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屈服强度对应于试样产生()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A、0.5%B、0.2%C、0.15%D、1.0%

名义屈服强度对应于试样产生()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 A、0.5%
  • B、0.2%
  • C、0.15%
  • D、1.0%

相关考题:

对于许多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工程上规定以试样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该材料的屈服点。A.0.3%B.0.2%C.0.4%

硬钢是设计上取相应于残余应变为( )的应力为名义屈服强度。 A、0.2B、0.02C、0.2%D、0.02%

名义屈服强度对应于试样产生( )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A.0.5%B.0.2%C.0.15%D.1.0%

中碳钢和高碳钢没有明显的屈服点,通常以残余变形0.2%的应力作为名义( )。A:屈服强度B:拉伸强度C:弯曲强度D:极限强度

钢筋按力学性能可分为软钢和硬钢两类。对于硬钢,在拉伸试验中无明显的流幅,通常取相应于残余应变为下列何值时的应力作为其屈服强度(称为条件屈服强度)?( )A.0.1%B.0.2%C.0.3%D.1.0%

工程上规定将产生()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钢的屈服强度。 A、0.02%B、0.05%C、0.2%D、0.5%

名义屈服强度对应于试样产生()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A、0.50%B、0.20%C、0.15%D、1.00%

钢筋屈服强度是材料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并开始产生大量塑性变形时所对应的的应力。根据我国标准:软钢取拉伸实验机测力盘指针第一次回转的()为其屈服强度,硬钢取残余伸长0.2%的应力作为其屈服强度。

对于许多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工程上规定以试样产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该材料的屈服点。A、0.3%B、0.2%C、0.4%

试样拉伸在屈服阶段呈现屈服平台,()判为下屈服强度。A、平台应力B、断裂应力C、谷值应力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点的材料,通常规定产生()的残余变形时的应力,作为屈服强度。A、0.5%B、0.2%C、0.1%D、0.05%

屈服强度是材料产生明显()。通常以符号бs表示。A、塑性变形时的最低应力值B、塑性变形时的最高应力C、破裂前所承受的最大应力值D、破裂前所承受的最小应力值

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

冷轧带肋钢筋呈硬钢性质,无明显屈服点,一般将对应于塑性应变为()时的应力定为屈服强度。A、0.2%B、1%C、0.5%D、4%

屈服极限是重要的强度指标,它代表试样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

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一般以其残余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强度。A、1.0%B、2.0%C、0.2%D、0.4%

对于没有明显屈服阶段的塑性材料,通常以S0.2表示屈服极限。其定义有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哪一个?()A、产生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B、产生0.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C、产生0.2%的塑性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D、产生0.2%的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作为屈服极限

单选题冷轧带肋钢筋呈硬钢性质,无明显屈服点,一般将对应于塑性应变为()时的应力定为屈服强度。A0.2%B1%C0.5%D4%

填空题屈服极限是重要的强度指标,它代表试样开始产生明显塑性变形时()。

判断题材料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A对B错

单选题名义屈服强度对应于试样产生()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A0.50%B0.20%C0.15%D1.00%

单选题材料开始发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叫做材料的()A弹性极限B屈服强度C抗拉强度D条件屈服强度

单选题高碳钢的强度指标取为()A屈服强度B极限强度C残余应变为0.2%的应力值D应变为0.2%的应力值

填空题钢材的σ0.2表示没有明显屈服现象的硬钢,人为规定塑性变形达到0.2%标距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点也称()。

单选题工程上规定将产生()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作为钢的屈服强度。A0.02%B0.05%C0.2%D0.5%

单选题通常以钢材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钢材的屈服强度。A0.10%B0.15%C0.20%

单选题对于无明显屈服点的钢材,一般以其残余应变()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名义屈服强度。A1.0%B2.0%C0.2%D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