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某(男,17周岁)在某中学附近向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勒索人民币共27元,被学生家长当场扭送至公安派出所。对李某应当()。A、责令其家长加以管教B、不予处罚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按敲诈勒索处罚

李某(男,17周岁)在某中学附近向放学回家的中学生勒索人民币共27元,被学生家长当场扭送至公安派出所。对李某应当()。

  • A、责令其家长加以管教
  • B、不予处罚
  •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D、按敲诈勒索处罚

相关考题:

某县酒店承包人章某(男,1964年12月生),因经营不善而严重亏损,遂产生了绑架勒索财物的主意。经考察,章某选定了本县个体户吴甲之子吴乙(7岁)为绑架对象,并对吴乙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了解。2003年9月14日上午,章某对本酒店的服务员王某(女,1985年12月生)说:有人欠债不还,咱们去把他孩子带来扣押,逼其还债。王某同意。当日中午,章某将王某用车带到吴乙的学校并将吴乙指认给王某。随后,王某将吴乙骗出。章某与王某一起将吴乙带回酒店,将吴乙关押于贮藏室内。16时许,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女,1986年5月生,系章某外甥女),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李某同意。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9月17日,因被害人家属报案,三被告人被抓获。(1)分析上述有关人员是否构成犯罪以及共同犯罪情形。(2)分析本案中的犯罪停止形态及刑事责任。

王某在自家阳台上悄悄种植了几盆罂粟,罂粟花开时,被放学回家的几个中学生发现后检举。公安机关责令王某铲除罂粟,并处罚了王某。王某的行为是?( ) A非法持有毒品B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C强迫他人吸毒D吸食、注射毒品

中学生李某偶然得知同学马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李某的做法是违法的。判断对错

中学生李某,18周岁,损毁他人物品,造成经济损失上百元,对此,应该怎么办?( )A.李某父母全部赔偿B.李某父母垫付C.李某和父母均不赔偿D.李某和父母各赔一半

李某(男)和卖淫女王某共谋,在卖淫女接待完嫖客朱某后,李某立即出面,以向朱某领导告发为由,索要朱某封口费1万元,朱某怕单位领导知道后影响自己的前程,之后就范。李某给王某提成2,000元。则李某和王某的行为构成何罪?( )A.诈骗罪B.抢劫罪C.敲诈勒索罪D.不构成犯罪

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游乐园游玩时因琐事与李某(15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执,赵某殴打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赵某的刑事责任。关于本案,说法错误的是?A.法院受理李某的自诉案件后,李某自愿撤诉,2个月后,李某又以同一事实对赵某提起自诉,法院应当受理B.赵某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其可以同时担任赵某的辩护人C.李某的母亲可以为李某委托诉讼代理人D.法院在审理本案时,可以进行调解

王某(男,17岁)和陈某(男,13岁)经常观看暴力片,并效仿其中的情节进行敲诈勒索。两人先后三次在某小学附近向放学回家的小学生勒索人民币共27元,后被学生家长扭送至派出所。根据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两人应如何适用行政处罚( )A.王某实施违法行为时不满十八周岁,应从轻或减轻处罚B.王某多次作案,应从重或加重处罚C.陈某还不满十四周岁,不予处罚,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D.陈某多次作案,应予处罚

下列五人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有(  )。A、张某,17周岁,外出打工,且每月都有工资寄回家补贴家用B、李某,15周岁,父母双亡,靠自己在城市卖报纸为生C、王某,19周岁,一直无工作,待业在家D、赵某,20周岁,患有精神病E、吴某,19周岁,精神正常,但瘫痪在床,生活起居需人照料

可以作为旅游合同主体的是( )。A.患精神病的张某B.15岁的刘某C.13岁李某的父亲D.17岁的中学生王某

某中学教师孙某和学生王某在课堂上发生矛盾.课后该教师气愤不过.在王某放学回家路上将其打成重伤。对于王某的伤害,依法承担责任的是()。A.王某及其家长B.学校和孙某C.孙某D.学校

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A、隐私权B、人格尊严C、人身安全

可以作为旅游合同主体的是()A、患精神病的张某B、15岁的刘某C、13岁李某的父亲D、17岁的中学生王某

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限徒刑1年缓刑3年,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

初中学生李某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限徒刑1年缓刑3年,李某可以回校继续读书吗?

