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回弹仪测量回弹值时,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MM。A、15;20B、10;15C、30;40D、20;30

混泥土回弹仪测量回弹值时,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MM,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MM。

  • A、15;20
  • B、10;15
  • C、30;40
  • D、20;30

相关考题:

回弹法测区选定采用抽样的方法,在( )范围内,测点均匀分布。 A.0.1×0.1㎡B.0.2×0.2㎡C.0.25×0.25㎡D.0.3×0.3㎡

采用回弹法检测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小于()mm,测点距构件边缘或外露土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一般不小于30mm。 A、20B、15C、30D、25

下列关于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的试验方法,说法正确的有( )A.所试验的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100mmB.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将一块混凝土板作为一个测区C.对龄期超过3个月的混凝土,回弹值测量完毕后,还需要恻量测区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值D.对一个测区的16个测点的回弹值,应取其算数平均值作为平均回弹值

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时,对1个测区的16个测点的回弹值,去掉2个最大值及2个最小值,将其余12个回弹值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

回弹法测强度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面积宜为400cm2。( )

当各测点间的碳化深度值相差大于3.0mm时,应在每一回弹测区测量碳化深度值。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测区应记取()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确至1。A、3B、9C、12D、16

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和()计算()。

测量回弹值时,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

回弹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mm ;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测点不应在气孔或外露石子上,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每一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估读至1。

用回弹仪测定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时,每个测区必须在构件的两侧分别布置8个回弹点。

用回弹法测强时,在一测区应测取()个回弹值,回弹值读数精确到()Mp。

用回弹仪检测混凝土强度,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最大值和最小值各()个。A、1B、2C、3D、4

.回弹测强时,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之内。

测量回弹值时,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分布。A、随机B、随意C、系统D、均匀

测量回弹值时,相邻两测点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mm。A、30B、20C、10D、5

测量回弹值时,相邻两测点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5mm。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宜均匀分布,相邻测区的最大间距可大于2m

测量回弹值时,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随意分布。

判断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测区宜均匀分布,相邻测区的最大间距可大于2mA对B错

单选题测量回弹值时,测点宜在测区范围内()分布。A随机B随意C系统D均匀

填空题用回弹法测强时,在一测区应测取()个回弹值,回弹值读数精确到()Mp。

判断题测量回弹值时,相邻两测点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5mm。A对B错

判断题测量回弹值时,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应精确至1。A对B错

单选题测量回弹值时,相邻两测点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mm。A30B20C10D5

单选题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时,每一测区应记取()个回弹值,每一测点的回弹值读数精确至1。A3B9C12D16

填空题计算测区平均回弹值时,应从该测区的16个回弹值中剔除()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