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7岁。产后10天,右乳胀痛发热。查体:T38.5℃,P101次/分,右乳外上象限皮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肿块约5cm×4cm大小,中心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乳癌B、急性乳腺炎C、乳房肉瘤D、乳腺癌E、乳管内乳头状瘤

患者,女,27岁。产后10天,右乳胀痛发热。查体:T38.5℃,P101次/分,右乳外上象限皮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肿块约5cm×4cm大小,中心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炎性乳癌
  • B、急性乳腺炎
  • C、乳房肉瘤
  • D、乳腺癌
  • E、乳管内乳头状瘤

相关考题:

患者女,26岁,产后1个月,右侧乳房胀痛2天,发热39℃,体格检查:右乳房肿胀,内象限有压痛,有波动感,诊断首先考虑A.乳腺癌B.乳房纤维腺瘤C.乳房囊性增生病D.乳管内乳头状瘤E.急性乳腺炎

患者女,26岁,产后第2周出现右乳胀痛,皮肤红肿,伴发热,体温38℃,体查时无波动感。此时最好的治疗是A、停止哺乳,局部热敷B、全身用抗生素C、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尽乳汁,局部理疗,全身应用抗生素D、继续哺乳,全身使用抗生素E、切开引流

患者,女,27岁。产后10天,右乳胀痛发热。查体:T38.5℃,P101次/分,右乳外上象限皮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肿块约5cm×4cm大小,中心有波动感。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乳癌B、急性乳腺炎C、乳房肉瘤D、乳腺癌E、乳管内乳头状瘤首选的治疗是A、大剂量抗生素B、单侧乳房切除C、中医中药治疗D、立即切开引流排脓E、切除病变乳管系统该病最主要的病因是A、乳汁淤积B、乳头畸形C、细菌入侵D、乳头破裂E、哺乳过频

患者,女,23岁。初产,混合喂养。产后40天,出现右侧乳房胀痛,全身畏寒、发热、脉快。体检发现双侧乳头略内陷,右侧乳头破损,右乳外下侧皮肤红肿明显。下列各项中,与此病发病原因无关的是A.初产妇B.乳头内陷C.混合喂养D.产后虚弱E.乳头破损

患者,女性,27岁。产后26d,出现右乳胀痛,伴畏寒、发热,检查见右乳红肿明显,可扪及一压痛性肿块。临床诊断:"急性乳腺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中,不宜使用的是A、四环素B、苯唑西林钠C、头孢菌素D、青霉素E、红霉素

患者产后一个月出现右乳肿胀疼痛,伴全身恶寒发热,查体:体温38.7℃,右乳房明显肿大,皮色微红,无波动感。应诊断为。A.乳痈B.乳核C.乳痨D.乳癣E.乳岩

患者,女,26岁。产后第3周出现右乳胀痛,皮肤红肿,伴发热。体温38℃,查体时无波动感。患者的医疗诊断是A、急性乳腺炎B、乳腺囊性增生病C、乳腺纤维腺瘤D、乳管内乳头状瘤E、乳腺炎性肿块此时最有效的治疗是A、停止哺乳,局部热敷B、全身应用抗生素C、切开引流D、暂停哺乳,吸尽乳汁,全身应用抗生素E、继续哺乳,全身应用抗生素

急性乳腺炎案例: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2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 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辅助检查:WBC 16×10/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

初产妇25岁,产后15天,右乳胀痛伴发热、寒战。查体:T39℃,右乳出现肿块4cm×4cm,有压痛感。最佳的治疗方法为( )A.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B.终止哺乳C.切开引流,及时排脓D.局部热敷E.中医中药治疗

患者女,25岁,产后20天,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8.5℃,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髙,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可以选用的药物A. 青霉素B. 红霉素C. 甲硝唑D. 头抱菌素E. 蒲公英. 野菊花F. 以上都不是

患者女,25岁,产后20天,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8.5℃,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髙,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最可能的诊断A. 炎性乳癌B. 乳腺脓肿C. 急性乳腺炎D. 积乳症E. 乳房脂肪液化F. 乳腺结核

