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此时可选择的诊疗方法有()A、再次肿瘤切除手术B、单纯γ刀治疗C、单纯射频治疗D、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E、药物治疗F、随访观察,暂时不行手术治疗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 此时可选择的诊疗方法有()

  • A、再次肿瘤切除手术
  • B、单纯γ刀治疗
  • C、单纯射频治疗
  • D、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 E、药物治疗
  • F、随访观察,暂时不行手术治疗

相关考题:

患者女性,56岁,因“左耳前肿块2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一个3cmX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腮腺囊肿B、淋巴瘤C、鼻咽癌D、腮腺肿瘤E、耳前纤维瘤F、下颌骨肿瘤要区别良恶性肿瘤应进行的检查是( )。A、MRI增强扫描B、CT增强扫描C、针吸细胞学D、X线检查E、PET扫描F、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该患者考虑行手术,下列检查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的是( )。A、MRI增强扫描B、CT增强扫描C、针吸细胞学D、X线检查E、PET扫描F、全身骨扫描该患者CT扫描提示左侧腮腺浅叶3cm×2cm占位性病变,未侵犯周围结构,深叶未见异常,针吸细胞学提示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下列处理正确的是( )。A、左侧腮腺浅叶切除B、左侧腮腺肿块切除C、左侧腮腺全切除D、双侧腮腺全切除E、左侧腮腺深叶切除F、暂不考虑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该患者左侧腮腺肿瘤与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有粘连,但患者没有面神经麻痹表现,应该如何处理?( )A、保留左侧面神经,术后不放疗B、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放疗C、保留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放疗D、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不放疗E、切除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术后补充放疗F、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化疗如果该患者手术前颈部MRI扫描提示左颈淋巴结肿大,应该如何治疗?( )A、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不行颈部放疗B、治疗性淋巴结清扫,小后不行颈部放疗C、不行淋巴结清扫,直接行颈部放疗D、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后行局部放疗E、选择淋巴结清扫,术后行颈部放疗F、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后补充化疗

患者女,45岁。头痛六个月,左侧面部麻木、复视两个月。查体:左眼视力0.8,左侧瞳孔4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眼球固定,角膜反射迟钝,左面部浅感觉减退,左侧颞肌萎缩。定位诊断在A、左侧小脑B、左侧海绵窦C、脑干D、枕部E、右侧基底节区行头颅MRI检查示左侧中、后颅窝哑铃型占位病变,肿瘤主体位于中颅窝。手术治疗入路采取A、远外侧入路B、小脑幕上、下联合入路C、颞下经小脑幕入路D、枕下乳突后入路E、经小脑幕上入路术中易损伤的重要结构是A、Labbe静脉B、小脑后下动脉C、大脑后动脉D、Ⅸ、X脑神经E、颈内动脉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A、癫痫B、大小便功能障碍C、吞咽呛咳D、提肩无力E、伸舌偏斜通过海绵窦区的脑神经及动脉包括A、大脑后动脉B、基底动脉C、中间神经D、展神经E、副神经

患者男,47岁。发作性左侧面部疼痛6年,临床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无其他器质性疾病,药物治疗已无效,患者强烈要求手术治疗。其最佳手术方案为A、左侧三叉神经半月节封闭术B、左侧三叉神经脊髓束切断术C、左侧三叉神经根切断术D、左侧三叉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术E、左侧三叉神经半月节后根甘油注射损毁术

患者女,50岁。因左侧颈肩部疼痛3年,加重伴左侧肢体乏力5个月入院。查体:神志清。左侧肢体肌力Ⅳ级。头颅MRI提示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可能性较大,肿瘤位于枕骨大孔区左后方。拟行枕下后正中入路肿瘤切除术,开颅时易损伤的重要结构是A、左侧小脑后下动脉B、左侧椎动脉C、左侧枕动脉D、左侧小脑前下动脉E、左侧副神经

