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产褥期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故产妇血容量较产前减少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较产前无改变E、血小板数减少

有关产褥期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故产妇血容量较产前减少
  • 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 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
  • D、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较产前无改变
  • E、血小板数减少

相关考题:

26岁已婚女性,孕1产1,自然分娩,现为产后36天。目前该患者正处于产褥期内。以下对于该患者产褥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褥期子宫的复旧主要表现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及子宫内膜再生B、产褥期宫体肌纤维的缩复不是肌细胞数目缩小,而是肌细胞数目减少C、正常情况下,该患者腹部检查扪不到宫底D、该患者目前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有"一"字形横裂E、该患者目前子宫颈外形及子宫颈内口恢复至未孕状态关于该产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故血容量较前减少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D、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较前产无改变E、血小板减少

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正确的为A、血沉稍降低B、血液相对稀释C、血液处于低凝状态D、收缩压无明显变化E、后期心率增加约20次/分

关于产褥期血液系统的变化,正确的是()A.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1-2周降至正常B.血小板数减少C.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值逐渐增加D.产褥早期血液转为低凝状态

产褥期母体变化最大的是A、子宫B、乳房C、循环系统D、消化系统E、腹壁

产褥期血液循环系统会发生变化,应严密观察,其中心脏负担最重的时间是A.产后24小时B.产后3天C.产后1周D.产后10天E.产后2天

下列有关产褥期循环系统改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后72小时内由于子宫一胎盘循环停止,血容量增加B、妊娠时期潴留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中C、血容量增加15%~25%D、循环血量在产后2~6周内可恢复正常E、产褥期,心脏病患者不易发生心力衰竭

全身性毒性作用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内脏器官(肝、肾、肺)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肝、肾、肺)C.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内脏器官(肝、肾、肺)血液及造血系统D.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血液及造血系统内脏器官(肝、肾、肺)

关于正常孕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血液相对浓缩B、血液处于低凝状态C、收缩压无明显变化D、血容量增加,24~28周达到高峰E、可出现病理性贫血

有关产褥期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较产前无改变B.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故产妇血容量较产前减少C.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D.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E.血小板数减少

26岁已婚女性,孕1产1,自然分娩,现为产后36天。目前该患者正处于产褥期内。关于该产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产后最初3天内,由于胎盘血循环不复存在,故血容量较前减少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较产前无改变D、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较前产无改变E、血小板减少

下列有关产褥期循环系统改变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后72h内由于子宫一胎盘循环停止,血容量增加B、妊娠时期潴留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中C、血容量增加15%~25%D、循环血量在产后1周内可恢复正常E、产褥期,心脏病患者不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褥期内母体变化最显著的是()A、体形B、生殖器官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E、内分泌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及血管组成的。

产后血液及循环系统变化正确的是()A、血容量于产后1周恢复正常B、产褥早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白细胞总数于产褥早期较高可达20×109/LD、红细胞沉降率于产后2周恢复正常E、血小板增高

单选题妊娠期正常孕妇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正确的为()A血沉稍降低B血液相对浓缩C血液处于低凝状态D收缩压无明显变化E后期心率增加约20次/分

单选题下列有关产褥期循环系统改变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产后72h内由于子宫一胎盘循环停止,血容量增加B妊娠时期潴留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中C血容量增加15%~25%D循环血量在产后1周内可恢复正常E产褥期,心脏病患者不易发生心力衰竭

单选题下列有关产褥期循环系统改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产后72小时内由于子宫一胎盘循环停止,血容量增加B妊娠时期潴留的水分进入血液循环中C血容量增加15%~25%D循环血量在产后2~6周内可恢复正常E产褥期,心脏病患者不易发生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