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政府在农业和粮食问题上的正确决策,到目前为止,此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对我国影响并不大,但我国仍然面临人口、耕地、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A、努力开荒,增加耕地B、依靠大量进口粮食保证粮食供应C、增加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农产品产量D、稳定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同时发展多种经营

由于我国政府在农业和粮食问题上的正确决策,到目前为止,此次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对我国影响并不大,但我国仍然面临人口、耕地、粮食、环境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你认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 A、努力开荒,增加耕地
  • B、依靠大量进口粮食保证粮食供应
  • C、增加农业劳动人口,增加农产品产量
  • D、稳定粮食生产,实现优质高产,同时发展多种经营

相关考题:

我国是粮食的生产大国,也是粮食的消费大国。但由于人口和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粮食消费的需求刚性,所以从根本上讲,我国的粮食安全还主要取决于()。 A、粮食质量B、粮食品种C、粮食进口D、粮食供给

2011年9月10日,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办的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全球粮食安全及营养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应该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 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B.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2.9%,连续7年 增产 C.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D.我国的稻谷集中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西地区

在我国,下列政府进行农业财政投资的理由中不正确的是:(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前沿,位于产业链的高端,需要政府扶持B.农业部门难于凭借自身的力量抗拒某些不利的自然或经济外部因素C.由于我国城乡之间“二元结构”的存在,农民的某些权益需要财政投资来得以保证D.资本市场对于农业投资的欠缺

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相对缺乏,适合发展()。 A.旱作农业生产B.大规模粮食生产C.特色农业D.多样化农业和都市农业

论述我国政府、政党和其他社会组织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1年9月10日,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办的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全球粮食安全及营养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应该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B.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2.9%,连续7年增产C.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D.我国的稻谷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西地区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对“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理解正确的是(  )。A.农业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B.粮食问题关系到农业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C.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产量多少决定着国民经济现代化能否实现D.在我国,农业仍然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

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进行了五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联合国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无能为力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D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世界粮食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世界粮食日”是()月()日。A、6;16B、8;16C、10;16D、12;16

2015年,我国玉米、小麦、稻谷库存量创历史最高纪录。我国农业出现了粮食增产进口量增加和库存量增加的“三量齐增”现象,进口农产品被大量消费,自己已增产的产量都存进了仓库。我国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粮食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不高,品质偏低,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已成为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长期以来,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收购的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价,把价格和补贴合二为一,使得国内粮食价格上涨。2016年我国粮食供给侧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即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农民的合理收益由政府实行价外补贴。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我国粮食供给制度改革实行“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合理性。

试论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

我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历程到目前为止,大致经历了()个发展阶段。

在粮食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可以决定对部分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制度。A、国务院B、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各农业行政主管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必须确保我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下列举措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有()①落实和完善党和国家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发展科技,增加对农业的投入②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③推进农业现代化,坚守耕地红线,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④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0年12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ldquo;三农rdquo;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这是因为()①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起着主导的作用②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③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④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下列关于我国资源与农业生产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A、建国以来,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我国农业走的是集约化的道路,对农区的生态和生产条件破坏很大,农区总的状况“局部改善、总体破坏”B、我国农业资源禀赋先天不足,通过技术、政策的保障,对解决我国的粮食生产仍然是有希望的C、人多耕地少我国资源是最重要特征D、我国西北光热好但降水少,西南水热好但山多平地少

要切实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要()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②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加大政府补贴,赋予居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居民收入④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据统计,由于设施简陋、装卸运输过程遗漏、粗放式加工等,造成我国每年粮食浪费3500万吨以上,这是我国每年粮食进口量的一半,相当于两亿人两年的口粮。对此,我国政府应该()A、加强宏观调控,引导粮食加工向集约型转变B、加大财政投入,为粮食企业完善设施C、扶持我国粮食生产发展,减少粮食进口D、转变经营战略,加快粮食加工技术创新

我国政府在解决和发展两岸关系问题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在解决如何实现总部的全球性决策和各地的当地决策之间的有效平衡问题应遵守哪些原则?

今后美国在()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上仍有求于我国。 A、防止核扩散B、反恐C、文化传播D、应对金融危机

单选题要切实保障我国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切实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要()①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②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加大政府补贴,赋予居民更多财产权利,增加居民收入④善于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握好进口规模和节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共开展了( )次农业普查。A6B5C4D3

单选题2011年9月10日,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办的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全球粮食安全及营养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生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应该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B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4.5%,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C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D我国的稻谷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西地区

多选题今后美国在()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上仍有求于我国。A防止核扩散B反恐C文化传播D应对金融危机

单选题在我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到目前为止已成功进行了五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联合国在防止核扩散问题上无能为力C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D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不断扩大

单选题2011年9月10日,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办的食物与营养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全球粮食安全及营养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我国粮食生产说法不正确的是()。A“十二五”规划指出,我国应该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B2011年我国粮食生产总量比上年增长4.5%,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C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管理好通胀预期、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也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D我国的稻谷集中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西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