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稳定系数为1.0,其两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数据如下:试用反分析法求得滑动面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甲最接近下列()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下滑力和抗滑力水平分力平衡法)A.c=8.0kPa;φ=14°B.c=8.0kPa;φ=11°C.c=6.0kPa;φ=11°D.c=6.0kPa;φ=14°

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稳定系数为1.0,其两组具有代表性的断面数据如下:

试用反分析法求得滑动面的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甲最接近下列()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下滑力和抗滑力水平分力平衡法)
A.c=8.0kPa;φ=14°B.c=8.0kPa;φ=11°
C.c=6.0kPa;φ=11°D.c=6.0kPa;φ=14°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______的定义为滑坡体上滑动面的抗滑力与下滑力之比。

在平面滑动面情形下,滑坡体的稳定系数K=()。 A、总抗滑力/总下滑力B、总下滑力/总抗滑力C、抗滑分力/下滑分力

当( )而失去平衡时,即出现变形破坏。A.滑动力达到抗滑力B.滑动力达到以至超过抗滑力C.倾覆力达到抗倾覆力D.倾覆力小于抗倾覆力

当( )而失去平衡时,即出现边坡变形破坏。A.滑动力达到以至超过抗滑力B.倾覆力达到以至超过抗倾覆力C.滑动力达到抗滑力D.倾覆力达到抗倾覆力E.滑动力小于抗滑力

某土样的黏聚力为10kPa,内摩擦角为30°,当最大主应力为300kPa,土样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最小主应力大小为(  )kPa。 A、88.45 B、111.54 C、865.35 D、934.64

分析均质粘性土坡稳定性时,稳定安全系数K按下列哪个公式计算?A. K=抗滑力/滑动力B. K=抗滑力矩/滑动力矩C. K=滑动力/抗滑力D. K=滑动力矩/抗滑力矩

分析均质黏性土坡稳定性时,稳定安全系数K应按下列(  )公式计算。 A、K=抗滑力/滑动力 B、K=抗滑力矩/滑动力矩 C、K=滑动力/抗滑力 D、K=滑动力矩/抗滑力矩

下列有关滑坡体受力分析的叙述中,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滑坡滑动的原因一定是滑坡体上任何部位的滑动力都大于抗滑力B、地震力仅作为滑动力考虑C、对反翘的抗滑段,若地下水上升至滑面以上,滑面处的静水压力会全部转化为滑动力D、在主滑段进行削方减载,目的是在抗滑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小滑动力

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可分为2个条块,每个条块重力及滑面长度如表8-13,滑面倾角如图8-8所示,现设定各滑面内摩擦角φ=10°,稳定系数K=1.0,用反分析法求滑动面黏聚力c值最接近下列( )kPa。A. 9.0 B. 9.6 C. 12.3 D. 12.9

某岩石滑坡代表性剖面如下图,由于暴雨使其后缘垂直胀裂缝瞬间充满水,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即滑坡稳定系数Ks = 1.0),经测算滑面长度L=52m,胀裂缝深度d= 12m,每延长米滑体自重为G= 15000kN/m,滑面倾角θ=28°,滑面岩体的内摩擦角Φ=25°,试计算滑面岩体的黏聚力与下面哪个数值最接近?(假定滑动面未充水,水的重度可按10kN/m3计)()

根据勘察资料,某滑坡体正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可分为2个条块,每个条块重力及滑面长度如下表,滑面倾角如图,现设定各滑面内摩擦角Φ=10°,稳定系数K=1.0,用反分析法求滑动面黏聚力c值最接近()。 A.9.0kPa B.9.6kPa C.12.3kPa D.12.9kPa

根据勘察资料和变形监测结果,某滑坡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且可分为2个条块(如下图所示),每个滑块的重力、滑动面长度和倾角分别为:G1=500kN/m,L1=12m,β1=30° ; G2=800kN/m,L2=10m,β2=10°。现假设各滑动面的内摩擦角标准值φ均为10°,滑体稳定系数K=1.0,如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反分析求滑动面的黏聚力标准值c,其值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数值?

