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条件:柱的尺寸为500mm×500mm;桩的尺寸为400mm×400mm;承台高h=600mm, h0= 450m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 1. 27MPa。则如图4-32所示承台角桩冲切的承载为( )kN。A. 445 B. 450 C. 455 D. 535

已知条件:柱的尺寸为500mm×500mm;桩的尺寸为400mm×400mm;承台高h=600mm, h0= 450m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 1. 27MPa。则如图4-32所示承台角桩冲切的承载为( )kN。


A. 445 B. 450 C. 455 D. 535


参考解析

解析: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 9. 8条进行计算,四桩(含四桩)以上承台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相关考题: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题12:假定,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由永久荷载控制,试问,柱对承台的冲切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5300 B. 7200 C. 8300 D. 9500

某框架结构柱基础,作用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柱基竖向力F=6000kN,由风载控制的力矩Mx=My=1000kN·m。柱基础独立承台下采用400mm×40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桩的平面布置及承台尺寸如题11~13图所示。承台底面埋深3.0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居承台中心位置。承台采用C40混凝土,as=65mm。承台及承台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取20kN/m3。题13:验算角桩对承台的冲切时,试问,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800 B. 1000 C. 1500 D. 1800

某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00mm,柱及承台相关尺寸如图所示。已知柱为方柱,承台居中心,柱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900kN。2.试问,承台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5870 B. 6285 C. 7180 D. 7520

某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00mm,柱及承台相关尺寸如图所示。已知柱为方柱,承台居中心,柱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900kN。1.已知求得β0x=β0y=0.7,则验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时,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  )kN。 A. 2150 B. 4290 C. 8580 D. 8800

某单层独立地下车库,采用承台下桩基加构造防水底板的做法,柱A截面尺寸500mm×500mm,桩型采用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桩径d=400mm,桩身混凝土重度23kN/m3,强度等级为C30,承台厚度1000mm,有效高度h0=取950mm,承台和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分别为C30(ft=1.43N/mm2)和C45(ft=1.80N/mm2)。使用期间的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标高分别为-0.300m和-7.000m,柱A下基础剖面及地质情况见图。[2014年真题]提示: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3.试问,承台受柱A的冲切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作答。 A、6600 B、6000 C、5400 D、4800

有一正方形五桩承台如图4 - 36所示。已知条件:承台厚1.2m,有效高度h0= 1050mm,采用C25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1. 27MPa);桩截面尺寸0. 4m×0.4m; 柱截面尺寸0.6m×0.6m。计算承台抗冲切承载力Fl为( )kN。A. 8200 B. 8267 C. 8277 D. 8287

如图所示,某正三角形承台底边长为3.5m,厚度为600mm,钢筋保护层厚度为70mm,柱截面尺寸为700mm×700mm,桩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为 1.1MPa,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该承台底部角桩抗冲切承载力为( )kN。 A607B587C547D527

某柱下桩基(γ0=1)如图所示,桩径d=0.6m,承台有效高度h0=1.0m,冲跨比λ=0.7,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1MPa,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F=7500kN,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验算柱冲切承载力时,下述结论()最正确。 A.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小800kN B.受冲切承载力与冲切力相等 C.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810kN D.受冲切承载力比冲切力大1114kN

如图所示,承台h0=500mm,ft=1.27MPa,其它条件如图5所示。桩400mm×400mm;柱400mm×600mm。则承台底部角桩和顶部角桩的抗冲切力分别为(  )kN。A.461;219B.461;240C.435;219D.435;240

已知承台有效高度h0=500mm,所采用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 1.27MPa,其他条件如图4-33所示。桩柱尺寸为:桩400mm×400mm;柱400mm×600mm。则承台底部角桩和顶部角桩的抗冲切力分别为( )kN。A. 529; 255 B. 529; 240 C. 435; 219 D. 435; 240

某桩基工程,桩基布置及承台尺寸如图4-35所示,承台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t =1.27MPa,承台有效高度h0=1100mm。桩柱截面尺寸为:柱截面为600mm×600mm,桩截面为 400mm×400mm,上部结构传递到承台顶面的荷载为:F =3600kN, M = 500kN·m。试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确定:(2)承台的抗冲切力Fl为()kN。A. 5460 B. 5474 C. 5485 D. 5493

某桩基三角形承台如图,承台厚度1.1m,钢筋保护层厚度0.1m,承台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t=1.7N/mm2,试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计算承台受底部角桩冲切的承载力,其值最接近()。A.1500kN B.2010kN C.2430kN D.2640kN