患者女性,56岁,因"左耳前肿块2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该患者最有可能的诊断是A、淋巴瘤B、腮腺肿瘤C、鼻咽癌D、腮腺囊肿E、耳前纤维瘤F、下颌骨肿瘤要区别良恶性肿瘤应进行哪项检查A、CT增强扫描B、X线检查C、针吸细胞学D、MRI增强扫描E、PET扫描F、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该患者考虑行手术,哪项检查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A、CT增强扫描B、X线检查C、针吸细胞学D、MRI增强扫描E、PET扫描F、全身骨扫描该患者CT扫描提示左侧腮腺浅叶3cm×2cm占位性病变,未侵犯周围结构,深叶未见异常,针吸细胞学提示高分粘液表皮样癌,下列处理正确的是A、左侧腮腺肿块切除B、双侧腮腺全切除C、左侧腮腺全切除D、左侧腮腺浅叶切除E、左侧腮腺深叶切除F、暂不考虑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该患者左侧腮腺肿瘤与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有粘连,但患者没有面神经麻痹表现,应该如何处理A、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放疗B、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不放疗C、保留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放疗D、保留左侧面神经,术后不放疗E、切除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术后补充放疗F、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化疗如果该患者手术前颈部MRI扫描提示左颈淋巴结肿大,应该如何放疗A、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不行颈部放疗B、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后行局部放疗C、不行淋巴结清扫,直接行颈部放疗D、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不行颈部放疗E、选择淋巴结清扫,术后行颈部放疗F、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后补充化疗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目前的入院诊断应该为A、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B、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C、左侧三叉神经痛D、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合并三叉神经痛E、天幕脑膜瘤合并三叉神经痛F、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天幕脑膜瘤复发此时可选择的诊疗方法有A、再次肿瘤切除手术B、单纯γ刀治疗C、单纯射频治疗D、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E、药物治疗F、随访观察,暂时不行手术治疗目前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是A、肿瘤的大小B、肿瘤的部位C、疼痛的严重程度D、3D-TOF-MRTA的检查结果E、患者的年龄F、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持续增大1年,左侧阴囊疼痛1 d”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 d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 cm×8 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为明确诊断需检查A、阴囊彩色超声B、盆腔CTC、腹部CTD、CT血管造影E、肿瘤标志物:AFP、β-HCG、CA19-9、CEAF、静脉尿路造影(IVU)G、肿物穿刺活检H、MRI初步诊断为(提示 AFP 35 ng/ml。阴囊彩色超声:睾丸内软组织肿物,其内伴有低密度区,高度怀疑睾丸肿瘤伴继发出血。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B、典型精原细胞瘤C、卵黄囊瘤D、畸胎瘤E、胚胎癌F、绒癌G、混合性睾丸肿瘤H、恶性淋巴瘤该患者初步诊断应排除的是(提示 如果AFP 279 ng/ml,IVU检查未见异常。)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B、典型精原细胞瘤C、卵黄囊瘤D、畸胎瘤E、胚胎癌F、绒癌G、混合性睾丸肿瘤H、恶性淋巴瘤该患者需要的进一步治疗是(提示 初步诊断为睾丸肿瘤,高度怀疑胚胎癌,睾丸根治性切除后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发现左侧腹主动脉旁3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约为1.5 cm。睾丸局部已侵犯白膜,但尚未侵犯精索。)A、主动脉旁淋巴结区放疗B、左侧盆腔淋巴结区放疗C、切除右侧睾丸D、术后化疗E、生物治疗F、靶向治疗G、密切观察随访H、化疗配合自体骨髓移植

患者女,56岁。因"左耳前肿块2个月余"就诊,体检发现左耳前触及一个3cm×2cm质硬肿块,固定,边界不清,轻压痛。伴左面部感觉减退。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淋巴瘤B、腮腺肿瘤C、鼻咽癌D、腮腺囊肿E、耳前纤维瘤F、下颌骨肿瘤要区别良恶性肿瘤应进行哪项检查A、CT增强扫描B、X线检查C、针吸细胞学D、MRI增强扫描E、PET扫描F、肿瘤标志物检查如果该患者考虑行手术,哪项检查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A、CT增强扫描B、X线检查C、针吸细胞学D、MRI增强扫描E、PET扫描F、全身骨扫描该患者CT扫描提示左侧腮腺浅叶3cm×2cm占位性病变,未侵犯周围结构,深叶未见异常,针吸细胞学提示高分化黏液表皮样癌,下列处理正确的是A、左侧腮腺肿块切除B、双侧腮腺全切除C、左侧腮腺全切除D、左侧腮腺浅叶切除E、左侧腮腺深叶切除F、暂不考虑手术手术过程中发现该患者左侧腮腺肿瘤与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有粘连,但患者没有面神经麻痹表现,应该如何处理A、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放疗B、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不放疗C、保留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放疗D、保留左侧面神经,术后不放疗E、切除左侧面神经颞面干,术后补充放疗F、切除左侧面神经,术后补充化疗如果该患者手术前颈部MRI扫描提示左颈淋巴结肿大,应该如何治疗A、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不行颈部放疗B、治疗性淋巴结清扫,术后行局部放疗C、不行淋巴结清扫,直接行颈部放疗D、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后不行颈部放疗E、选择淋巴结清扫,术后行颈部放疗F、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后补充化疗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最可能的诊断是()A、左侧面部血管性头痛B、左侧带状疱疹性疼痛C、左侧面部丛集性疼痛D、左侧面部典型三叉神经痛E、左侧偏头痛