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的()。A、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B、侵犯了李某的人格尊严C、侵犯了李某的人身安全D、没有侵权

简要案情:某酒店承包人章某因经营不善而严重亏损,遂产生了绑架勒索财物的主意。经考察,章某选定了本县个体户吴甲之子吴乙(7岁)为绑架对象,并对吴乙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了解。2003年9月14日上午,章某对本酒店的服务员王某说:“有人欠债不还,咱们去把他孩子带来扣押,逼其还债。”王某同意。当日中午,章某与王某开车到吴乙的学校并将吴乙指认给王某。随后,王某将吴乙骗出。章某与王某一起将吴乙带回酒店,将吴乙关押于贮藏室内。16时许,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李某同意。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9月17日,因被害人家属报案,三被告人被抓获。事后查明,章某曾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于3年前刑满释放。试分析章某、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未遂还是中止?为什么?章某是否成立累犯?为什么?

李某,14岁,放学骑自行车回家,因逆行且车速极快,在转弯处撞着对面行走的张某,造成张某因颅脑损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李某的行为:()。A、因为不满16周岁,不负刑事责任B、属于意外事件C、没有因果关系D、构成交通肇事罪

简要案情:某酒店承包人章某因经营不善而严重亏损,遂产生了绑架勒索财物的主意。经考察,章某选定了本县个体户吴甲之子吴乙(7岁)为绑架对象,并对吴乙的活动规律进行了跟踪了解。2003年9月14日上午,章某对本酒店的服务员王某说:“有人欠债不还,咱们去把他孩子带来扣押,逼其还债。”王某同意。当日中午,章某与王某开车到吴乙的学校并将吴乙指认给王某。随后,王某将吴乙骗出。章某与王某一起将吴乙带回酒店,将吴乙关押于贮藏室内。16时许,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李某同意。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9月17日,因被害人家属报案,三被告人被抓获。事后查明,章某曾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于3年前刑满释放。分析上述有关人员中章某、王某、李某分别涉嫌何罪?为什么?

章某打电话给李某(女,21岁,章某外甥女),告诉她自己绑架了一个小孩,要求她帮助自己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并告知李某吴家的电话号码以及勒索50万元人民币和一部手机等条件,并表示事成之后必有好处。李某同意。随后一个多小时内,李某共3次打电话给吴家勒索财物。次日,章某赶到李某住处,再次要求李某继续打电话向吴家勒索,李某予以拒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章某与李某构成绑架罪的共同犯罪B、章某和李某构成绑架罪的未遂C、章某构成绑架罪既遂,李某构成绑架罪未遂D、章李二人构成绑架罪既遂

黄某(17周岁,某汽车修理店职工)与吴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餐馆就餐时因琐事与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吵,并殴打赵某致其轻伤。检察院审查后,综合案件情况,拟对黄某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对吴某作出不起诉决定。关于对黄某的考验期,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从宣告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之日起计算B、不计入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期限C、可根据黄某在考验期间的表现,在法定范围内适当缩短或延长D、如黄某违反规定被撤销附条件不起诉决定而提起公诉,已经过的考验期可折抵刑期

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赵某,9周岁。系某小学学生B、王某,15周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张某,13周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李某,17周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

单选题可以作为旅游合同主体的是()A患精神病的张某B15岁的刘某C13岁李某的父亲D17岁的中学生王某

问答题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是否违法?

单选题17岁的中学生李某,其主要生活来源为其叔叔遗赠的10万元。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李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李某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李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李某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单选题赵某(16周岁,高中学生)在游乐园游玩时因琐事与李某(15周岁,高中学生)发生争执,赵某殴打李某致其轻伤。李某向法院提起自诉,要求追究赵某的刑事责任。关于本案,说法错误的是?(  )[2018年真题]A法院受理李某的自诉案件后,李某自愿撤诉,2个月后,李某又以同一事实对赵某提起自诉,法院应当受理B赵某的父亲是一名律师,其可以同时担任赵某的辩护人C李某的母亲可以为李某委托诉讼代理人D法院在审理本案时,可以进行调解

单选题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A赵某,9周岁。系某小学学生B王某,15周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张某,13周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李某,17周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