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矩形基坑位于均质粉砂土场地中,场地中粉砂土厚15m,渗透系数为2m/d,其下伏地层为泥岩,基坑尺寸为20m×50m,深7.0m,降水井深度为15m,地下水位为1.5m,基坑施工时要求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m。基坑采用完整井群降水,附近无地表水体(基坑远离边界),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计算,基坑涌水量为( )m3/d。A. 282 B. 334 C. 412 D. 564

某矩形基坑位于均质粉砂土场地中,场地中粉砂土厚15m,渗透系数为2m/d,其下伏地层为泥岩,基坑尺寸为20m×50m,深7.0m,降水井深度为15m,地下水位为1.5m,基坑施工时要求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0.5m。基坑采用完整井群降水,附近无地表水体(基坑远离边界),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计算,基坑涌水量为( )m3/d。
A. 282 B. 334 C. 412 D. 564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在基坑面以下,土层为黏土、砂土、粉土,基坑深 度在15m左右的基坑支护方式是( )。 A.横撑式支撑 B.重力式支护结构C.板式支护结构 D. 土钉支护

砂土地层中,开挖深度为14m、地下水位经井点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的基坑,宜采用的支护形式是()。A、水平挡土板B、垂直挡土板C、水泥土搅拌桩D、土钉墙

下述基坑的支护结构中可选用土钉墙的有( )。A. 一级建筑基坑 B.淤泥质场地中的基坑C.砂土场地中的基坑 D.黏土质场地中的基坑

土钉支护适用于()。A.水位低的地B.水位高的地区C.土层为黏土、砂土和粉土D.基坑深度一般在15m左右E.基坑深度一般在25m左右

某边长为10m的正方形基坑,在每个角布置一口降水井,井群符合潜水完整井稳定流条件,含水层厚10m,单井涌水量为75m3/d,渗透系数为5m/d,潜水井影响半径为90m。请问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计算时,基坑中心处地下水位降深为( )m。A. 6.87 B. 2.91 C. 4.73 D. 3.73

某基坑长96m,宽96m,开挖深度为12m,地面以下2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为22m厚的中细砂,含水层的平均渗透系数为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6.0m,施工时拟在基坑外周边距基坑边2.0m处布置井深18m的管井降水(全滤管不考虑沉砂管的影响),降水维持期间基坑内地下水力坡度为1/30,管井过滤器半径为0.15m,要求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开挖面以下0.5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估算基坑降水至少需要布置多少口降水井(  )A. 6B. 8C. 9D. 10

某基坑长30m,宽20m,场地中自0~ 15m为砂层,渗透系数为0.9m/d,地下水埋深为2.0m,要求基坑水位降至地表以下7.0m,基坑远离地表水体及隔水边界,抽水井深15m,自2.0m以下为过滤器,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1999),该基坑涌水量最接近于( )t。A. 200 B. 219 C. 300 D. 345

某基坑位于粉土场地,土层重度为18.5kN/m3,c=5kPa,φ=20°,地下水埋深8.0m,基坑挖深5.0m,采用水泥土墙支护,嵌固深度设计值宜为(  )m。(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计算)A.2.4B.2.6C.2.8D.3.0

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0m,地面以下2.0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18m厚为中砂细砂,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潜水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0m,已知基坑的等效半径为γ0=1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井点深为2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影响,则该基坑降水的涌水量最接近()。A.342m3/d B.380m3/d C.425m3/d D.453m3/d

宜采用一级双排真空井点,布置在基坑两侧降水的前提条件有()。A.真空井点孔口至设计降水水位的深度不超过6.0MB.基坑土质为粉质黏土、粉土、砂土C.土层渗透系数0.01~20.0m/dD.土层渗透系数0.1~20.0m/dE.基坑宽度大于单井降水影响半径

东北某引水渠道上的一分洪闸位于上更新统风成细砂层上,砂层底板近于水平,厚度为16m,渗透系数k=2.3m/d,下卧层为中更新统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2.5m。分洪闸基坑为60m×40m的长方形,深度为8m,采用潜水完整井降水,设计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以下2m,基坑涌水量为( )m3/d。A.84B.584C.779D.824

根据《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程》,若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5m,周围环境无特别要求,该基坑复杂程度为()。A、简单B、中等C、复杂D、非常复杂

