣——衰退——萧条B: 复苏——上升——繁荣——萧条C: 上升——繁荣——下降——萧条D: 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经济周期的阶段包括()。A、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阶段B、经济由繁荣转为萧条的过渡阶段C、经济活动的收缩或向下阶段D、经济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是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灾难。1929~1932年,世界各国的工业生产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大幅下跌,失业率急增。其中工业生产的跌幅在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分别为50%、40%、30%、10%,物价水平的跌幅分别为30%、30%、40%和25%,各国失业率都接近于25%。对于这次大萧条,后来的学者依据各自的理论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包括: (1)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指出,大萧条的主要诱因在于投资者信心的不稳定,政府的放任自流是大萧条蔓延的主要原因。 (2)弗里德曼在《美国货币史》中批驳了凯恩斯的观点,指出美联储采取错误的干预政策——高度紧缩的货币政策才是美国经济从波动演变为大萧条的罪魁祸首。 (3)金德尔伯格和特姆恩等人则做出了国际性的解释,指出大萧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没有一个经济上具有领导地位的国家以及各国采取金本位制度,致使各国采取以邻为壑的经济政策,加速了衰退的国际蔓延,导致大萧条的产生。请根据上述观点,阐明这些观点所隐含的理论基础,以及他们治理经济萧条的政策主张。

()后,由德国学者归纳和提出的经济法,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A、垄断阶段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大萧条D、第二次世界大战

凯恩斯理论是如何解释西方国家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原因的?

经济结构臃肿、斋乱是()区域的通病。A、经济落后区域B、萧条区域C、过度繁荣区域D、潜在萧条区域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经济萧条也增加了政府债务

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大萧条的10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

经济周期各阶段变化的顺序是()。A、萧条—高涨—复苏—危机—萧条B、复苏—高涨—萧条—危机—复苏C、危机—高涨—萧条—复苏—高涨D、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危机

2008年,由英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发酵,成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经济灾难,暴露出了在物质利益驱使下资本主义贪婪的本质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A、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B、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C、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

单选题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表现在:A经济繁荣时,税收减少B经济繁荣时,救济增加C经济萧条时,税收增加D经济萧条时,税收减少

单选题()后,由德国学者归纳和提出的经济法,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A垄断阶段B第一次世界大战C美国大萧条D第二次世界大战

多选题对经济周期的理解,正确的有()A经济周期是现代经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经济波动B经济周期是局部经济活动的波动C一个经济周期可以分为繁荣、萧条、衰退和复苏四个阶段D经济周期在经济中反复出现,每个周期的时间一样

多选题经济周期的阶段包括()。A经济活动扩张或向上阶段B经济由繁荣转为萧条的过渡阶段C经济活动的收缩或向下阶段D经济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

判断题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大萧条的10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A对B错

单选题经济周期的过程是(  )。A复苏——繁荣——衰退——萧条B复苏——上升——繁荣——萧条C上升——繁荣——下降——萧条D繁荣——萧条——衰退——复苏

单选题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加剧了经济萧条也增加了政府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