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此时可选择的模式有(提示经治疗1周后,患者痰量减少,无发热,意识清,自主呼吸强。动脉血气分析:pH7.4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6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85mmHg。拟撤离呼吸机。)()。A、辅助控制(A/C)模式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C、压力支持通气(PSV)D、适应性支持通气(ASV)E、压力控制通气(PCV)F、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 此时可选择的模式有(提示经治疗1周后,患者痰量减少,无发热,意识清,自主呼吸强。动脉血气分析:pH7.4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6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85mmHg。拟撤离呼吸机。)()。

  • A、辅助控制(A/C)模式
  • 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
  • C、压力支持通气(PSV)
  • D、适应性支持通气(ASV)
  • E、压力控制通气(PCV)
  • F、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

相关考题:

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分析提示氧分压()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mmHg。

影响颅内压的因素有()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动脉血氧分压(PaO2)C、血压D、中心静脉压E、以上都是

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动脉血氧含量低于9mmol/L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C、pH值7.35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E、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

患者男,38岁,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发热、咳嗽5天,气促1天”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50次/分,烦躁,口唇发绀,心音有力,心率140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未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pH7.3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41mmHg,吸氧浓度(FiO)50%。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渗出病变,心影不大。如应用容量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V-SIMV+PSV)时,出现气道峰压过高报警,不宜采取的措施为()。A、检查管路是否堵塞B、吸痰、解除支气管痉挛C、增加吸气峰流速D、应用镇静剂和肌肉松弛剂E、E.改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模式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此时的处理方法是(提示予压力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P-SIMV+PSV)治疗时,出现低潮气量报警。)()。A、检查管路是否漏气B、积极吸痰C、解除支气管痉挛D、增加预设压力E、检查管路是否堵塞F、增加压力支持水平

患者女,55岁。因“急性胰腺炎”来诊。第2天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呼吸35次/分。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5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27mmHg。胸部X线片:双肺斑片状阴影。行机械通气支持。经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准备脱机拔管。提示撤机可能性低,患者浅快呼吸指数为()。A、<60B、60~80C、<80D、80~105E、>105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此时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可选择的模式是()。A、辅助控制(A/C.模式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C、压力支持通气(PSV)D、持续正压通气(CPAP)E、气道压力释放通气(APRV)F、F.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此时的处理方法是(提示予改为辅助控制(A/C)模式后,出现气道峰压过高报警。)()。A、检查管路是否堵塞、扭曲B、积极吸痰C、解除支气管痉挛D、适当镇静E、改为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F、F.改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模式

患者男,38岁,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发热、咳嗽5天,气促1天”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50次/分,烦躁,口唇发绀,心音有力,心率140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未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pH7.3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41mmHg,吸氧浓度(FiO)50%。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渗出病变,心影不大。如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时,预设呼吸频率为18次/分,自主吸气触发为32次/分,则总通气频率为()。A、18次/分B、14次/分C、32次/分D、50次/分E、22次/分

患者男,19岁,因“发热1周,气促、无力咳痰、吞咽困难、上睑下垂、四肢无力2天,发绀30分钟”来诊。患者重症肌无力史1年,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查体:昏睡状,自主呼吸微弱,双肺可闻及大量鼾音,双肺底少许细湿啰音,四肢肌力1级。动脉血气分析:pH7.4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46mmHg。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此时可选择的通气模式是(提示经过治疗,患者自主呼吸、咳嗽能力和四肢肌力较前明显恢复,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较前吸收。准备撤离呼吸机。)()。A、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B、压力支持通气(PSV)C、持续正压通气(CPAP)D、D.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E、适应性支持通气(ASV)

患者男,19岁,因“发热1周,气促、无力咳痰、吞咽困难、上睑下垂、四肢无力2天,发绀30分钟”来诊。患者重症肌无力史1年,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查体:昏睡状,自主呼吸微弱,双肺可闻及大量鼾音,双肺底少许细湿啰音,四肢肌力1级。动脉血气分析:pH7.4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46mmHg。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此时,患者可选择的模式包括(提示患者再次出现高热、痰多,无力咳嗽,四肢肌力下降。查体:自主呼吸微弱,双肺可闻及较多粗湿啰音,四肢肌力为1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0.95。动脉血气分析:pH7.4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45mmHg,动脉血氧分压60mmHg,吸氧浓度60%。胸部X线片:双肺中下肺野大片渗出,部分呈实变影。)()。A、压力控制通气(PCV)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C、压力支持通气(PSV)D、持续正压通气(CPAP)E、双相气道正压(BIPAP)F、F.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

