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底击败德国后,为了讨论如何制裁德国的问题,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德黑兰召开会议。

彻底击败德国后,为了讨论如何制裁德国的问题,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德黑兰召开会议。


相关考题:

科勒是()籍德国心理学家。 A.英B.法C.美D.西班牙

1945年7月25日,中、苏、英、美各国政府首脑在德国柏林波茨坦举行会议,于26日发布了《波茨坦公告》。()

(3)在二战中战争达到最大规模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为了敦促日本法西斯立刻无条件投降,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在德国什么地方发表了公报?

《马关条约》签订后,在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这三国是()A.俄、德、法B.美、英、法C.美、德、法D.英、美、德

在讨论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中的“2”是指下面哪一组国家()A.东、西德B.美苏C.美英D.美法

下列关于《凡尔赛和约》的说法,全部错误的是( )。①《凡尔赛和约》中不许德国设防区是莱茵河西岸50公里以内区域②《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处置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的方式是“托管制”③和约有关德国疆界问题,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④德国承认并尊重奥地利的独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⑤《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的处罚也做了规定,德国应该对协约国赔款并由英、法、美、日决定德国赔款的数额⑥德国海外殖民地问题、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归属问题、德国的兵役制问题,《凡尔赛和约》都做了最后规定A.①②⑤B.②③④⑥C.①③④D.①④⑤⑥

( )标志着以信用货币为基础的美国“中心一外围”治理机制的建立。A.《牙买加协议》B.《雅尔塔协议》C.《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宣言》D.《苏、美、英三国德黑兰协定》

在讨论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中的“2”是指下面哪一组国家()A、东、西德B、美苏C、美英D、美法

孙中山为了实现革命建国的理想,对()三国有过三大政治美梦。A、日本美国俄国B、美国德国俄国C、美国日本德国D、日本德国俄国

1940年9月27日,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军事同盟,英、美为利用中国遏制日本,遂由()政策,转为()策略。10月,英国重开滇缅公路。

二战后冷战过程中,“北约”和“华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A、美、苏B、美、德C、英、美D、英、德

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举行会议。会议形成重大协议:三国将派军队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A、华盛顿B、波茨坦C、雅尔塔D、巴黎

《马关条约》签订后,在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这三国是()A、俄、德、法B、美、英、法C、美、德、法D、英、美、德

二战结束后,为了解决国际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哪三国领导人先后举行了德兰黑,雅尔塔,波茨坦会议的()。A、美英苏B、中美英C、法美苏D、中英法

60~80年代的奥运会三强指的是()。A、苏、美、民德B、俄、美、联邦德国C、苏、美、罗马尼亚

1943年10月30日()三国外长会议结束时,中、苏、美,英四国共同发表声明,首次正式提出建立联合国的问题。A、莫斯科B、伦敦C、德黑兰D、开罗

促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A、需要时间进行备战B、与德国瓜分东欧C、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填空题1940年9月27日,日本与德国、意大利结成三国军事同盟,英、美为利用中国遏制日本,遂由()政策,转为()策略。10月,英国重开滇缅公路。

单选题孙中山为了实现革命建国的理想,对()三国有过三大政治美梦。A日本美国俄国B美国德国俄国C美国日本德国D日本德国俄国

判断题彻底击败德国后,为了讨论如何制裁德国的问题,美、英、苏三国领导人在德黑兰召开会议。A对B错

单选题在讨论德国统一问题的“2+4”会议中的“2”是指下面哪一组国家()A东、西德B美苏C美英D美法

单选题60~80年代的奥运会三强指的是()。A苏、美、民德B俄、美、联邦德国C苏、美、罗马尼亚

单选题促使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A需要时间进行备战B与德国瓜分东欧C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归于失败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单选题1945年由英、美、苏、法等国组成的对德国主要战犯进行审判的法庭是()A柏林国际军事法庭B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C东京国际军事法庭D莱比锡国际军事法庭

单选题《马关条约》签订后,在三国的干涉下,日本被迫归还辽东半岛,这三国是()A俄、德、法B美、英、法C美、德、法D英、美、德

单选题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首脑在()举行会议。会议形成重大协议:三国将派军队分区占领战败后的德国;苏联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成立联合国。A华盛顿B波茨坦C雅尔塔D巴黎

单选题孙中山为了实现革命建国的理想,对()三国有过三大政治美梦。A日本,美国,俄国B美国,德国,俄国C美国,日本,德国D日本,德国,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