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档案收藏的中心是(),所存清代档案所属时间,最早从天命九年至宣统三年,以及溥仪退位至1940年形成的档案。A、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B、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C、中国博物馆D、辽宁省档案馆

明清档案收藏的中心是(),所存清代档案所属时间,最早从天命九年至宣统三年,以及溥仪退位至1940年形成的档案。

  • A、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 B、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 C、中国博物馆
  • D、辽宁省档案馆

相关考题: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从( )算起。A.会计档案形成之日B.会计档案归档之日C.会计档案所属会计年度终了之日D.会计档案所属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

(),主要收藏明清档案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称为档案馆。A.1949年12月B.1951年3月C.1959年10月D.1964年4月

我国目前设有()等国家级档案资料目录中心。A.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B.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C.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D.现行档案资料目录中心

简述哪些地方档案馆还收藏有一定数量的清代档案。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从( )。A、会计档案形成之日B、会计档案归档之日C、会计档案所属会计年度终了之日D、会计档案所属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

以下属于新型档案机构的有( )。A.私人收藏室B.文件中心C.档案寄存中心D.档案事务所

我国目前设有()等国家级档案资料目录中心。A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B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C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D现行档案资料目录中心

农行某支行档案库房由于长期疏于管理,所存档案虫蛀严重,部分档案缺失无法复原,指出责任人违反的条款及应给予的处分档次()。A、明知所保存档案面临危险而不采取有效措施B、玩忽职守,造成档案损毁C、记大过至开除处分D、记过至撤职处分

据《清代档案》记载,()制瓷数量极其有限。物以稀为贵,在值得注意收藏的。A、宣德B、道光C、咸丰

关于“天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府是我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文书档案库B、天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文书档案库C、天府为周王朝全国档案收藏机构D、天府是从夏朝一直沿用至周朝

职员档案中的所属部门参照的是()。A、职员档案B、部门档案C、客户档案D、项目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A、清代政府档案B、明代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明清前各朝代政权档案

(),主要收藏明清档案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称为档案馆。A、1949年12月B、1951年3月C、1959年10月D、1964年4月

档案馆收藏档案的特点有哪些?

“档案”一词,最早见于()。A、唐代B、明代C、清代D、宋代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实行监督和指导。A、所属机构B、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C、所属机构的档案人员D、所属机构的档案人员、档案工作

多选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A清代政府档案B明代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明清前各朝代政权档案

多选题我国目前设有()等国家级档案资料目录中心。A明清档案资料目录中心B民国档案资料目录中心C革命历史档案资料目录中心D现行档案资料目录中心

单选题明清档案收藏的中心是(),所存清代档案所属时间,最早从天命九年至宣统三年,以及溥仪退位至1940年形成的档案。A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B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C中国博物馆D辽宁省档案馆

单选题(),主要收藏明清档案的故宫博物院文献馆改称为档案馆。A1949年12月B1951年3月C1959年10月D1964年4月

单选题据《清代档案》记载,()制瓷数量极其有限。物以稀为贵,在值得注意收藏的。A宣德B道光C咸丰

多选题编制档案存放位置索引按作用可分为()。A指明档案存放位臵的,以档案库房和档案架(柜)为单位,标明所存放的是何种档案B指明档案存放位臵的,以全宗及其档案类项为单位,标明存放处所C指明各类档案库房保存档案情况的,以全宗及其档案类项为单位,标明存放处所D指明各类档案库房保存档案情况的,以档案库房和档案架(柜)为单位,标明所存放的是何种档案

多选题对“中央级档案馆”描述正确的是()。A收藏党和国家中央机构档案的档案馆B收藏具有全国意义档案的档案馆C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建立的档案馆D经国家保密机构批准建立的档案馆

问答题简述哪些地方档案馆还收藏有一定数量的清代档案。

单选题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负责保管本单位的档案,并对()实行监督和指导。A所属机构B所属机构的档案工作C所属机构的档案人员D所属机构的档案人员、档案工作

单选题“档案”一词,最早见于()。A唐代B明代C清代D宋代

单选题关于“天府”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府是我国有文献可考的最早的古代文书档案库B天府是我国历史上第三个文书档案库C天府为周王朝全国档案收藏机构D天府是从夏朝一直沿用至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