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我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示的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可能发生的超越概率为()的地震烈度值。()A、2%B、3%C、10%D、63.2%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我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示的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可能发生的超越概率为()的地震烈度值。()

  • A、2%
  • B、3%
  • C、10%
  • D、63.2%

相关考题:

建设项目的抗震基本烈度,主要应根据下列哪个规定采用?( )A.中国地震烈度表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工程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对各地震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中()是正确的。()A、遭遇众值烈度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B、遭遇第一水准烈度时,可将建筑结构视为弹性体系C、遭遇基本烈度时,结构即发生损坏D、遭遇罕遇地震时,结构不致发生非弹性变形

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不宜采用下列()。A、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B、采用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C、A+BD、众值烈度值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抗震设防烈度为()度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A、4B、5C、6D、7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下列哪一选项()A、地震活动周期B、结构自振周期C、设计特征周期D、地基固有周期

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列()为对建筑抗震不利的地段。()A、高耸孤立的山丘B、条状突出的山嘴C、边坡边缘D、平坦开阔密实、均匀的中硬土场地

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对抗震设防的三个标准可正确地表达为()。A、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依据今后50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而制定的B、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而制定的C、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根据地基土的类型不同而制定的D、在建筑物使用期限内,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震设计反应谱曲线有两个下降阶段,各下降段的起点为()。A、T=2TgB、T=TgC、T-=3TgD、T=5TgE、T=6.0s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第二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对应于()。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大震可修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建筑物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分为()。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

单选题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与下列哪个选项无关?()A抗震设防水准B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C覆盖层厚度D等效剪切波速

单选题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建筑物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分为()。A两类B三类C四类D五类

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规定,对于抗震设防的"三水准"要求是指()。A抗震设防烈度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B建筑物场地类别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C建筑重要性不同,抗震设防要求不同D50年内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不同,抗震设防的要求不同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我国地震烈度区划图上所示的地震烈度称为基本烈度,是指在50年期限内,可能发生的超越概率为()的地震烈度值。()A2%B3%C10%D63.2%

填空题我国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设防烈度为()度及以上的地区,建筑物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多选题《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对抗震设防的三个标准可正确地表达为()。A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依据今后50年内发生的地震烈度的超越概率不同而制定的B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不同而制定的C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根据地基土的类型不同而制定的D在建筑物使用期限内,对不同强度的地震应具有不同的抵抗能力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要求进行抗震承载力验算时,下述不正确的说法是()。A天然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时,应采用地震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值B地基抗震承载力应取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乘以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C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级别确定D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应根据设计地震烈度确定,且不得小于1.0

单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规定,抗震设计使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值为下列哪一选项()A地震活动周期B结构自振周期C设计特征周期D地基固有周期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地震设计反应谱曲线有两个下降阶段,各下降段的起点为()。AT=2TgBT=TgCT-=3TgDT=5TgET=6.0s

多选题关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的设计特征周期,下述()正确。A设计特征周期即设计所用的地震影响系数特征周期B设计特征周期与设计地震分组有关C设计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有关D设计特征周期即指建筑场地的固有周期

多选题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下述对各地震水准相应的抗震设防目标的表述中()是正确的。()A遭遇众值烈度时,建筑处于正常使用状态B遭遇第一水准烈度时,可将建筑结构视为弹性体系C遭遇基本烈度时,结构即发生损坏D遭遇罕遇地震时,结构不致发生非弹性变形

单选题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不宜采用下列()。A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中的地震基本烈度B采用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CA+BD众值烈度值

单选题某Ⅱ类建筑场地位于7度烈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建筑结构自震周期T=1.4s,阻尼比为0.08,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该场地中建筑多遇地震条件下地震影响系数为()。A0.01B0.02C0.03D0.04

单选题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哪个选项是我国建筑抗震设防三个水准的准确称谓?(  )[2012年真题]A小震、中震、大震B多遇地震、设防地震、罕遇地震C近震、中远震、远震D众值烈度、基本烈度、设防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