某桩基工程,桩基布置及承台尺寸如图4-35所示,承台采用C25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设计值ft =1.27MPa,承台有效高度h0=1100mm。桩柱截面尺寸为:柱截面为600mm×600mm,桩截面为 400mm×400mm,上部结构传递到承台顶面的荷载为:F =3600kN, M = 500kN·m。试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确定:(1)进行柱对承台的冲切验算时,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的冲切力设计值A为( )kN。A. 3100 B. 3200 C. 3300 D. 3400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x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假定,柱只受轴心荷载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原设计单桩承担的竖向压力均为745kN,假定承台尺寸变化引起的承台及其上覆土重量和基底竖向力合力作用点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补桩后此三桩承台下单桩承担的最大竖向压力值(kN)与下述何项最为接近?(A)750(B)790(C)850(D)900

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柱下桩基础,承台下布置有5根边长为400mm的C60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等如图所示。.假定,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由上部结构传至该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k=5380kN,弯矩Mk=2900kN·m,水平力Vk=200kN。试问,为满足承载力要求,所需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的最小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00B.1250C.1350D.1650

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柱下桩基础,承台下布置有5根边长为400mm的C60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等如图5-4所示。假定,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N/mm2),承台计算截面的有效高度h0=1500mm。试问,图中柱边A-A截面承台的斜截面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700B.4000C.4600D.5000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基桩的总侧阻力设计值为360kN,总端阻力设计值为120kN,承台底1/2承台宽的深度范围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qck为320kPa。考虑桩群—土—承台的相互作用效应,当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进行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计算时,R的计算结果最接近于(  )kN。A.890B.571C.377D.312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3000kN,力矩标准值M=950kN·m,水平剪力标准值V=265kN。已知计算得桩基承台自重和承台上的土自重标准值G=450kN。当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的规定进行偏心受压计算时,单桩所承受的最大外力标准值Qkmax最接近于(  )kN。A.566B.537C.510D.481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5-16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 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试问,补桩后承台在D桩处的受角桩冲切的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50B.1300C.1400D.1500

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柱下桩基础,承台下布置有5根边长为400mm的C60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等如图所示。假定,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N/mm2),承台计算截面的有效高度h0=1500mm。试问,图中柱边A-A截面承台的斜截面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700B.4000C.4600D.5000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5-16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 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假定,柱只受轴心荷载作用,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原设计单桩承担的竖向压力均为745kN,假定承台尺寸变化引起的承台及其上覆土重量和基底竖向力合力作用点的变化可忽略不计。试问,补桩后此三桩承台下单桩承担的最大竖向压力值(kN)与下述何项最为接近?(  ) A.750B.790C.850D.900

某工程采用打入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桩截面边长为400mm,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Ra=750kN。某柱下原设计布置A、B、C三桩,工程桩施工完毕后,检测发现B桩有严重缺陷,按废桩处理(桩顶与承台始终保持脱开状态),需要补打D桩,补桩后的桩基承台如图5-16所示。承台高度为11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t=1.57 N/mm2),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提示: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承台的有效高度h0按1050mm取用。假定,补桩后,在荷载效应基本组合下,不计承台及其上土重,A桩和C桩承担的竖向反力设计值均为1100kN,D桩承担的竖向反力设计值为900kN。试问,通过承台形心至两腰边缘正交截面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80B.880C.920D.940

某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联合柱下桩基采用边长为400mm预制方桩.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柱及承台下桩的布置、地下水位、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题图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假定,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承台的有效高度h0=1400mm。试问,承台受角桩1冲切的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A. 3200 B. 3600 C. 4000 D. 4400

如图所示,某丙级建筑物有一柱下桩基础,采用8根沉管灌注桩,已知桩身设计直径d=377mm,桩身有效计算长度l=13.6m,桩中心距1.5m。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有竖向力设计值F,弯矩设计值M和水平剪力设计值V。承台埋深1.5m,承台中间厚度为1.0m,其平面尺寸为见图5-31。柱截面尺寸400mm×400mm。假定F=3550kN,M=0,V=0时,复合基桩桩顶的反力设计值N=500kN,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450kN。现要求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定计算承台的弯矩,其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  )kN·m。A.1731B.1744C.1950D.1997

某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柱下桩基础,承台下布置有5根边长为400mm的C60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框架柱截面尺寸为600mm×800mm,承台及其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20kN/m3。承台平面尺寸、桩位布置等如图5-4所示。A.50B.60C.70D.80

单选题厚1.5m的筏形承台板下,均匀布置边长400mm的方桩,桩间距2.5m,承台混凝土fT=1.27,h0=1.35m,确定承台板对单桩的抗冲切承载力为()。A7101kNB7150kNC7911kND7250kN

单选题厚1.2m的筏板下均布边长为600mm的方桩,桩距为3.0m,承台混凝土fT1.27MPa,h0=1.05m,承台单桩冲切的承载力为()。A5250kNB5260kNC5270kND5956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