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上下颌500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B、疼痛所致C、人工牙面磨损D、咬合不平衡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上下颌500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 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
  • B、疼痛所致
  • C、人工牙面磨损
  • D、咬合不平衡
  • 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相关考题:

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除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近日出现咬合疼痛。造成疼痛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A.牙槽嵴有骨尖B.咬合力过大C.牙槽嵴吸收后基托边缘过长D.黏膜有炎症E.咬合不平衡

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B.疼痛所致C.人工牙合面磨损D.咬合不平衡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某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B:疼痛所致C:人工牙牙合面磨损D:咬合不平衡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女性患者,65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牙后行上下颌500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咀嚼效率下降最可能的原因是( )A.患者年龄增加,出现肌无力B.疼痛所致C.人工牙面磨损D.咬合不平衡E.患者的心理因素所致

女,72岁,上、下颌牙因牙周病陆续拔除,检查:缺失,余留牙松动Ⅰ度,牙龈红肿,龋。近中舌向倾斜,余未见异常。最合理的治疗计划是A.先牙周病治疗,再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龋病治疗次之B.先龋病治疗,再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牙周病治疗次之C.先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再行牙周病及龋病治疗D.先行牙周病治疗,之后同时进行义齿修复及龋病治疗E.先完成牙周病及龋病治疗后,再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

某患者,上颌牙列完整,缺失,Ⅲ度松动,牙槽骨吸收近根尖,Ⅱ度松动,龈缘红肿,临床冠长,牙槽骨高度降低至根长1/2。如果已于1周前拔除,拔牙窝未愈合。正确、及时的治疗措施是A.拔除,待拔牙窝愈合后下颌总义齿修复B.牙周治疗,待拔牙窝愈合后义齿修复C.牙髓失活、截冠、根管充填、牙周治疗,待拔牙窝愈合后义齿修复D.牙周治疗,暂时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待拔牙窝愈合后正式义齿修复E.牙髓失活、截冠、根管充填、牙周治疗,暂时性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待拔牙窝愈合后正式义齿修复

下列不适合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患者是()A、牙周病患者B、冠心病患者C、恶性肿瘤患者D、癫痫患者E、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

因牙周病需要拔牙的患者,拔牙后义齿修复的最佳时机是()A、拔牙后即刻B、拔牙后1周C、拔牙后1个月D、拔牙后2个月E、拔牙后3个月

女性患者,66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除全口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近日出现疼痛,要求诊治。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是()A、牙槽嵴有骨尖B、咬合力过大C、牙槽嵴吸收后基托边缘过长D、黏膜较薄E、咬合关系错误

以下哪项不是牙种植治疗的适应证()。A、不愿邻牙作基牙者B、游离缺失,要求固定修复者C、全下颌活动义齿固位差者D、严重的牙周病患者E、对传统义齿修复不满者

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合进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A、恶性肿瘤患者B、癫痫患者C、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D、牙周病患者E、冠心病患者

下列不适合做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情况是患者患有()。A、肝炎B、牙周病C、颞下颌关节紊乱病D、癫痫E、高血压

患者,男,50岁,要求全口义齿修复。一个月前拔除。查可见较深拔牙窝,余(-),上下牙槽嵴丰满,关系正常。行全口义齿修复后4个月复诊,诉上半口义齿松动,组织面内藏食物。理论上讲,拔牙后义齿修复的最佳时间为()。A、拔牙后1个月B、拔牙后1~2个月C、拔牙后3~6个月D、拔牙后6个月E、拔牙后1年

单选题因牙周病需要拔牙的患者,拔牙后义齿修复的最佳时机是()。A拔牙后即刻B拔牙后1周C拔牙后1个月D拔牙后2个月E拔牙后3个月

单选题女性患者,66岁,3年前因牙周病拔除全口牙后行全口义齿修复,效果理想。半年前发现咀嚼效率下降。近日出现疼痛,要求诊治。出现疼痛的主要原因是()A牙槽嵴有骨尖B咬合力过大C牙槽嵴吸收后基托边缘过长D黏膜较薄E咬合关系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