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居民在队列研究中,具有高胆固醇水平者,患冠心病的RR值为2.4;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却无明显差异(OR值=1.6)。进一步分析发现,患冠心病的患者在被诊断为本病后,开始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使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造成两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为().A、Berkson’s偏倚B、检出症候偏倚C、混杂偏倚D、易感性偏倚E、信息偏倚

某地区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居民在队列研究中,具有高胆固醇水平者,患冠心病的RR值为2.4;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却无明显差异(OR值=1.6)。进一步分析发现,患冠心病的患者在被诊断为本病后,开始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使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造成两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为().

  • A、Berkson’s偏倚
  • B、检出症候偏倚
  • C、混杂偏倚
  • D、易感性偏倚
  • E、信息偏倚

相关考题:

在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可能发生

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为A、患某病的患者B、有暴露的患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人D、某病的患者与非患者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

某研究者对某工厂3801名工人的职业伤害事故发生进行追踪调查2年。控制疲劳、睡眠及工作满意度等可能的混杂因素后,发现人机工效分值高和体重指数高的工人发生职业伤害事故的危险性高4~6倍。该项研究属于A.前瞻性队列研究B.回顾性队列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干预性队列研究E.横断面研究

调查发现某高原地区居民结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者注意到该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具有高脂肪摄入,低蔬菜、水果摄入的特点,拟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分析饮食习惯与结肠癌的关系,考虑到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最佳研究方法应为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C、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临床试验

某单位从1980年起对职工心脏病的发病情况进行研究。在1980年每位职工填写了一份关于锻炼的调查表,然后对其随访直至1999年。研究者发现:对于调查表中填有每天有规律地锻炼30分钟的职工,在总共4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50例,而锻炼没有规律的职工,在总共3000个观察人年中发生心脏病200例。这种研究属于A.病例对照研究B.历史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实验研究E.随访研究

某20年历史陶瓷厂近年发现多例肺癌,为了尽早确定肺癌的发病是否是因接触粉尘引起的,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A、病例对照研究B、生态学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回顾性队列研究E、现场实验研究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如果暴露因素较为少见,且又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其暴露组应选择A.一般人群SX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如果暴露因素较为少见,且又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其暴露组应选择A.一般人群B.易回顾人群C.特殊暴露人群D.有组织的人群E.特殊地区人群

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是( )

67~69 题共用选项:第 67 题 在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可能发生

某学者对某社区进行有关吸烟和肺癌的关系,对该社区中吸烟和不吸烟进行分组跟踪观察其肺癌的发生率,则该研究方法属于A.病例对照研究B.前瞻性研究C.历史性研究D.创新性研究E.队列研究

下列研究方法中具有前瞻性研究特点的是( )。A. 队列研究B. 病例对照研究C. 现况研究D. 普查

某学者在某镇开展了一项持续多年的啤酒狂欢节饮酒者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关系的研究。研究初,有70名啤酒狂欢节饮酒者和1500名未饮酒者,在研究结束时,70名啤酒狂欢节饮酒者死于心血管疾病,45名啤酒狂欢节未饮酒者死于心血管疾病。该研究为A.生态学研究B.临床试验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横断面研究

某地区对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发现:男性居民在队列研究中,具有高胆固醇水平者,患冠心病的RR值为2.4;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却无明显差异(OR值=1.6)。进一步分析发现,患冠心病的患者在被诊断为该病后,开始戒烟、改变饮食习惯等,使血中胆固醇水平降低。造成两研究结果差异的原因是A.Perkson"s偏倚B.检出症候偏倚C.混杂偏倚D.易感性偏倚E.信息偏倚

在病因研究中,一般认为实验流行病学比队列研究论证强度高,为什么?

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随处选择的队列应有下列人员组成()。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病研究中,男性队列中发现高胆固醇水平患冠心病OR=2.4(有显著意义),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胆固醇的OR=1.16(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分析发现,原因是患冠心病者诊断后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两种方法之间差异的偏倚为()。A、检出偏倚B、易感性偏倚C、奈曼偏倚D、伯克森偏倚E、排除偏倚

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A、患某病的病人B、不患某病的暴露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研究因素的人D、某病的暴露者和非暴露者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

调查高甘油三酯是否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设立了一个冠心病组及一个正常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中甘油三酯含量并作比较,该研究属于()A、病例对照研究B、现状研究中的病例对照分析C、横断面研究D、现状研究中的队列分析E、回顾性队列研究

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冠心病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冠心病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这类研究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实验研究研究D、现况研究E、生态学研究

下列哪项关于队列研究中确定研究因素的论述是错误的()A、由于队列研究耗时、耗力又耗财,因此,一项队列研究应尽可能多研究几个因素B、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因素C、对研究因素要有明确的定义D、研究因素要有统一的标准E、研究因素最好可以量化测量

在一项队列研究中,如果暴露因素较为少见,且又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暴露组应选择()。A、一般人群;B、易回顾人群;C、特殊暴露人群;D、有组织的人群;E、特殊地区人群。

在某病的队列研究中,最开始选择的队列应为()。A、患某病的病人B、不患某病的暴露者C、暴露与不暴露于所研究的某种因素的人D、某病的暴露者与非暴露者E、任意选择一个人群即可

对某病的病因进行队列研究时,最初选择的队列应由下列人员组成()A、发现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单选题对某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随处选择的队列应有下列人员组成()。A患该病的人B未患该病的人C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D具有该病家族史的人E不具有欲研究因素的人

单选题在队列研究中,对研究对象的随访可能发生(  )。ABCDE

单选题队列研究中,队列的成员必须具有(  )。A有相同的暴露史B有相同性别C同年出生D经历过同样的时期E居住在同一地区

单选题调查发现某高原地区居民结肠癌的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研究者注意到该地区人们的饮食习惯具有高脂肪摄入,低蔬菜、水果摄入的特点,拟开展一项课题研究,分析饮食习惯与结肠癌的关系,考虑到因果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最佳研究方法应为()A生态学研究B横断面研究C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