某岩石边坡代表性剖面如下图,边坡倾向270°,一裂隙面刚好从坡脚出露,裂隙面产状为270°∠30°,坡体后缘一垂直张裂缝正好贯通至裂隙面。由于暴雨,使垂直张裂缝和裂隙面瞬间充满水,边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即滑坡稳定系数Ks=1.0)。经测算,裂隙面长度L=30m,后缘张裂缝深度d=10m,每延米潜在滑体自重G=6450kN,裂隙面的黏聚力c=65kPa,试计算裂隙面的内摩擦角最接近下列哪个数值?(  )(坡脚裂隙面有泉水渗出,不考虑动水压力,水的重度取10kN/m3) A、13°B、17°C、18°D、24°

某滑坡体可分为两块,且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如下图所示),每个滑块的重力、滑动面长度和倾角分别为:G1=600kN/m,L1=12m,β1=35°;G2=800kN/m,L2=10m,β2=20°。现假设各滑动面的强度参数一致,其中内摩擦角φ=15°,滑体稳定系数K=1.0,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采用传递系数法进行反分析求得滑动面的黏聚力c最接近下列哪一选项(  )A. 7.2kPaB. 10.0kPaC. 12.7kPaD. 15.5kPa

以极限平衡理论为基础计算土坡的稳定性,这些方法假定边坡破坏时的滑面形态为圆弧形,通过试算或根据经验找出最危险滑弧中心,井以稳定系数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下属对稳定系数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A.抗滑力和滑动力之比B.滑动力和抗滑力之比C.沿圆弧形滑面的抗滑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和滑动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之比D.沿圆弧形滑面的滑动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和抗滑力对滑弧圆心的力矩之比

当()而失去平衡时,即出现变形破坏。A、滑动力达到抗滑力B、滑动力达到以至超过抗滑力C、倾覆力达到抗倾覆力D、倾覆力小于抗倾覆力

滑坡发生的力学条件为()A、滑动面上的下滑力大于抗滑力B、滑动面上的下滑力小于抗滑力C、滑动面上的下滑力等于抗滑力D、滑动面的倾角小于该面的内摩擦角

当()而失去平衡时,即出现边坡变形破坏。A、滑动力达到以至超过抗滑力B、倾覆力达到以至超过抗倾覆力C、滑动力达到抗滑力D、倾覆力达到抗倾覆力E、滑动力小于抗滑力

根据建筑边坡岩土类型和结构,其边坡稳定性评价应()。A、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B、采用数值分析法C、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D、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刚体极限平衡法

边坡稳定性系数等于()A、抗滑力/下滑力B、下滑力/抗滑力C、抗滑力-下滑力D、下滑力-抗滑力

单选题边坡稳定性系数等于()A抗滑力/下滑力B下滑力/抗滑力C抗滑力-下滑力D下滑力-抗滑力

多选题当()而失去平衡时,即出现边坡变形破坏。A滑动力达到以至超过抗滑力B倾覆力达到以至超过抗倾覆力C滑动力达到抗滑力D倾覆力达到抗倾覆力E滑动力小于抗滑力

单选题滑坡发生往往与水有很大关系,渗水降低滑坡体尤其是滑动控制面的( ),要注重在滑坡体上方修筑截水设施,在滑坡体下方筑好排水设施。A含水率和抗冻性B抗冻性和黏聚力C摩擦系数和黏聚力D黏聚力和倾角

单选题根据建筑边坡岩土类型和结构,其边坡稳定性评价应()。A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B采用数值分析法C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D综合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刚体极限平衡法

单选题滑坡发生的力学条件为()A滑动面上的下滑力大于抗滑力B滑动面上的下滑力小于抗滑力C滑动面上的下滑力等于抗滑力D滑动面的倾角小于该面的内摩擦角

单选题分析均质粘性土坡稳定性时,稳定安全系数K按下列哪个公式计算()?AK=抗滑力/滑动力BK=抗滑力矩/滑动力矩CK=滑动力/抗滑力DK=滑动力矩/抗滑力矩

单选题分析均质无粘性土坡稳定时,稳定安全系数K为:AK=抗滑力/滑动力BK=滑动力/抗滑力CK=抗滑力距/滑动力距DK=滑动力距/抗滑力距