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己知复合基桩承台底地基土相应于任何复合基桩的总极限阻力标准值为472kN,各群桩效应系数分别为ηa=0.8、ηp= 1.32、ηc=0.26,各抗力分项系数分别为γa=γp=γc=1.65,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其计算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己知复合基桩承台底地基土相应于任何复合基桩的总极限阻力标准值为472kN,各群桩效应系数分别为ηa=0.8、ηp= 1.32、ηc=0.26,各抗力分项系数分别为γa=γp=γc=1.65,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其计算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台底面埋深1.4m,管桩直径0.4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所需的土体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均示于图中。提示: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 假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为330kN,承台效应系数ηc为0. 15,试问,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承载力特征值R(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330 (B)354 (C)370 (D)390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一2008)在关于桩基设计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和抗力取值原则的下列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确定桩数和布桩时,由于抗力是采用基桩或复合基粧极限承载力除以综合安全系数K=2确定的特征值,故采用荷载分项系数yc=1、yQ=1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整体稳定性采用综合安全系数,故其荷载效应采用yG=1、 yQ = 1的标准组合C.计算荷载作用下基桩沉降和水平位移时,考虑土地固结变形时效特点,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D.在计算承台结构和桩身结构时,应与上部混凝土结构一致,承台顶面作用效应应采用基本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包含抗力分项系数的设计值

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中,关于偏心竖向压力作用下,群桩基础中基桩桩顶作用效应的计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哪个选项?(  )A、距离竖向力合力作用点最远的基桩,其桩顶竖向作用力计算值最小B、中间桩的桩顶作用力计算值最小C、计算假定承台下桩顶作用力为马鞍形分布D、计算假定承台为柔性板

承台下为4根直径为600mm钻孔灌注桩,桩长15m,承台平面尺寸及基桩分布如图所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ηc,其值为( )。(注A. 0.297B. 0.380C. 0.324D. 0.421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关于承受上拔力桩基的说法中,下列选项中哪些是正确()A.对于二级建筑桩基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应通过现场单桩上拔静载试验确定B.应同时验算群桩呈整体破坏和呈非整体破坏的基桩抗拔承载力C.群桩呈非整体破坏时,基桩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与桩自重之和D.群桩呈整体破坏时,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桩侧极限摩阻力标准值与群桩基础所包围的土的自重之和

桩基设计时,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要求,以下选项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正确的是(  )。A、群桩中基桩的竖向承载力验算时,桩顶竖向力按作用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B、计算桩基中点沉降时,承台底面的平均附加压力P0取作用效应标准组合下的压力值C、受压桩桩身载面承载力验算时,桩顶轴向压力取作用效应基本组合下的压力值D、抗拔桩裂缝控制计算中,对允许出现裂缝的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基桩,其最大裂缝宽度按作用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已知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为1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基础的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结果最接近( )。(ηr=2.05,η1=0.30,ηb=0.20) A108kNB135kNC156kND180kN

如图所示,某泵房按二级桩基考虑,为抗浮设置抗拔桩,上拔力设计值为600kN,桩型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d=550mm,桩长l=16m,桩群边缘尺寸为20m×10m,桩数为50根,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基础及基桩的抗拔承载力,下列()组与结果最接近。(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γs=1.65,抗拔系数λi:对黏性土取0.7,对砂土取0.6,桩身材料重度γ=25kN/m3;群桩基础平均重度γ= 20kN/m3) A.群桩和基桩都满足要求 B.群桩满足要求,基桩不满足要求 C.群桩不满足要求,基桩满足要求 D.群桩和基桩都不满足要求

如图所示柱下独立承台桩基础,桩径0.6m,桩长15m,承台效应系数ηc=0.10。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规定,地震作用下,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图中尺寸单位为m)(  )。 A. 800kNB. 860kNC. 1130kND. 1600kN

如图所示,某矩形承台尺寸为4m×6m,承台下设6根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 0.4m,桩长为10m,由静载试验测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为1000kN,场地为均质黏性土场地,极限阻力标准值为300k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其值为( )kN。A1364B1043C1586D1841

某建筑物采用柱下桩基础,有6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边长为400mm,桩长为22m,平面布置如图4-28所示。桩顶入土深度为2m,桩端入土深度24m,建筑桩基设计等级为乙级。假定由经验法估算得到单桩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及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分别为1700kN和500kN,承台底部为厚层粉土,其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60kPa。考虑桩群、 土、承台相互作用效应,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非端承桩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其值最接近()kN。A. 1.2×103 B. 1.5×103 C. 1.6×103D. 1.7×103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及桩基设计参数见图中注,承台底面以下存在高灵敏度淤泥质黏土,其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ek=90kPa,己知:ηs=0.9,ηp=1.35,γs=γp=1.65,请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非端承桩桩基计算复合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其计算结果最接近()。A.899kN B.907kN C.1028kN D.1286kN