患者,女,48岁,左侧鼻塞、涕中带血,嗅觉减退3个月。若CT检查示肿瘤局限于鼻腔内,未侵入颅内;头部MRI检查亦未发现颅内肿瘤侵犯。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是()A、保守治疗B、中药治疗C、单纯放疗D、单纯化疗E、鼻侧切开或颅面联合手术+放疗F、单纯经鼻内肿瘤摘除G、手术彻底切除+放疗H、放疗+化疗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目前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是()A、肿瘤的大小B、肿瘤的部位C、疼痛的严重程度D、3D-TOF-MRTA的检查结果E、患者的年龄F、患者的身体状况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最可能的病因是()A、血管压迫B、三叉神经鞘瘤C、脑膜瘤D、蛛网膜囊肿E、胆脂瘤

患者女性,28岁。因“脸变圆红、腹围增大7年,月经紊乱5年”来诊。查体:血压150/100mmHg(1mmHg=0.133kPa),多血质,向心性肥胖,面部痤疮,满月脸,水牛背,腹部及大腿根部紫纹。MRI动态增强未见明确肿瘤影。以“库欣综合征”收入院。提示:患者第一次手术后缓解,5年后血压再次升高,体重增强,MRI动态增强可见鞍内左侧低信号影。其可选择的治疗方案有()A、放射治疗B、药物治疗C、再次经蝶窦手术鞍区探查D、全垂体切除术E、双侧肾上腺切除术F、随访观察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患者治疗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治疗措施是()A、口服卡马西平B、微血管减压手术C、射频治疗D、γ刀治疗E、拔牙治疗F、针灸

患者女性,42岁,因“左侧面部剧烈疼痛8个月”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剧烈疼痛,疼痛呈阵发性,反复发作,言语、进食、刷牙和洗脸都可以诱发疼痛发作。给予口服卡马西平有效,但近3个月来疗效减退,增加药物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疼痛。查体:意识清楚,对答切题,未见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颅脑CT:颅内未见占位性病变,左侧桥小脑角增宽,低密度改变,未见增强效应。为明确诊断需要接受的检查是()A、颅脑X线片B、薄层CT增强扫描C、磁共振扫描D、脑血管造影E、颅脑PET检查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A、再次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B、调整药物的类型与剂量C、再次射频治疗D、加大γ刀治疗剂量E、球囊压迫治疗F、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疼痛复发可能的原因是()A、原有垫片的滑脱B、原有垫片压迫C、形成了新的血管压迫D、局部粘连E、肿瘤F、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目前的入院诊断应该为()A、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B、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C、左侧三叉神经痛D、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合并三叉神经痛E、天幕脑膜瘤合并三叉神经痛F、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天幕脑膜瘤复发

患者女,60岁,因“左侧面部阵发性剧烈疼痛15天”来诊。患者常于进食时突发左侧面部疼痛,呈阵发性刀割样剧痛,痛至上颌及下颌部,鼻唇旁,下唇部不能碰触,一触即痛,进食、说话等均能诱发,每日发作十余次,每次疼痛持续数秒,最长2分钟。患者面赤、口臭,苔黄厚,脉弦滑。首选的治疗方案是()A、封闭治疗B、药物治疗C、射频电凝疗法D、手术治疗E、肌内注射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持续增大1年,左侧阴囊疼痛1d”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d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cm×8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该患者需要的进一步治疗是(提示初步诊断为睾丸肿瘤,高度怀疑胚胎癌,睾丸根治性切除后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发现左侧腹主动脉旁3个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约为1.5cm。睾丸局部已侵犯白膜,但尚未侵犯精索。)()A、主动脉旁淋巴结区放疗B、左侧盆腔淋巴结区放疗C、切除右侧睾丸D、术后化疗;密切观察随访E、生物治疗F、靶向治疗

患者男,42岁,因“发现左侧睾丸持续增大1年,左侧阴囊疼痛1d”来诊。患者于20年前因左侧隐睾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自述左侧睾丸降入阴囊后较对侧明显偏小。近1年,患者发现左侧阴囊内睾丸持续增大,无发热、疼痛及尿路刺激症状。1d前,突然出现左侧阴囊疼痛伴睾丸迅速增大。查体:左侧睾丸肿物约6cm×8cm,触痛明显,透光试验(-),有沉重感。初步诊断为(提示AFP35ng/ml。阴囊彩色超声:睾丸内软组织肿物,其内伴有低密度区,高度怀疑睾丸肿瘤伴继发出血。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A、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B、典型精原细胞瘤C、卵黄囊瘤D、畸胎瘤E、胚胎癌F、绒癌;混合性睾丸肿瘤

