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控算法中,对测量报告的加权平均是如何实现的?假设窗口值为4,权值为2,以接收信号电平为例,这4个测量报告上报的电平值分别为-60dBm(DTXon),-70dBm(DTXoff),-82dBm(DTXoff),-85dBm(DTXon),给出计算公式及加权平均后的结果。

在功控算法中,对测量报告的加权平均是如何实现的?假设窗口值为4,权值为2,以接收信号电平为例,这4个测量报告上报的电平值分别为-60dBm(DTXon),-70dBm(DTXoff),-82dBm(DTXoff),-85dBm(DTXon),给出计算公式及加权平均后的结果。


相关考题:

下面参数中()属于外环功控参数 A.外环功控算法类型B.上行SIR目标值的初始值C.OLPCUpdatePrdD.DLInitSIR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与华为I代功控算法相比,主要针对华为I代算法的几个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改进,请指出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华为I代功控算法在“期望稳定的电平门限”附近进行频繁的功率调整B.华为I代功控算法存在功控滞后问题C.华为I代功控算法没有对测量报告进行滤波处理D.华为I代功控算法对电平和质量没有分开进行考虑,调整策略不灵活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为了消除功控的滞后,对测量报告进行预测处理,系统支持的最大预测步长为() A.2B.3C.4D.5

以下哪重情况下,手机将取代使用其监控的PACCH上的PDCH的每个无线块的接收信号电平测量。() A.PC_MEAS_CHAN设置为0B.PC_MEAS_CHAN设置为1C.下行功控测量在BCCH上实现D.下行功控测量在PDCH上实现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最多能够预测()个测量报告个数? A.1个B.2个C.3个D.4个

BTS测量报告预处理打开,表示在基站进行测量报告的预处理并且功控下移到基站处理,此时基站的功控与BSC中是否打开上、下行功控的开关无关。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最多能够预测()个测量报告个数?A、1个B、2个C、3个D、4个

基站的功率控制分为静态功控和动态功控两种,前者可以通过数据配置设定,后者则通过一定的功控算法自动实现。

下面参数中()属于外环功控参数。A、外环功控算法类型B、上行SIR目标值的初始值C、OLPCUpdatePrdD、DLInitSIR

在移动公司功控改进算法中,初始态和稳定态的转换条件有哪些?取值的关系如何?

在华为I代功控算法中,“上行链路补偿因子”是表明实际接收电平与期望接收电平值之差对MS发射功率影响的权重值。假设设置为80,若当前电平与理想电平差5dB时,则由电平原因需调整的手机功率幅度为()dB。

请描述功控改进算法中初始态和稳定态的定义以及在稳定态时对测量报告的处理策略。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与华为I代功控算法相比,主要针对华为I代算法的几个方面的不足进行了改进,请指出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华为I代功控算法在“期望稳定的电平门限”附近进行频繁的功率调整B、华为I代功控算法存在功控滞后问题C、华为I代功控算法没有对测量报告进行滤波处理D、华为I代功控算法对电平和质量没有分开进行考虑,调整策略不灵活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引入测量报告预测滤波,主要是为了弥补I代功控()的缺陷,从而有利于稳定接收电平、提高接收质量。在数据配置中最大预测测量报告数为()。

当用户使用版本为6的手机,同时系统给用户分配9.6KBPS的速率时,用户优先使用的功率控制方式是:()A、前向测量报告功控B、EIB功控C、反向外环功控D、前向快速功控

简述内环功控如何实现?

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为了消除功控的滞后,对测量报告进行预测处理,系统支持的最大预测步长为()A、2B、3C、4D、5

从发送功控命令到执行功控需要()个测量报告周期。 A、2B、3C、4D、5

填空题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引入测量报告预测滤波,主要是为了弥补I代功控()的缺陷,从而有利于稳定接收电平、提高接收质量。在数据配置中最大预测测量报告数为()。

单选题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为了消除功控的滞后,对测量报告进行预测处理,系统支持的最大预测步长为()A2B3C4D5

问答题请描述功控改进算法中初始态和稳定态的定义以及在稳定态时对测量报告的处理策略。

多选题当用户使用版本为6的手机,同时系统给用户分配9.6KBPS的速率时,用户优先使用的功率控制方式是:()A前向测量报告功控BEIB功控C反向外环功控D前向快速功控

问答题在功控算法中,对测量报告的加权平均是如何实现的?假设窗口值为4,权值为2,以接收信号电平为例,这4个测量报告上报的电平值分别为-60dBm(DTXon),-70dBm(DTXoff),-82dBm(DTXoff),-85dBm(DTXon),给出计算公式及加权平均后的结果。

多选题下面参数中()属于外环功控参数A外环功控算法类型B上行SIR目标值的初始值COLPCUpdatePrdDDLInitSIR

单选题从发送功控命令到执行功控需要()个测量报告周期。A2B3C4D5

多选题关于功控算法III算法优化特性,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指数滤波和滑窗滤波替代均值滤波B对测量丢失的插值优化,Rxlev丢失保持不变,Rxqual丢失保持不变C功控算法II中采用综合判断出功控最终结果,在功控III中被优化为归一化接收等级和接收质量的统一判断公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公式的物理意义D根据不同类型业务设置不同质量门限——通过对AMR、FS和HS业务设置不同功控门限来满足AMR功控优化需求

单选题华为II代功控算法中,最多能够预测()个测量报告个数?A1个B2个C3个D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