某建筑基坑的地基土为黏性土,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施工时应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m。A、≥0.5B、≥1.0C、≥1.5D、≥2.0

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中,对于基坑支护结构土钉墙类型适用于下列()种情况。A、地下水丰富且需防止管涌B、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C、基坑高度在20m以下的软土场地D、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基坑深度不大于12m的非软土场地

某基坑深7m,0~3m为粉细砂,地下水位为4.0m,现拟采用井点法进行基坑降水,井深20m,渗流计算的类型为()。A、潜水非完整井B、潜水完整井C、承压水非完整井D、承压水完整井

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在基坑面以下,土层为黏土、砂土、粉土,基坑深度在12m左右的基坑支护方式是()。A、横撑式支撑B、重力式支护结构C、板式支护结构D、土钉支护

东北某引水渠道上的一分洪闸位于上更新统风成细砂层上,砂层底板近于水平,厚度为16m,渗透系数k=2.3m/d,下卧层为中更新统粉质黏土,地下水位埋深2.5m。分洪闸基坑为60m×40m的长方形,深度为8m,采用潜水完整井降水,设计降低地下水位至基坑底面以下2m,基坑涌水量为()m3/d。A、84B、584C、779D、824

土钉支护适用于()A、水位低的地区B、水位高的地区C、土层为粘土、砂土和粉土D、基坑深度一般在15m左右E、基坑深度一般在25m左右

单选题某基坑开挖深度10m,地面以下2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18m厚为中、细砂,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地下水位在地表以下2m。已知基坑的等效半径为r0=1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井点深为2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的影响。问该基坑降水的涌水量最接近于下列哪个数值?(  )[2011年真题]A342m3/dB380m3/dC425m3/dD453m3/d

单选题某建筑基坑的地基土为黏性土,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施工时应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m。A≥0.5B≥1.0C≥1.5D≥2.0

单选题某基坑开挖深度为10.0m,地面以下2.0m为人工填土,填土以下18m厚为中砂细砂,含水层平均渗透系数K=1.0m/d,砂层以下为黏土层,潜水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0m,已知基坑的等效半径r0=10.0m,降水影响半径R=76m,要求地下水位降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井点深为20.0m,基坑远离边界,不考虑周边水体的影响。问该基坑降水的用水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A456m3/dB426m3/dC388m3/dD342m3/d

单选题适用于水位低的地区,或能保证降水在基坑面以下,土层为黏土、砂土、粉土,基坑深度在12m左右的基坑支护方式是()。A横撑式支撑B重力式支护结构C板式支护结构D土钉支护

单选题砂土地层中,开挖深度为14m、地下水位经井点降低至基坑底面以下的基坑,宜采用的支护形式是( )。A水平挡土板B垂直挡土板C水泥土搅拌桩D土钉墙

单选题在《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1999)中,对于基坑支护结构土钉墙类型适用于下列()种情况。A地下水丰富且需防止管涌B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C基坑高度在20m以下的软土场地D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二、三级,基坑深度不大于12m的非软土场地

单选题某基坑深7m,0~3m为粉细砂,地下水位为4.0m,现拟采用井点法进行基坑降水,井深20m,渗流计算的类型为()。A潜水非完整井B潜水完整井C承压水非完整井D承压水完整井

单选题某建筑基坑位于砂土场地,基坑深度为5.0m,支护结构嵌固深度为3.0m,地下水位为5.0m,砂土的c=0,φ=30°,γ=18kN/m3,在支护结构端点处的侧向荷载为()。A30kPaB40kPaC50kPaD60kPa

单选题某基坑工程为二级工程,拟开挖10m,地表水平,基坑侧壁直立,施工过程中,地表有5kPa的均布荷载,基坑地质资料如下: ①0~3m:粉土,γ=18.5kN/m3,φ=15°,c=5kPa; ②3~6m:粉土,水位以上γ=18.9kN/m3,水位以下γ=19.1kN/m3,φ=14°,c=15kPa; ③6~10m:砂土,γ=18kN/m3,φ=36°,c=0kPa; ④10~20m:粉土,γ=19.1kN/m3,φ=16°,c=20kPa; ⑤基坑外侧地下水位5.0m,基坑内地下水位0.0m。 如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墙的嵌入深度为7m,按《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要求计算墙背土压力的大小及作用点。墙背总的水土压力之和为()。A1490kNB1441.4kNC1478kND1445.3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