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标准地境界测量时,规定测线周界的闭合差不得超过1/100。

进行标准地境界测量时,规定测线周界的闭合差不得超过1/100。


相关考题:

对铁路罐车进行检定时,在罐内同一测量点测量罐体内总长需测两次,两次读数差不得超过1mm。()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用罐内测量法进行铁路罐车容积检定时,在同一个测量点测量罐体内总长需测两次,两次读数差不得超过()。 A.1mmB.2mmC.3mmD.4mm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规定,二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A:0.5″B:0.7″C:1.0″D:1.8″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规定,二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的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得超过( )A.1.0” B.0.5”C.0.7” D.1.8”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规定,二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的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得超过()A:1.0″B:0.5″C:0.7″D:1.8″

进行相对重力测量时,基本点的联测应组成闭合环,闭合环的测段数不宜超过()段。A、4 B、5C、6 D、8

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规定:当采用S3型水准仪、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时,除要求i角不得超过±20″外,还要求()。A、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B、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均不得大于3mC、每个测站视距累积差均不得大于10mD、每个测站的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E、每测段都应采用偶数测站

规范范规定,图根水准测量中,当等高距为1米时附和路线或闭合环全长不得超过()公里。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规定,二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的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得超过()。A、1″B、0.5″C、0.7″D、1.8″

按照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171—2003)推荐的物探测量成果整理格式,在导线测量质量统计表中,应列出导线名、导线长、方位闭合差、高程闭合差、相对闭合差以及点位中误差相关测线号等。

水文四等水准测量,每测完一个测段时,应立即计算往、返测的高差。若闭合差超过要求的限差,用往返观测时,应先就可靠程度()的往测或返测向进行单程重测。A、较小B、较大C、一般D、很高

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要求周界测量闭合差精度在()以上。A、1/10B、1/50C、1/100D、1/200

下列关于地籍图根导线布设的特殊规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用电子全站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一级地籍图根导线全长的相对闭合差不得大于1/5000B、当导线长度小于允许长度的1/2时,只要求导线全长的绝对闭合差小于13cm,而不作导线相对闭合差的检查C、当单导线中的边长有短于10m时,允许不作导线角度闭合差检查D、当用电磁波测距仪测量导线的边长时,导线全长绝对闭合差不得大于±22cm

起测基点的引测、校测,可参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但闭合差不得大于()(n为测站数)A、±0.72√nB、±0.98√nC、±I.4V√nD、±1.6√n

用罐内测量法进行铁路罐车容积检定时,在同一个测量点测量罐体内总长需测2次,2次读数差不得超过()。A、1mmB、2mmC、3mmD、4mm

在进行标准地境界测量时,规定测线周界的闭合差不得超过()。 A、 1/50B、 1/100C、 1/200D、 1/500

标准地调查周界测量时闭合差一般不超过()。A、1/100B、1/200C、1/400

图根测量时三角形闭合差不得超过()A、60″B、45″C、30″

多选题四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规定:当采用S3型水准仪、双面水准尺进行观测时,除要求i角不得超过±20″外,还要求()。A视线长度不得超过100mB每个测站的前、后视距差均不得大于3mC每个测站视距累积差均不得大于10mD每个测站的观测程序应为后前前后E每测段都应采用偶数测站

单选题水文四等水准测量,每测完一个测段时,应立即计算往、返测的高差。若闭合差超过要求的限差,用往返观测时,应先就可靠程度()的往测或返测向进行单程重测。A较小B较大C一般D很高

单选题国家三角测量规范规定,二等三角测量按三角形的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不得超过()。A1″B0.5″C0.7″D1.8″

单选题标准地调查周界测量时闭合差一般不超过()。A1/100B1/200C1/400

填空题规范范规定,图根水准测量中,当等高距为1米时附和路线或闭合环全长不得超过()公里。

单选题图根测量时三角形闭合差不得超过()A60″B45″C30″

判断题按照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5171—2003)推荐的物探测量成果整理格式,在导线测量质量统计表中,应列出导线名、导线长、方位闭合差、高程闭合差、相对闭合差以及点位中误差相关测线号等。A对B错

单选题采用标准地调查林分蓄积量,要求周界测量闭合差精度在()以上。A1/10B1/50C1/100D1/200

单选题起测基点的引测、校测,可参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方法进行,但闭合差不得大于()(n为测站数)A±0.72√nB±0.98√nC±I.4V√nD±1.6√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