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无线电报的非无线电设备对航空、船舶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时必须()A、立即停止使用B、不采取任何措施,尽快消除干扰C、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除干扰D、不采取措施
发射无线电报的非无线电设备对航空、船舶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时必须()
- A、立即停止使用
- B、不采取任何措施,尽快消除干扰
- C、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除干扰
- D、不采取措施
相关考题:
遇险船舶与直升机之间联系的途径有:_____。①无线电报:500kHz;②无线电话:2182kHz;③甚至高频16频道:156.8MHzFM;④无线电话:121.5MHzAM;⑤无线电报:218kHz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为确保船舶、航空器的安全,在制造完成时必须安装在其上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以及指按照统一规格装配在机车上的无线电通信设备叫做( )。A、制式无线电台B、固定无线电台C、标准无线电台D、基地无线电台
国家对( )、航天器、航空器、铁路机车专用的无线电导航、遇险救助和安全通信等涉及人身安全的无线电频率予以特别保护。任何无线电发射设备和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对其产生有害干扰的,应当立即消除有害干扰。A、船舶B、飞机C、汽车D、火车
违反无线电管理条例,使用无线电发射设备、辐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对()等涉及人身安全的无线电频率产生有害干扰的,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A.船舶B.航空器C.航天器D.铁路机车专用无线电导航E.遇险救助和安全通信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发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对航空器、船舶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时,必须()A、不采取任何措施,尽快消除干扰B、停止使用C、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除干扰D、不采取措施
根据《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工作管理细则》,申请临时使用许可证的通信导航监视设备生产厂家,其设备属于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应当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业务主管部门颁发的()。A、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B、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临时许可证C、空管设备运行执照D、航空器无线电台执照
遇险船舶与直升机之间联系的途径有()。①无线电报:500kHz;②无线电话:2182kHz;③甚至高频16频道:156.8MHzFM;④无线电话:121.5MHzAM;⑤无线电报:218kHz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规定,对于非无线电设备的无线电波辐射规定,描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电气化运输系统、高压电力线及其他电器装置产生的无线电波辐射,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②产生无线电波辐射的工程设施,可能对无线电台(站)造成有害干扰的,其选址定点可以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③工业、科学、医疗设备、电气化运输系统、高压电力线及其他电器装置产生的无线电波辐射,不得对无线电业务产生持续性干扰; ④非无线电设备对无线电台(站)产生有害干扰时,对航空器、船舶的安全运行造成危害时,必须停止使用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因国家安全和重大任务需要实行无线电管制时,管制区域内设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有关管制的规定。A、无线电接收设备B、无线电发射设备C、无线电接收和发射设备D、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其他辐射无线电波设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因国家安全和重大任务需要实行无线电管制时,管制区域内设有()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有关管制的规定。A、无线电接收设备B、无线电发射设备C、无线电接收和发射设备D、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其他辐射无线电波设备
根据《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试运行期满,并且评审合格后,由民航总局颁发()A、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B、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许可证C、空管设备运行执照D、航空器无线电台执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发射无线电波的非无线电设备对()造成危害时,必须停止使用。A、军事和民用航空器的安全运行B、铁路、船舶的安全运行C、航空器、铁路的安全运行D、航空器、船舶的安全运行
单选题遇险船舶与直升机之间联系的途径有()。①无线电报:500kHz;②无线电话:2182kHz;③甚至高频16频道:156.8MHzFM;④无线电话:121.5MHzAM;⑤无线电报:218kHz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
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规定,在VTS水域内应该履行报告的船舶、设施必须按《VTS用户指南》所明确的报告程序和内容,通过()向VTS中心进行船舶动态报告。A甚高频无线电话B无线电报C甚高频无线电话或其他有效手段D无线电报或其他手段
单选题国际信号规则适用于()。A各种通信工具包括无线电报和电话B远洋船舶的无线电报和电话C远洋船舶之间的通信D岸台与船舶之间的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