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逻辑记录合并成组写入一个物理块的操作叫()。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逻辑记录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

若干逻辑记录合并成组写入一个物理块的操作叫()。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逻辑记录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


相关考题:

假设磁盘上的物理块大小为512字节,一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若采用记录成组技术存储若干记录,当块因子为4时,磁盘空间的利用率可达到A.16B.33C.63D.91

( 8 )在文件系统中,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分散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的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玫立一张表,记录文侧信息所在的逻辑块号和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号。这种文件的物理结构称为【 8 】结构。

设有一个包含1000个记录的索引文件,每个记录正好占用一个物理块,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个索引表目。建立索引时,一个物理块应有一个索引表目:问该文件至少应该建立几级索引(设一级索引占用一个物理块)。索引及文件本身共占多少物理块。

设有一个包含1000个记录的索引文件,每个记录正好占用一个物理块。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个索引表目。建立索引时,一个物理块应有一个索引表目。试问:该文件至少应该建立( )级索引〔假定一级索引占用一个物理块〕? A 1B 2C 3D 4

设有一个包含1000个记录的索引文件,每个记录正好占用一个物理块。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个索引表目。建立索引时,一个物理块应有一个索引表目。试问:索引应占( )个物理块? A 1B 11C 111D 1111

在文件系统中,将逻辑上连续的文件分散存放在若干不连续的物理块中,系统为每个文件建立一张表,记录文件信息所在的逻辑块号和与之对应的物理块号。这种文件的物理结构称为【 】结构。

在某系统中,采用连续分配策略,假设文件从下面指定的物理地址开始存储(假设块号从1开始),如果起始物理块号1000;逻辑块号12,和逻辑块相对应的物理块号(5);起始物理块号 75,逻辑块号2000,和逻辑块相对应的块物理号(6);起始物理块号150,逻辑块号25,和逻辑块相对应的块物理号(7)。A.174B.1011C.2011D.2074

假定令B=物理块长、R=逻辑记录长、F=块因子。对定长记录(一个块中有整数个逻辑记录),给出计算F的公式。

设文件ABCD为定长记录的连续文件,共有18个逻辑记录。如果记录长为512B,物理块长为1024B,采用成组方式存放,起始块号为12,叙述第15号逻辑记录读入内存缓冲区的过程。

假设某文件由100个逻辑记录组成,每个逻辑记录长度为80个字符。磁盘空间被划分为若干块,块大小为1024个字符。若采用成组操作,块因子为12,那么磁盘空间的利用率是多少?()A、32%B、64%C、80%D、94%

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之间存在关系:()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在多个物理块中D、一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下述对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于多个物理块中D、多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分解。A、字符串B、字符C、逻辑记录

在记录式文件中,一个文件由称为()的最小单位组成。A、物理文件B、物理块C、逻辑记录D、数据项

若干逻辑记录合并成组写入一个()的操作叫成组。A、物理块B、磁道C、簇

实现记录成组的先决条件是()。A、物理记录比逻辑记录小得多B、逻辑记录比物理记录小得多C、设置与逻辑记录等长的主存缓冲区D、设置与物理记录等长的主存缓冲区E、操作系统具有记录成组的功能

单选题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之间存在关系:()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在多个物理块中D一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单选题在记录式文件中,一个文件由称为()的最小单位组成。A物理文件B物理块C逻辑记录D数据项

问答题设文件ABCD为定长记录的连续文件,共有18个逻辑记录。如果记录长为512B,物理块长为1024B,采用成组方式存放,起始块号为12,叙述第15号逻辑记录读入内存缓冲区的过程。

单选题若干逻辑记录合并成组写入一个()的操作叫成组。A物理块B磁道C簇

多选题实现记录成组的先决条件是()。A物理记录比逻辑记录小得多B逻辑记录比物理记录小得多C设置与逻辑记录等长的主存缓冲区D设置与物理记录等长的主存缓冲区E操作系统具有记录成组的功能

填空题若干逻辑记录合并成组写入一个物理块的操作叫()。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逻辑记录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

填空题当采用记录的成组和分解技术时,若磁盘上每个存储块可以存放用户的10个逻辑记录,用户的0-9记录放在磁盘的第0号存储块,用户的10-19号记录放在磁盘的第l号存储块。假设主存储器中的成组和分解缓冲区大小与磁盘存储块大小相等,读入或写出一块存储块需时间T,从缓冲区取出或向缓存区写入一个逻辑记录需时间t,处理一个逻辑记录的时间为p。那么,当用户程序需要读出7-12号逻辑记录,并对其中的每一个逻辑记录分别进行处理后写回原来的磁盘块,若不采用设备管理中的缓冲技术,至少需要的时间是()

单选题当一个物理块进入缓冲区后,把()从块中分离出来的操作叫分解。A字符串B字符C逻辑记录

单选题下述对物理记录和逻辑记录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A一个物理块只能存放一个逻辑记录B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一个或多个逻辑记录C一个逻辑记录不能分开存放于多个物理块中D多个逻辑记录必须存放在一个物理块中

单选题设有一个包含1000个记录的索引文件,每个记录正好占用一个物理块。一个物理块可以存放10个索引表目。建立索引时,一个物理块应有一个索引表目,试问该文件至少应该建立()级索引〔假定一级索引占用一个物理块〕?A1B2C3D4E0

问答题假定令B=物理块长、R=逻辑记录长、F=块因子。对定长记录(一个块中有整数个逻辑记录),给出计算F的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