某构筑物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柱下桩基础采用16根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径d=0.5m,桩长15m,其承台平面布置、剖面、地层以及桩端下的有效附加应力(假定按直线分布)如图所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估算桩基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沉降经验系数取1.0)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和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已知轴力F=12000kN,力矩M=1000kN ? m,水平力H=600kN,承台和填土的平均重度为20kN/m3,自重荷载分项系数取1.2,桩顶轴向压力最大设计值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粧型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已知单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为100kN,按《建筑粧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粧基础的复合基桩水平承载力设计值,其结果最接近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 )(ηt= 2.05;η1=0.3;ηb=0.2)本题图同上题图(略)A. 108kN B. 135kN C. 156kN D. 176kN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见表,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计算群桩呈整体破坏与非整体破坏的基粧的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比值(Ugk/Uk),其计算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某基桩采用混凝土预制实心方桩,桩长16m,边长0.45m,土层分布及极限侧阻力标准值、极限端阻力标准值如图所示,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确定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不考虑沉桩挤土效应对液化影响)A、 780kNB、 1430kNC、 1560kND、 1830kN

某四桩承台基础,准永久组合作用在每根基桩桩顶的附加荷载为1000kN,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分为两计算土层,土层参数如图所示,各基桩对承台中心计算轴线的应力影响系数相同,各土层1/2厚度处的应力影响系数见图示,不考虑承台底地基土分担荷载及桩身压缩。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应用明德林解计算桩基沉降量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取各基桩总端阻力与桩顶荷载之比α=0.2,沉降经验系数ψp=0.8)(  )A、 15mmB、 20mmC、 60mmD、 75mm

某桩基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其桩型平面布置、剖面及地层分布如图所示,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有关计算数据见表。已知作用于桩端平面处的平均有效附加压力为420kPa,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Φ=1.1, 地基沉降计算深度至第⑤层顶面,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验算桩基中心点处最终沉降量, 其计算结果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值?()该图同上上题(略)(C0= 0.09,C1= 1.5,C2 = 6.6)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该建筑物属于对水平位移不敏感建筑。单桩水平静载试验表明,当地面处水平位移为10mm时,所对应的水平荷载为32kN。已求得承台侧向土水平抗力效应系数ηl为1.35,桩顶约束效应系数ηr为2.05。试问,当验算地震作用桩基的水平承载力时,沿承台长方向,群桩基础的基桩水平承载力特征值Rn(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sa/d(A) 75 (B)93 (C)99 (D)116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890B.571C.377D.312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经单桩竖向静荷载试验,得到三根试桩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分别为2390kN、2230kN与2520kN。假设已求得承台效应系数ηc为0.18,试问,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确定。(A)1190 (B)1230 (C)2380 (D)2420

某建筑物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柱下桩基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PHC桩),桩外径400mm,壁厚95mm,桩尖为敞口形式。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地下水位、桩端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pk、桩侧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sk及桩的布置、柱及承台尺寸等,如图5-12所示。当不考虑地震作用时,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桩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试问,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1200 (B)1235 (C)2400 (D)2470

根据静载荷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基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应取总极限阻力标准值除以()。A、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γsB、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γpC、桩侧阻端阻综合抗力分项系数YspD、安全系数,一般取2

单选题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890B571C377D321

多选题《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在关于桩基设计所采用的作用效应组合和抗力取值原则的下列叙述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2010年真题]A确定桩数和布桩时,由于抗力是采用基桩或复合基桩极限承载力除以综合安全系数K=2确定的特征值,故采用荷载分项系数γG=1、γQ=1的荷载效应标准组合B验算坡地、岸边建筑桩基整体稳定性采用综合安全系数,故其荷载效应采用γG=1、γQ=1的标准组合C计算荷载作用下基桩沉降和水平位移时,考虑土体固结变形时效特点,应采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D在计算承台结构和桩身结构时,应与上部混凝土结构一致,承台顶面作用效应应采用基本组合,其抗力应采用包含抗力分项系数的设计值

单选题某减沉复合疏桩基础,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为1200kN,承台及其上土的自重标准值为400kN,承台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80kPa,承台面积控制系数为0.60,承台下均匀布置3根摩擦型桩,基桩承台效应系数为0.40,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计算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下列哪一个选项?(  )[2013年真题]A350kNB375kNC390kND405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