患者女,25岁,产后20天,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8.5℃,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髙,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该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为A. 乳汁淤积B. 细菌主要沿淋巴管入侵C. 乳汁分泌过多D. 乳汁分泌过少E. 哺乳期过久F. 哺乳期过短

1女性,30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象限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辅助检查:WBC1.6×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患者,女,27岁。产后10天,右乳胀痛发热。查体:T38.5℃,P101次/分,右乳外上象限皮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肿块约5cm×4cm大小,中心有波动感。首选的治疗是()A、大剂量抗生素B、单侧乳房切除C、中医中药治疗D、立即切开引流排脓E、切除病变乳管系统

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d。最可能的诊断是()。A、产褥热B、上呼吸道感染C、急性乳腺炎D、乳腺脓肿E、急性淋巴管炎

王某某.女,26岁,干部,1996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右乳房肿痛3天。患者产后1O天。近3天来,右乳房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胸闷不舒,口渴。 查:右乳房肿胀,皮色微红,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患者女,25岁,产后20天,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8.5℃,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高,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可以选用的药物()。A、青霉素B、红霉素C、甲硝唑D、头孢菌素E、蒲公英、野菊花F、以上都不是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为明确诊断,首先应进行的检查是()A、钼靶X线B、红外线扫描C、B超D、细针穿刺细胞学活检E、热图像

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此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A、炎性乳癌B、脂肪坏死液化C、乳腺囊性增生症D、急性乳腺炎E、积乳症

单选题患者女,29岁,产后50d,感右乳胀痛,内下方发硬稍红3d,发热(37.6℃)1d。最可能的诊断是()。A产褥热B上呼吸道感染C急性乳腺炎D乳腺脓肿E急性淋巴管炎

问答题王某某.女,26岁,干部,1996年4月20日就诊。 主诉:右乳房肿痛3天。患者产后1O天。近3天来,右乳房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胸闷不舒,口渴。 查:右乳房肿胀,皮色微红,压痛明显,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数。

单选题女性,26岁,产后1周,右乳胀痛伴发热,查体:体温38.6℃,右乳外侧皮温高,红肿,有明显触痛包块,约4cm×5cm大小,中心波动感(+)最恰当的治疗方法是()A乳癌根治术B手术清除坏死液化脂肪组织C立即切开引流排脓D大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对症治疗E疏通乳管

单选题患者女性,26岁。产后20天,出现右乳胀痛,伴畏寒、发热,检查见右乳红肿明显,可扪及一肿块,有压痛。医生诊断为急性乳腺炎。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不宜使用的是()A四环素B苯唑西林钠C头孢菌素D青霉素

单选题患者,女,27岁。产后10天,右乳胀痛发热。查体:T38.5℃,P101次/分,右乳外上象限皮温升高,局部红肿、压痛,肿块约5cm×4cm大小,中心有波动感。首选的治疗是()A大剂量抗生素B单侧乳房切除C中医中药治疗D立即切开引流排脓E切除病变乳管系统

单选题患者女,26岁,产后第2周出现右乳胀痛,皮肤红肿,伴发热,体温38℃,体查时无波动感。此时最好的治疗是()。A停止哺乳,局部热敷B全身用抗生素C暂停哺乳,用吸乳器吸尽乳汁,局部理疗,全身应用抗生素D继续哺乳,全身使用抗生素E切开引流

问答题1女性,30岁,初次妊娠,产后4周,右侧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9.5℃,急性面容,右乳外上象限红肿,皮温高,压痛,有浮动感。辅助检查:WBC1.6×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8%,B超示:右乳外上象限液性暗区。要求:根据以上病历摘要,请写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进一步检查与治疗原则。

多选题患者女,25岁,产后20天,左乳房胀痛伴发热。查体:T38.5℃,左乳外上象限皮温高,红肿,有一痛性肿块,直径约4cm,有波动感。该病形成的主要原因为()。A乳汁淤积B细菌主要沿淋巴管入侵C乳汁分泌过多D乳汁分泌过少E哺乳期过久F哺乳期过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