患者男,19岁,因“发热1周,气促、无力咳痰、吞咽困难、上睑下垂、四肢无力2天,发绀30分钟”来诊。患者重症肌无力史1年,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查体:昏睡状,自主呼吸微弱,双肺可闻及大量鼾音,双肺底少许细湿啰音,四肢肌力1级。动脉血气分析:pH7.4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46mmHg。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不宜选择的模式是()。A、辅助控制(A/C)模式B、压力控制通气(PCV)C、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D、压力支持通气(PSV)E、持续正压通气(CPAP)F、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A)

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需要调整的呼吸机参数是(提示予压力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P-SIMV+PSV)治疗1天后,血气分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75mmHg。)()。A、增加预设呼吸频率B、增加预设压力水平C、改为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模式D、增加呼气触发灵敏度流速百分比E、延长吸气时间F、改为辅助控制(A/C)模式

患者男,38岁,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发热、咳嗽5天,气促1天”来诊,查体:体温39℃,呼吸50次/分,烦躁,口唇发绀,心音有力,心率140次/分,律齐,双肺可闻及管状呼吸音,未闻及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示pH7.30,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8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41mmHg,吸氧浓度(FiO)50%。胸部X线片:双肺弥漫性渗出病变,心影不大。此时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不宜选择的模式是()。A、压力控制通气(PCV)B、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C、压力调节容量控制(PRVC.D、双相气道正压(BIPAP)E、压力支持通气(PSV)

患者男,72岁。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黏痰3天,逐渐加重伴气促1天”来诊。有多年吸烟史。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60%,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容积增加,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40%。血气分析:pH7.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0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70mmHg,进行氧疗应采用()。A、立即纯氧吸入B、持续低流量给氧C、间断高浓度高流量吸氧D、持续高浓度高流量吸氧E、间断低流量给氧

单选题影响颅内压的因素有A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B动脉血氧分压(PaO2)C血压D中心静脉压E以上都是

多选题患者男,75岁,因“咳嗽、咳痰、气促加重5天,昏迷30分钟”来诊。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动脉血气分析:pH7.16,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10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54mmHg。此时的处理方法是(提示予压力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P-SIMV+PSV)治疗时,出现低潮气量报警。)()。A检查管路是否漏气B积极吸痰C解除支气管痉挛D增加预设压力E检查管路是否堵塞F增加压力支持水平

多选题患者男,19岁,因“发热1周,气促、无力咳痰、吞咽困难、上睑下垂、四肢无力2天,发绀30分钟”来诊。患者重症肌无力史1年,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查体:昏睡状,自主呼吸微弱,双肺可闻及大量鼾音,双肺底少许细湿啰音,四肢肌力1级。动脉血气分析:pH7.4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46mmHg。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此时可采用的措施是(提示患者应用压力型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P-SIMV+PSV)时,出现呼吸肌疲劳。)()。A增加预设呼吸频率B增加预设压力水平C增加压力支持水平D改为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E改为持续正压通气(CPAP)模式F改为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

单选题患者男,72岁。因“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黏痰3天,逐渐加重伴气促1天”来诊。有多年吸烟史。肺功能检查: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40%。血气分析:pH7.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0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70mmHg,进行氧疗应采用()。A立即纯氧吸入B持续低流量给氧C间断高浓度高流量吸氧D持续高浓度高流量吸氧E间断低流量给氧

单选题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动脉血氧含量低于9mmol/LB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低于90%CpH7.35D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E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

多选题患者男,19岁,因“发热1周,气促、无力咳痰、吞咽困难、上睑下垂、四肢无力2天,发绀30分钟”来诊。患者重症肌无力史1年,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查体:昏睡状,自主呼吸微弱,双肺可闻及大量鼾音,双肺底少许细湿啰音,四肢肌力1级。动脉血气分析:pH7.4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1mmHg=0.133kPa),动脉血氧分压(PaO2)46mmHg。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此时可选择的通气模式是(提示经过治疗,患者自主呼吸、咳嗽能力和四肢肌力较前明显恢复,胸部X线片:双下肺炎症较前吸收。准备撤离呼吸机。)()。A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和压力支持通气结合模式(SIMV+PSV)B压力支持通气(PSV)C持续正压通气(CPAP)DD.神经调节辅助通气(NAVE适应性支持通气(AS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