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对于该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B、该案的介入因素是被害人的自杀行为C、乙自杀的行为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由于乙的自杀行为是由甲的投毒行为导致,所以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对于该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 B、该案的介入因素是被害人的自杀行为
- C、乙自杀的行为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 D、由于乙的自杀行为是由甲的投毒行为导致,所以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相关考题:
已知一杯茶水有若干克,第一次加入一定量的水后,茶水的浓度为6%,第二次又加入同样多的水后,茶水的浓度为4%,求第三次加入同样多的水后茶水的浓度为多少?( )A.1%B.2%C.3%D.3.5%
甲欲谋杀乙,便在乙的米饭中投毒,后丙从乙处分食了投过毒的米饭,甲为了杀死乙,便没有出声,后乙和丙都因中毒死亡。甲对丙的死所持的心理态度是( )。A.过于自信的过失B.疏忽大意的过失C.间接故意D.直接故意
甲因为丈夫乙与别的女人有染而产生了怨恨,决定杀乙。某日,甲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茶水中让乙喝下。乙喝下茶水后,逐渐昏迷过去。甲看到乙昏迷在地,逐渐产生了悔恨之意,于是找来邻居将乙送往医院抢救,结果乙通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对甲应当如何处理?( )A.按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o⊙)D.应当免除处罚
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B.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C.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死亡。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
甲得知仇人乙身患重病,便假意和好,将投有毒药的茶水给乙饮用。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于是自杀身亡。关于本案的分析。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构成故意杀人罪中止B.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C.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D.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甲与乙通奸后共谋杀害乙的丈夫,甲将一包毒药交给乙,乙因愧疚而没有投毒,并到公安机关自首。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A.甲成立犯罪未遂,乙成立犯罪中止B.甲成立犯罪预备,乙成立犯罪中止C.甲、乙均成立犯罪中止D.甲、乙均不构成犯罪
甲非法拘禁乙致乙死亡,但对甲仍然按非法拘禁罪定罪处罚的情形有( )。A.乙因捆绑过紧窒息而死亡B.甲非法拘禁乙后殴打、侮辱乙,乙自杀C.甲非法拘禁乙后使用暴力殴打乙致轻伤,乙心情难受引发心脏病而死亡D.甲非法拘禁乙后使用暴力殴打乙致乙当场身亡
某县一个鱼塘遭投毒,警察传唤甲、乙、丙、丁四位嫌疑人。甲说:投毒人是乙。乙说:投毒人是甲。丙说:投毒人不是我。丁说:投毒人在我们四个人之中。如果四人中有且只有一个人说真话,则以下断定成立的是()A、投毒人是甲B、投毒人是乙C、投毒人是丙D、条件不足,无法推断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甲对乙先投毒后,又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并协助治疗,使乙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向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哪些行为特征:()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自首D、立功
关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具有因果关系B、甲违规将行人丙撞成轻伤,丙昏倒在路中央,甲驾车逃窜。1分钟后,超速驾驶的乙发现丙时已来不及刹车,将丙轧死。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C、甲以杀人故意向乙开枪,但由于不可预见的原因导致丙中弹身亡。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D、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
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甲向乙投毒的行为构成如下哪些罪名?()A、故意伤害罪B、故意杀人罪C、投毒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能导致要约失效的有 ( )A甲向乙发出要约,乙向甲发出拒绝要约的通知B甲向乙发出要约,又发出函件撤回要约,乙收到要约后该函件才到达C甲向乙发出要约,说明其有效期一周,乙在一周内未作任何表示D甲向乙发出要约,乙将其中的价格条件作了变动后答复E甲向乙发出要约.后又依法撤销了要约
多选题关于想象竞合犯的认定,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2013年真题]A甲向乙购买危险物质,商定4000元成交。甲先后将2000元现金和4克海洛因(折抵现金2000元)交乙后收货。甲的行为成立非法买卖危险物质罪与贩卖毒品罪的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论处B甲女、乙男分手后,甲向乙索要青春补偿费未果,将其骗至别墅,让人看住乙。甲给乙母打电话,声称如不给30万元就准备收尸。甲成立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想象竞合犯,应以绑架罪论处C甲为劫财在乙的茶水中投放2小时后起作用的麻醉药,随后离开乙家。2小时后甲回来,见乙不在(乙喝下该茶水后因事外出),便取走乙2万元现金。甲的行为成立抢劫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犯D国家工作人员甲收受境外组织的3万美元后,将国家秘密非法提供给该组织。甲的行为成立受贿罪与为境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的想象竞合犯
单选题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甲向乙投毒的行为构成如下哪些罪名?()A故意伤害罪B故意杀人罪C投毒罪D投放危险物质罪
单选题甲向乙的茶水投毒,重病的乙喝了茶水后感觉更加难受,自杀身亡。对于该案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没有因果关系B该案的介入因素是被害人的自杀行为C乙自杀的行为阻断了甲的行为与乙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D由于乙的自杀行为是由甲的投毒行为导致,所以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因果关系
多选题甲为了杀乙,于2013年9月12日先后三次向乙的水杯中投毒,投放的剂量分别100mg、200mg、300mg。甲对乙先投毒后,又将其送往医院抢救并协助治疗,使乙脱离了生命危险,并向公安机关如实交代了自己的行为,甲的行为符合《刑法》规定的哪些行为特征:()A犯罪未遂B犯罪中止C自首D立功
单选题如果对于消费者甲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对于消费者乙来说,以商品X替代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5;那么有可能发生( )。A乙用X向甲交换YB乙用Y向甲交换XC甲用X向乙交换X、YD甲用Y向乙交换X、YE甲和乙不会交换商品
单选题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的说法是正确的?( )A甲向丙的水杯中投放了致死量的毒药,正要实施相同行为的乙暗中发现甲已经下毒,便没有再投放毒药(原意欲投放毒药),后丙毒发身亡。即便没有甲的投毒行为,丙也会因乙的投毒行为死亡,故甲的投毒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无因果关系B乙正常过马路,甲开车闯红灯快速擦乙身边而过,乙因心脏病发而死亡。甲的违章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C甲砍掉了著名钢琴家乙的两只手指,乙因无法再弹钢琴,抑郁自杀,甲的伤害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D甲非法拘禁乙,将乙关在汽车后备箱,丙追尾甲的汽车,致使乙被烧死,甲的非法拘禁行为使得乙丧失逃生机会,与乙的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