多选题患者,女,48岁,左侧鼻塞、涕中带血,嗅觉减退3个月。若CT检查示肿瘤局限于鼻腔内,未侵入颅内;头部MRI检查亦未发现颅内肿瘤侵犯。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是()A保守治疗B中药治疗C单纯放疗D单纯化疗E鼻侧切开或颅面联合手术+放疗F单纯经鼻内肿瘤摘除G手术彻底切除+放疗H放疗+化疗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因“发现左腮腺区肿物2个月,左侧闭眼受限和口角向右倾斜1周”来诊。患者发现肿块增长较快,有疼痛感,经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近1周出现左侧闭眼不紧,口角偏向右侧。查体:左侧腮腺区一肿块,约4cm×3cm,边界不清,较硬,无压痛,左侧周围性面瘫表现。鼻咽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提示MRI:左腮腺浅叶肿瘤,肿瘤边界不清楚,侵及腮腺深叶,患侧上颈部有肿大淋巴结,2.0cm×2.0cm×1.5cm,中央液化。合适的治疗方案为()A放射治疗B抗炎治疗C手术治疗,术中冷冻切片如提示低分化黏液表皮样癌,行左侧全腮腺切除+同侧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射治疗D131I治疗E同步放射、化学治疗F化学治疗

多选题患者男性,65岁,因“发现左腮腺区肿物2个月,左侧闭眼受限和口角向右倾斜1周”来诊。患者发现肿块增长较快,有疼痛感,经抗生素治疗无明显好转,近1周出现左侧闭眼不紧,口角偏向右侧。查体:左侧腮腺区一肿块,约4cm×3cm,边界不清,较硬,无压痛,左侧周围性面瘫表现。鼻咽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腮腺恶性肿瘤手术中面神经的处理原则是()A如果肿瘤与面神经比较近,为了避免肿瘤复发,应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切除面神经B肿瘤与面神经比较近,如没有完全包裹或侵犯面神经,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应尽可能保留面神经C术前已经发生面瘫,术中发现面神经某个分支受侵,应切除受累的面神经分支D如术中切除面神经的总干或一个分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可能行面神经移植E腮腺恶性肿瘤行肿瘤切除的同时都必须切除面神经F腮腺手术必须解剖面神经

单选题患者女性,85岁,因“左侧面部疼痛9个月”入院。患者5年前因头痛检查发现左侧天幕脑膜瘤,肿瘤侵犯左侧Meckel囊,随后接受了经中颅底入路肿瘤切除手术。9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侧面部疼痛,阵发性,伴有左侧面部麻木。复查颅脑CT及MRI,发现肿瘤复发,肿瘤以Meckel囊为中心呈扁平状生长,附近小脑幕明显增厚,未见其他异常。目前的入院诊断应该为()A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B左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C左侧三叉神经痛D左侧天幕脑膜瘤复发合并三叉神经痛E天幕脑膜瘤合并三叉神经痛F左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天幕脑膜瘤复发

单选题患者女性,53岁,因“右侧三叉神经痛复发”入院。患者6年前首发右侧额部及右侧牙齿剧烈疼痛,先行拔牙治疗后疼痛不缓解,后行针灸和卡马西平治疗后疼痛稍有减轻,但仍然发作,影响日常生活。发病3年后接受了微血管减压手术,术后症状完全缓解。1年前再次疼痛,患者先后接受了射频和加玛刀治疗,疼痛都无法控制,而且出现了右侧面部麻木。入院后颅脑MRI平扫未见异常。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案是()A再次进行微血管减压手术B调整药物的类型与剂量C再次射频治疗D加大γ刀治疗剂量E球囊压迫治疗F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

单选题患者女性,52岁,左鼻涕中带血,左面部隆起,伴左磨牙松动、疼痛2个月,曾在外院拔除左上颌牙齿2颗。检查鼻腔未见新生物,左中鼻道少许脓性分泌物,左上拔牙处未愈合。若CT检查示肿瘤局限于鼻腔内,未侵入颅内;头部MRI检查亦未发现颅内肿瘤侵犯。该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是()A保守治疗B中药治疗C单纯放疗D单纯化疗E鼻侧切开或颅面联合手术+放疗F单纯经鼻内肿瘤摘除G手术彻底切除+放疗H放疗+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