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称直径为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的重量偏差为( )%。A.±5B.±6C.±7D.±8

公称直径为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的重量偏差为( )%。

A.±5
B.±6
C.±7
D.±8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混凝土结构材料的施工试验与检测。钢筋重量偏差(%)应符合如下要求

相关考题:

公称直径为8 ~50mm的热轧带肋钢筋,推荐采用的直径为( )。A.5种B.6种C.7种D.8种

公称直径在(14-20)mm范围内的热轧带肋钢筋,其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规定是( )。A.2%B.4%C.5%D.7%

公称直径在(14~20)mm范围内的热轧带肋钢筋,其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规定是()。 A.±2%B.±4%C.±5%D.±7%

公称直径为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其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偏差规定是土5%。

关于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试验,正确的是()A、计算钢筋强度采用公称横截面面积B、计算钢筋强度采用实测横截面面积C、钢筋直径偏差不合格时,采用实测横截面面积D、钢筋直径偏差合格时,采用公称横截面面积

冷轧带肋钢筋弯曲试验弯心直径为()倍钢筋公称直径。A、1B、2C、3D、5

关于热轧带肋钢筋的交货条件,正确的是()A、重量偏差和直径偏差必须全部符合要求B、重量偏差和直径偏差之一符合要求即可C、重量偏差和直径偏差不作为交货条件D、重量偏差合格后,直径偏差可不作为交货条件

一组公称直径为16mm的热轧带肋钢筋测定断后伸长率时,其中一根钢筋断后标距读数为100.12mm,其断后标距结果应记录为()。A、100.12B、100.00C、100.25

盘卷钢筋直径为14mm~16mm的HRB400、HRBF400钢筋调直后,重量偏差应≥()。

热轧带肋钢筋的公称直径范围为()。A、6~20mmB、6~50mmC、8~40mmD、4~12mm

计算普通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强度用应采用()。A、实测横截面面积B、公称横截面面积C、钢筋实测重量D、钢筋实测直径

钢筋公称直径为16mm的热轧带轧钢筋其公称横截面面积201.1mm2。

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22mm-25mm之间的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偏差范围是±5%。

公称直径为5mm的冷轧带肋钢筋,反复弯曲半径为()。A、10mmB、12mmC、15mmD、20mm

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16,理论重量为()。A、0.888(kg/m)B、1.21(kg/m)C、1.58(kg/m)D、2.0(kg/m)

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14mm-20mm之间的重量偏差范围是()A、±7%B、±5%C、±6%D、±4%

公称直径为22mm的热轧带肋钢筋理论重量为()A、2.47B、2.98C、3D、3.85

公称直径14-20mm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内。A、±4%B、±5%C、±7%

公称直径6-12mm的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A、4B、5C、6D、7

热轧带肋钢筋横肋公称间距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 A、0.6倍B、0.5倍C、0.7倍D、0.8倍

公称直径为22mm的热轧带肋钢筋,其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为()。A、±4%B、±5%C、±6%D、±7%

单选题计算普通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强度用应采用()A实测横截面面积B公称横截面面积C钢筋实测重量D钢筋实测直径

单选题公称直径14-20mm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理论重量的允许偏差应控制在()内。A±4%B±5%C±7%

单选题公称直径为22mm的热轧带肋钢筋理论重量为()A2.47B2.98C3D3.85

单选题公称直径6-12mm的热轧带肋钢筋实际重量与公称重量的偏差()%。A4B5C6D7

单选题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14mm-20mm之间的重量偏差范围是()A±7%B±5%C±6%D±4%

单选题热轧带肋钢筋公称直径16,理论重量为()。A0.888(kg/m)B1.21(kg/m)C1.58(kg/m)D2.0(k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